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國主席劉少奇》

《共和國主席劉少奇》

《共和國主席劉少奇》講述他對中國前途的深刻思考,以及他個人命運留給人們的深深反思。展示了一代偉人的人格魅力。

基本信息

劇情簡介

《共和國主席劉少奇》《共和國主席劉少奇》

影片以劉少奇擔任國家主席為切入點,著重講述新中國成立後,伴隨共和國的坎坷風雲,作為中共第一代領導集體核心之一的劉少奇為探索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道路所走國的風雨歷程。講述他對中國前途的深刻思考,以及他個人命運留給人們的深深反思。展示了一代偉人的人格魅力。

榮譽

本片榮獲1998年度中國電影華表獎優秀紀錄片獎。1999年度第十九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紀錄片獎。

拍攝往事

忠實於文獻

劉少奇與王光美劉少奇與王光美

“文革”中劉少奇在遭受批鬥時,曾經擲地有聲地說過一句話:“將來,我死了以後,你們要把我的骨灰撒到大海里,像恩格斯一樣。大海連著五大洋,我要看著全世界實現共產主義。你們記住,這就是我給你們的遺囑。”若干年後,由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的導演傅紅星所拍攝的文獻紀錄片《共和國主席劉少奇》的結尾部分,正是與他榮辱與共、歷經劫難的遺孀王光美攜子女們將沉冤得雪之後亡人的骨灰撒向大海的情景。隨著骨灰的拋撒,一個偉大的生命與靈魂也隨之杳渺遠逝了,一貫以堅強豁達示人的未亡人再也不能控制內心的情感,悲泣哭號之聲令聞者不能不為之動容。熟悉王光美身世的人也許都會感嘆,劉少奇的一生何其不幸又何其幸運,幸運的是能夠有這樣一位聰慧善良、堅韌剛毅集傳統美德於一身的妻子陪伴左右,儘管他們最後離別時都沒能夠彼此相視一眼,在同時遭受侮辱與毆打時,王光美突然意識到站在自己身邊的人就是劉少奇,於是迫不及待地一把拉住了他的手,而再相見時就是這一把骨灰了。作為記述偉人生平的一部九十分鐘的文獻紀錄片,最後的場景把影片所凝聚著的巨大的人格力量與情感力量推至頂峰。

首映

1998年11月11日上午,《共和國主席劉少奇》在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首映。上午王光美來到新影廠準備看片,令她未曾想到的是,一進放映室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滿目的溫馨,在影片拍攝過程中與她結識交往的導演傅紅星在放映室里擺放了一百朵康乃馨送給她,感動之餘,王光美對傅紅星說,“你為少奇同志做了這樣的工作,應該是我給你買花。” 傅紅星回答道,“這是我獻給母親的,你的大度應該享受這份祝福。”傅紅星是一個細心且能為別人著想的人,他想到儘管這是一個以超人的堅強贏得世人尊敬的女性,但是對於一個耄耋老人來說,用影像這種直觀的方式讓她去回顧心靈當中那些最寶貴然而卻永遠逝去的東西,甚至是那段悲愴的歲月,則不能不說是一種殘忍,所以,他特地用這種方式試圖多少能帶給老人家一絲安慰。此外,在編輯拍攝這部影片時,他感到自己的靈魂也在整個過程中經受了一次洗禮。傅紅星在拍攝這部影片後給自己照了一張照片,並與自己此前的照片做了一下對比,他突然感覺到自己成熟了很多,他覺得“拍完《共和國主席劉少奇》,一下子懂得了不少人生的哲理,懂得了不被人善待之後,如何豁達地面對苦難。以一代偉人為鑑,平凡的生活里就多一些透闢與覺悟,多一些回味與清醒,少一些浪費與盲目。”而尤其給予他心靈震撼的是王光美在歷經常人難以想像的人生磨難之後,還能保持如此的從容鎮定,坦誠豁達,親眼目睹親身感受這樣一個卓越女性的言談舉止之後,傅紅星也很想藉此表達他對這位女性無以言表的感佩和尊敬。

記憶中的王光美

王光美回憶劉少奇王光美回憶劉少奇

傅紅星的腦海里留存了許多與王光美交往過程中揮之不去的記憶,記得第一次為籌備拍片事宜登門拜訪她時,她的家居環境就使前去的工作人員深受教益。她的家非常儉樸,令人感到只有具有大境界的人才能做到這樣的安守簡素。洽談結束後,工作人員與之告別,誰料她一轉身進了廚房,從裡面硬是拎出一桶食用油來,非要送給他們不可,使大家感觸良多。後來王光美與工作人員交流時,態度一直都極其地自然平易,總是讓人很快在不覺間忘記她是一位有著特殊身份的人。在拍攝過程中,工作人員更是感受到一個近八十歲的老人在攝影機鏡頭前從容清晰地講述新中國的一段歷史,語氣中透著她性格的真誠爽利,為影片平添了一種生動有力的調子。  

果然不出傅紅星所料,片子在放映的過程中,老人再也難以控制內心情感的波動,激動得渾身發抖,傅紅星只好在黑暗中緊緊地抱住她,幫她穩定情緒。在因這部影片與王光美相處的過程中,傅紅星第一次親身感受到老人的情感衝決了理智的堤岸,而這種感受讓他終身難忘。影片結束後,王光美為其題字道:“好在歷史是人民寫的。” 對這部影片能夠客觀地還歷史以真實,給予了充分的肯定。  

影片拍完了,傅紅星與王光美的交往並沒有結束,後來,傅紅星還曾陪伴王光美一起到天津劉少奇生前工作的地方尋訪他當年的蹤跡。  

2006年10月13日凌晨,王光美走完了自己卓越不凡又大起大落的一生。在得知王光美去世的訊息後,傅紅星取出了他們之間的一張合影,望著老人家的面容,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導演介紹

共和國主席劉少奇共和國主席劉少奇

傅紅星,國家一級電影導演,1963年8月28日生於中國上海。1981年至1985年在中國上海復旦大學中文系就讀中國語言文學專業,主攻中國現代戲劇及電影。1985年7月至2006年7月在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工作,歷任編導、副總編輯和副廠長等職;期間曾於2002年9月任新疆喀什地區宣傳部副部長,喀什日報社黨委書記、總編輯。2006年7月由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任命為中國電影資料館副館長、中國電影藝術研究中心副主任,主持全面工作,行使館長、主任職責。2006年12月由國家廣電總局任命為中國電影資料館館長、中國電影藝術研究中心主任。
傅紅星擁有二十一年的編導藝術生涯和行政管理經驗。他創作了上百部影視作品,其中多部作品榮獲國家級獎項。2000年,傅紅星被國家人事部、廣電總局評為“全國廣播電影電視系統勞動模範”;2005年,傅紅星作為專家,榮獲由中國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