畢業分配製度

畢業分配製度,曾經一度,因為畢業分配製度的存在,畢業生們無需為找工作發愁,他們的就業會被國家統一安排。 對於當時沒有選擇權的畢業生來講,分配就是命運的被安排。 如今的畢業生,還會偶爾羨慕畢業分配製度帶來的安全感,但他們卻可以自己決定,未來的事業將起步於何處。

畢業分配製度,曾經一度,因為畢業分配製度的存在,畢業生們無需為找工作發愁,他們的就業會被國家統一安排。這一制度強調著對國家的服從,正是計畫經濟體制調配人力資源的手段之一。對於當時沒有選擇權的畢業生來講,分配就是命運的被安排。
這項制度開始於1951年。由於和計畫經濟體制的高度貼合,畢業分配製度曾對推動人才流動、協調不同行業和地區利益等方面起到了正向作用。
但是,隨著計畫經濟體制的瓦解,其供需要求不能匹配的弊端也愈發明顯。
到了1987年,政府引入了“供需見面”的新方式,那些曾經被忽略的不滿也隨之發聲。用人方大量拒絕被分配過來的畢業生,畢業生也在抗拒被安排的單位。他們都對國家教委的調查組表達了強烈願望:自主選擇。這使政府意識到,取消畢業分配製度將是大勢所趨。
此後12年,該制度的作用開始逐步減弱,至1999年已在全國大部分地區消失。
如今的畢業生,還會偶爾羨慕畢業分配製度帶來的安全感,但他們卻可以自己決定,未來的事業將起步於何處。“人生目標”、“職業規劃”等概念進入年輕人的生活,他們再也不是一塊被體制任意搬動的革命磚頭。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