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宮廣場

冬宮廣場

冬宮廣場,中心是亞歷山大柱,整塊花崗岩,用來紀念1812年反抗拿破崙戰爭勝利而建造。冬宮廣場旁的冬宮是沙皇的宮殿和住所。建於1754至1762年,占地9公頃。1837年大火重建。冬宮的四周圓柱林立,房頂上矗立著100多尊雕像和大花瓶。宮殿長200米,寬160米,高22米。共有1050個房間,1886道門,117個樓梯。大殿小廳個個金碧輝煌,富麗堂皇。其中孔雀石大廳的每根圓柱都是用孔雀石做成,共耗用2噸多孔雀石。

​廣場簡介

冬宮廣場冬宮廣場

冬宮廣場被沙俄時代的豪華建築群包圍,呈現出整體性和協調性,特別是廣場北側的冬宮。冬宮四周圓柱林立,房頂矗立著100多尊雕像和花瓶。宮殿長200米,寬160米,高22米。花崗石柱高47.5米,圓柱直徑近4米,總重量600噸,卻不用任何支撐,設計師巧妙地依靠其自身重量將之直接屹立於基石。俄羅斯人自然也不放過柱頂作文章——手持十字架的天使踩著一條象徵敵人的蛇。

冬宮淡綠色的牆壁、白色圓柱和金色雕塑群,為冬宮廣場添加了一層絢麗的色彩。

廣場中央建有亞歷山大紀念柱,是為了紀念1812年反抗拿破崙戰爭的勝利而建造,於1830年至1839年建成。柱高47.5米,不用任何支撐,只靠自身重量屹立在基石上,它的尖頂上是一尊手持十字架的天使雕像,天使雙腳踩著一條蛇,是戰勝敵人的象徵。

柱子的中心部分由一整塊紅色花崗岩組成,直徑約4米。

令人感到驚訝的是,亞歷山大紀念柱雖重達600噸,但底部卻並未用任何方式固定,也無任何支撐。

廣場南側是建築家羅西於1829年設計建成的舊參謀總部大樓,它是個半圓形的建築。

冬宮廣場冬宮廣場

橫跨大馬爾斯大街的總參謀部凱鏇門將冬宮廣場與涅瓦大街連線起來。拱門之上,建有驅駕戰馬戰車的勝利女神像,這也是為了紀念反抗拿破崙戰爭的勝利而建造。

交通

乘坐捷運到海軍部站(Адмиралтейская) 或涅瓦大街站(Невский проспект)下車;

乘坐7路、10路、191路、24路公車或10路、11路、7路、1路無軌電車在冬宮廣場站(Дворцовая пл.)或者冬宮堤站(Дворцовая наб.)下車;

也可乘坐7路、191路、24路公交或10路、11路、7路、1路無軌電車在小濱海街站(Малая Морская ул.)下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