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館銼石鱉

函館銼石鱉

函館銼石鱉,拉丁文名:Ischnochiton hakodaensis Pilsbry ;貝類動物。生活在潮間帶中、低潮區岩石間。為黃海、渤海沿岸常見的種類。此外,在日本海沿岸以及俄國遠東海也有分布。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體卵圓形,長22-35mm,寬12-19mm,背腹扁平,外表圭黃色或暗綠色,並雜有深色斑點。頭殼片放射肋細密,甚多,嵌入片具15-19個齒裂。中間殼片中央部有顯著的網狀刻紋。翼部有5-7條放射肋。嵌入片每側具2-3個齒裂。尾殼片中央區的刻紋與中間殼片的網狀相同,後區具細密的放射肋及環狀紋,嵌入片具12-20個齒裂。周圍環帶窄,表面布滿大小不等的鱗片。鰓35對,鰓列與足等長。中間板肋部具有網狀刻紋,翼部具有較弱的放射肋5-7條,縫合片近三角形,嵌入片每側具有2個齒裂。尾板中央區的刻紋與中間板的肋部相似,後區具放射肋,嵌入片有11-18個齒裂。環帶窄,其上布滿小的鱗片,並布有灰褐色色斑。鰓25-34對,鰓列的長度與足的長度近等。

生活習性

海(洋)生。

軟體動物門(八)

軟體動物門是僅次於節肢動物的第二大門類。身體柔軟不分節,一般可分為頭、足、內臟團和外套膜四部分。具口的頭部位於身體前端。除雙殼類外,其他各類軟體動物口腔內有顎片和舌齒。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