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461年

公元461年

公元461年,此時的中國,正是北魏中期,中國史書中倭王興活動的年代。在這一年的中國歷史上已有關於流星雨出現的記載(見《宋書·天文志》 )。而在這一年的西方歷史上,匈奴阿提拉大帝的幼子死於戰役,北匈奴帝國星散瓦解,從此消失得無影無蹤。

中國大事記

(圖)公元461年著名天文學家祖沖之畫像

公元461年:著名天文學家祖沖之在南徐州(今江蘇省鎮江)刺史府里從事,先後任南徐州從事史、公府參軍。

公元461年4月:孝武帝頒詔,命令開始興建明堂,並且大殿必須建在丙、己方位,形制如同皇家祖廟,只有十二間和祖廟不同。

公元461年:道教大師陸修靜,在廬山金雞峰下構築簡寂觀,靜心頤神,採藥煉丹,開闢道場,創立“道釋同尊”,編撰藏道經1200卷,奠定了《道藏》基礎,並創立了道教靈寶派。簡寂觀至唐代,彪炳輝煌,聞名天下。

公元461年:劉宋朝廷規定,凡是豪門士族與平民人家通婚的,都要補為武職。與平民通婚的一些豪門士族,大都為躲避兵役逃往他處。朝廷為此又進一步嚴格制定了法律,抓到逃亡者,立即斬首,於是,逃亡者常常是投奔江河山澤之中,當了強盜。沈懷文勸阻,孝武帝未接受。 

公元461年7月24日:北魏孝武帝封立他的弟弟拓跋小新成為濟陽王,加授征東大將軍,鎮守平原;拓跋天賜為汝陰王,加授征南大將軍,鎮守虎牢;拓跋萬壽為樂浪王,加授征北大將軍,鎮守和龍;拔跋洛侯為廣崐平王。

西方大事件

(圖)公元461年公元461年——羅馬教皇

公元461年:教皇制正式建立。

公元461年:阿拉伯人征服埃及。這時的中國處與南北朝時期。

公元461年:匈奴大單于阿提拉的幼子鄧吉希克妄圖恢復父親大業重建霸權,率領軍隊與拜占庭多瑙河下游地區發生激戰,可惜他不是阿提拉,戰役的結果就是鄧吉希克的人頭被帶回了君士坦丁堡。隨後,生活在南俄羅斯草原的匈奴人分裂成數個小部落互相征戰,最後被來自亞洲的另一民族汪達爾兼併。其他散布的部落則逐漸被當地人同化。這是歐洲歷史對匈奴的最後記載。

公元461年:教宗良去世,公推希拉利繼任。希拉利在教宗任內,致力整頓高盧和西班牙教會內部紀律。決定主教無總主教許可,不可擅離職守,而且不得自己指定接班人。這些決定一直沿用到現在。

公元461年:勃艮第人重建勃艮第的王國,以宮朵尉希為國王,他命里昂為首府,地域自羅納河至索恩河流域。

出生名人

(圖)公元461年道教大師陸修靜廬山金雞峰下構築的簡寂觀遺址

南北朝將軍張彝:字慶賓,於北魏文成帝(拓跋浚)和平二年(公元461年),出生於清河東武城(今清河縣境東北部)張氏這一名門望族。該族原系西漢留侯張良後裔。三國曹魏時太山太守張岱從河內遷居此地。張彝自幼秉性公正好強,氣宇軒昂,且博覽經史。因父親靈真早亡,他於魏高祖孝文帝元宏(拓跋氏改姓為元氏)登基之初,就襲承了祖父的侯爵,入朝為官。在朝中廬淵為主客令,李安民與張彝並為散令,三人結為親友,禮尚往來,朝堂聚會,常相追隨。張彝正值少年,性格豪放,出入殿庭,昂首闊步,斜目傲視,無所顧忌。魏世宗宣武皇帝元恪初登龍位之時,張彝被封為正尚書,兼侍中。不久,又升為正侍中,其後進號撫軍將軍。後人評價張彝“風力謇謇,有王臣之氣,銜命擁旄,風聲猶在”。是北魏很有才幹的一個大臣。

逝世名人

(圖)公元461年供列利奧一世遺骸的梵蒂岡大教堂

北魏假梁郡公游雅:字伯度,公元403年生於任城,少有高才,天資聰穎,素有過目不忘之稱,且練就一手好書法,十五歲便成為當地名士,後仕官北魏,歷任中書博士、著作郎、太子少傅、雍州刺史、秘書監等職,晉爵假梁郡公,公元461年卒,終年58歲。

利奧一世教宗良一世,又稱大利奧(Leo I,拉丁文Papa Leo I),被稱為初期教會與中古教會承先啟後的一位教皇。在位期間:公元440年9月29日—公元461年11月10日。原居托斯卡尼,但出生地是羅馬。父親昆諦亞諾,是羅馬貴族。他將羅馬教會提升至西方教會最高的地位,並從羅馬皇帝手中取得羅馬主教的合法地位。是一位傑出的行政家和講員。在神學理念上強烈反對基督一性說(此派認為耶穌的人性為神性所吸收),為此還寫了一份對基督位格的教義聲明,又稱“大卷”,主張基督具有完整人性與神性。由於他辦事公正賢明,貧人和富人,神職人員和在俗朋友,羅馬人與外國人,均對他懷有莫大的尊敬和愛戴。利奧一世於公元461年11月10日去世,遺骸現供列梵蒂岡大教堂大堂內。聖良才學淵博,著作豐富,尤以闡述聖子降生奧跡的真諦,是他最大的功績。其死後十五年,西羅馬帝國為“蠻族”滅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