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島針尾鴨

凱島針尾鴨

凱島針尾鴨身長40 - 45厘米。全身棕色羽毛,脖子自後頸環有一道白色領,胸腹部兩側有褐黑色橫斑紋,雄鴨中央尾羽長,雙翼有綠色白邊翼鏡。雌鴨是棕色白邊翼鏡,黑色喙,黑色腳。

基本信息

凱島針尾鴨凱島針尾鴨

分布範圍

分布於南極地區,包括南極大陸、南極半島以及南設得蘭群島、南喬治亞島等若干座島嶼。印度洋南部的凱爾蓋朗和克羅澤群島。

分布圖分布圖

生活習性

凱島針尾鴨棲息於淡水湖泊、沼澤和溪流,在冬季移至沿海瀉湖。主要漂浮在水面上,善於潛水,在水下獲得食物,鴨腳趾間有蹼,善於在水中游泳和戲水,游泳時尾露出水面,善於在水中覓食、戲水和求偶交配。通過戲水有利於羽毛的清潔衛生和生長發育。主要以植物種子及甲殼類、貝類、蠕蟲等小動物為主食。

生長繁殖

凱島針尾鴨用蘆葦、草莖和羽毛築成簡陋的。繁殖季節為4-6月份,每窩產卵5枚。

亞種分化

2種)
1.Anas eatoni drygalskii 分布於法國凱爾蓋朗群島
2.Anas eatoni eatoni 分布於凱爾蓋朗群島克羅澤群島
在南印度洋島有兩個亞種:指名亞種Anas eatoni eatoni僅限於凱爾蓋朗群島和克羅澤群島,無論在法國南部領土還是在凱爾蓋朗群島,它只會發現在沿海各地活動。在20世紀50年代和60年代,凱島針尾鴨被引進到阿姆斯特丹島(也是法國南部領土的一部分),但1970後就再也沒有見過,引進計畫已被終止。在1980-1982年,克羅澤群島的凱島針尾鴨估計為600-700對,並在1982至1985年,在凱爾蓋朗群島為15,000-20,000對。

保護等級

凱島針尾鴨(圖6)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國際鳥類紅皮書,2009年名錄 ver 3.1。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