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自然區劃

公路自然區劃

公路自然區劃指的是根據全國各地氣候、水文、地質、地形等條件對公路工程的影響而劃分的地理區域。

基本信息

劃分依據

我國地域遼闊,各地氣候、地形、地貌、工程地質和水文地質等自然條件差異很大,而這些自然條件與公路建設密切相關。為反映不同地區公路設計與施工的特點,交通部制定了《公路自然區劃標準》(JTJ003-86),將具有相同自然條件的地區歸類。公路自然區劃

根據公路工程的地理氣候差異特點,自然區的劃分,按其重要性和規模的大小分為三個等級。一級區劃是按自然氣候,全國輪廓性地理,地貌劃分的,全國共劃分七個一級區;二級區劃是在一級區劃內,考慮水溫狀況不同,以潮濕係數為主導標誌,按公路工程的相似性及地表氣候的差異,進一步劃分二級區以及與二級區劃相當的副區,全國共分為33個二級區和19個副區。三級區劃是二級區的進一步劃分。由於目前各地區的特點和掌握的調查研究資料不充分,還不具備劃分條件,再則,三級區不一定要列入全國性,由個省,自治區自行劃分,以便更切合當地的實際情況。

我國地域遼闊,各地氣候、地形、地貌、工程地質和水文地質等自然條件差異很大,而這些自然條件與公路建設密切相關。為反映不同地區公路設計與施工的特點,交通部制定了《公路自然區劃標準》(JTJ003-86),將具有相同自然條件的地區歸類。

劃分層次

全國的公路自然區劃分為三個層次:

(1)一級區劃

全國分為7個一級區,它們是:I—北部多年凍土區;Ⅱ—東部濕潤季凍區;Ⅲ—黃土高原乾濕過渡區;IV—東南濕熱區;V—西南潮暖區;Ⅵ—西北乾旱區;Ⅶ—青藏高寒區

(2)二級區劃

二級區劃以潮濕係數為主要分區依據,按公路工程的相似性及地表氣候的差異,在7個一級區劃內進步分為33個二級區和19個副區。

潮濕係數K為年降水量(mm)與同年蒸發量(mm)之比,按區內的K值大小分為6個等級。

(3)三級區劃

三級區劃是二級區劃的進一步劃分。各省、市、自治區可以根據當地的地貌、水文和土質等具體情況,在二級區劃的基礎上進行細分。公路自然區劃的名稱和特徵詳見《公路自然區劃標準》(JTJ003-86)。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