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枝亞菊

分枝亞菊

分枝亞菊(Ajania ramosa (Chang) Shih),菊科,亞菊屬的一種植物。

基本信息

基本資料

分枝亞菊分枝亞菊
種中文名:分枝亞菊

海拔:2900-4600

命名來源:[植物分類學報17(2):114.1979]

中國植物志:76(1):108

系中文名:異葉系

系拉丁名:Ser.VariifoliaeTzvel

組中文名:褐苞組

組拉丁名:Sect.PhaeoscyphusShih

亞族中文名:菊亞族

亞族拉丁名:CHRYSANTHEMINAEO.Ttoffm.

形態特徵

灌木,高80一150厘米。老枝淺褐色;當年花枝長14一20厘米,被絹毛,上部及花序枝上的毛稍多。花枝中部葉全形橢圓形、倒披針形或倒長卵形,長4—5厘米,寬2—2.5厘米。羽狀深裂。裂片3—4對,長橢圓形、披針形、鐮刀形,寬3—4.5毫米;羽軸寬3—5毫米。向上及向下的葉漸小。全部葉有柄,兩面異色,上面綠色,暗綠色,無毛,下面白色或灰白色,被密厚絹毛。無葉耳。頭狀花序中等數量,在枝端排成復傘房花序,花序直徑3—5厘米。總苞鍾狀,徑5—6毫米。總苞片4層,外層卵形、三角狀卵形,長1.5—2毫米,中外層卵狀長圓形或倒披針形,長4—4.5毫米。全部苞片邊緣黃褐色,頂端圓,外面被稀疏短絹毛。邊緣雌花約7個,花冠細管狀,長2毫米,頂端4裂齒,不等大。兩性花花冠長3毫米。全部花冠外面有腺點。瘦果長1.3毫米。花果期8—9月。

生存環境

生於山坡河谷階地,海拔2900—4600米。

本種提示

本系另一種A.JunnanicaPol掃k.InNot.Syst.Herb,Inst.Bot.Acad.Sci.URSS17:424,1955.“小灌木。花枝直立,細而不分枝,暗褐色,被稀疏短柔毛或幾無毛。葉長2—3.5厘米,無柄,上面暗綠色,有短柔毛,下面白色,被絨毛,狹披針形,長漸尖,全緣,基部有1—2對小而呈狹披針形的小裂片。頭狀花序在枝頂排成緊縮的傘房花序。總苞鍾狀,長3---4毫米,徑2—2.5毫米,被短柔毛或幾無毛。外層總苞片卵形,短漸尖,內層較大,倒披針形,上部邊緣多少寬膜質。邊緣雌花9個;中央兩性花多數(通常20個);花冠管狀。花葯線狀披針形,花柱分枝線形,彎曲成弧形”。花期11月。產雲南北部。海拔3200米。標本末見,全文譯自原記載。

菊科·亞菊屬植物

亞菊屬(Ajania),菊科、管狀花亞科、春黃菊族植物,約30種,主要分布我國除東南半壁以外的廣大地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