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角承禎

六角承禎

天正二年(1574年)六角承禎又逃亡伊賀並且有意東山再起,但沒有成功,之後承禎便下落不明,有一種說法是他之後投靠石山本願寺。1581年他接受基督教洗禮,後臣服於豐臣秀吉,成為其“御伽眾”(也稱為御咄眾、相伴眾、談判眾,其任務是陪伴在主君身邊與之交談,多由優秀的武士、學者、歌人、茶人、僧侶、醫師等組成)成員,1598年去世。

六角承禎

六角承禎六角承禎
六角承禎(1521年—1598年4月19日),南近江的大名,六角家的家督。
六角承禎本名六角義賢,天文二十一年(1552年)在父親六角定賴死後繼承六角家家督之位。義賢一上任就轉換對敵了方針,他先與三好氏達成和議,將注意力集中到六角氏的夙敵淺井氏。天文二十二年(1553年)終於迫使淺井氏臣服,當時淺井氏的家督是淺井亮政之子淺井久政,抵禦不住義賢攻擊後久政被迫以其子淺井長政迎娶六角家重臣平井加賀守之女為條件達成和議,降伏於六角家。在六角、三好和議成立後,很長一段時間內近江與將軍足利義輝所領的京都都風平浪靜。直到淺井家家督久政讓位與其子長政隱居後,長政即刻從六角家獨立了出去,承禎於永祿三年(1560年)發動兩萬大軍進攻淺井長政,在野良川被長政奇襲而大敗,因此承禎將家督的地位讓與素有戰功的兒子六角義治而出家,並改名為六角承禎。

相關條目

隨著繼位時間尚短的六角義治勇猛有餘但思慮不周,採取了不利措施,情勢急轉直下,義治由於反對父親的獨斷式攻略政策而與美濃的齋藤氏結盟,和六角家有親密往來的土岐和朝倉為敵,在京都方面又與足利義輝為盟友,與三好長慶敵對,六角家的外交陷入了一片混亂。在危機時刻,永祿六年(1563年)十月一日,發生了令六角氏權威盡失的“觀音寺騷動”事件,以六角義治的重臣後藤但馬守父子三人被謀殺的事件為肇始,招致永田、三上、池田、進藤和平井等重臣紛紛反叛。看到事態無法控制的六角承禎(義賢)和義治父子放棄觀音寺城而尋求三雲與蒲生氏的幫助,其領地為被官們聯合起來瓜分殆盡,“觀音寺騷動”最終以蒲生定秀的調停而告終,但六角氏對領國的支配發生了徹底的動搖。
永祿十一年(1568年),織田信長奉足利義昭之名開始了他的上洛之徵。針對承禎和義治父子明知不敵但仍集結兵力一舉,信長聯合六角氏的宿敵淺井氏展開會戰。六角父子以觀音寺城為中心召集各地支城的軍力以籠城戰來抗擊信長。由於支城家臣的動搖,一天之內兩座城池失守,六角父子逃往甲賀,雖然此後六角父子仍用打游擊的方式在南近江一帶對信長頑強抵抗,並發起軍事行動以圖再興六角家,但隨著元龜三年(1572年)鯰江城的陷落,近江守護六角氏最終退出了歷史的舞台。
天正二年(1574年)六角承禎又逃亡伊賀並且有意東山再起,但沒有成功,之後承禎便下落不明,有一種說法是他之後投靠石山本願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