凍綠刺

凍綠刺

凍綠刺,中藥名。為鼠李科植物圓葉鼠李 Bunge的莖、葉或根皮。分布於遼寧、河北、山西、陝西、甘肅、山東、江蘇、安徽、浙江、江西、河南、湖南。具有殺蟲消食,下氣祛痰之功效。常用於寸白蟲,食積,瘰癧,哮喘。

基本信息

別名

鴨屎樹、野苦楝子、洞皮樹、老鸛眼、山綠柴、黑鳥枝刺、黑旦子、偶栗子、凍綠、凍綠樹

入藥部位

莖、葉或根皮。

性味

味苦、澀,性微寒。

歸經

歸肺、脾、胃、大腸經。

功效

殺蟲消食,下氣祛痰。

主治

寸白蟲,食積,瘰癧,哮喘。

相關配伍

1、治寸白蟲:圓葉鼠李莖葉12g,柿樹根9g,陳石灰3g。水煎服。(《湖南藥物志》)

2、治哮喘:圓葉鼠李根皮240g,斑鳩石、海金沙各60g,雞蛋9枚。(蛋)煮熟,分3個早晨食完,每次服藥汁1小杯。(《湖南藥物志》)

3、治瘰癧:圓葉鼠李莖枝30g。水煎服。(《湖南藥物志》)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

採集加工

夏、秋季採收,曬乾。

形態特徵

圓葉鼠李,又名圓鼠李、黑子。落葉灌木,稀小喬木,高2-4m。小枝對生或近對生,灰褐色,頂端具針刺,當年生幼枝被短柔毛。葉近對生,或簇生於短枝上;葉柄長4-6mm,被密柔毛;托葉線狀披針形,宿存,被微毛;葉片近圓形、倒卵狀圓形或卵圓形,長2-6cm,寬1.2-4cm,先端突尖或短漸尖,基部寬楔形或近圓形,邊緣具鋸齒,上面綠色,初時被密柔毛,下面淡綠色,被柔毛;花單性,雌雄異株,聚傘花序腋生;花黃綠色,有短柔毛;花萼4裂;花瓣4,匙形;雄蕊4,與花瓣幾等長;子房圓球形,花柱2-3淺裂或半裂。核果球形或倒卵狀球形,徑約6mm,基部有宿存萼筒,具2、稀3分核,成熟時黑色。種子黑褐色,有光澤,背面基部有縱溝。花期5-6月,果期7-10月。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1600m以下的山坡裸岩旁或灌叢中、山腳亂石堆、溝邊,常栽培作綠籬。分布於遼寧、河北、山西、陝西、甘肅、山東、江蘇、安徽、浙江、江西、河南、湖南。

相關論述

《湖南藥物志》:“殺蟲,下氣,祛痰,消食。主治寸白蟲,哮喘,瘰癧。”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