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78年

公元278年

公元278年,戊戌年(狗年);東吳天紀二年;西晉鹹寧四年。

大事記

(圖)公元278年司馬炎

滇國(公元278年——115年),是中國西南邊疆古代民族建立的古王國,疆域主要在以滇池中心的雲南中部及東部地區,境內的主要民族是古代越民族的一支,歷史學家慣稱為滇族。據文獻記載和考古發現,滇國在雲南歷史上大約存在了五百年,出現於戰國初期而消失於東漢初年。通過半個多世紀的考古發掘,在滇中及滇東北地區發現的四十多個滇文化遺址勾畫出古滇國的疆域輪廓:東至陸良、瀘西一線,西至安寧、易門一帶,北到昭通、會澤之地,南達元江、新平、箇舊之境,南北長約四五百公里,東西寬約兩百餘公里。

西晉(265年—316年),是中國古代的一個朝代名,乃於265年由晉武帝司馬炎取代曹魏政權而建立。國號為晉,定都洛陽,史稱“西晉”。這朝代為時僅五十一年,倘由滅吳始計,則僅三十七年。

西晉的開國君主司馬炎出身於一個名為河內司馬氏的世族,祖父司馬懿乃三國時曹魏的大將軍、太尉、丞相,其伯父司馬師、父親司馬昭都是曹魏時權傾一時的權臣,權勢超過君主。而在西晉建立前,曹魏已先於263年滅了蜀漢,兩年後司馬炎篡魏自立改國號“晉”。西晉代魏後,又於280年滅孫吳,結束了三國鼎立的分裂局面,重新統一。

晉朝本身承接了漢末至曹魏期間的割據混戰局面,地方上世族影響力遠超帝王。如司馬氏本身就是世族權臣,控制曹魏朝廷,並篡魏自立。所以司馬炎在篡魏得手後,為免其他世族、權臣效法,便分封了各宗室成員為王,在地方上作為維護皇室的力量。同時又頒布“占田令”,限制世族擁有田地的面積和數量。

然而世族勢力自漢末以還已牢不可破,割據勢力始終難以根除,西晉統治並不十分鞏固,全靠晉武帝等宗室的威望維持統一局面。當武帝一去世後,他的兒子晉惠帝司馬衷是一個白痴,朝政被皇后賈南風所控制。朝政混亂,分封的宗族爭奪權力,結果爆發了持續十六年的八王之亂,西晉的實力受到重大打擊。劉淵等內遷的少數民族上層趁機叛亂,故統一局面維持不長。永嘉五年(311年),劉聰攻入洛陽,虜晉懷帝。建興四年(316年),匈奴軍攻破長安,晉愍帝(愍:拼音“mǐn”)投降,西晉滅亡。

逝世

(圖)公元278年公元278年羊祜逝世

羊祜(221年~278年)字叔子。西晉著名軍事家、政治家、文學家。 羊祜出身泰山名門望族羊氏家族,家族人才輩出,世代皆有人在朝為官。他的祖父羊續曾任南陽太守,父親羊道曾任上黨太守。

羊祜作為文學家,又喜愛山水,著述理應很多,而且他長期的政治、軍事生涯,也寫有大量的表、疏等文章。但由於他為人謹慎,很多手稿都被付之一炬,多是他人書籍中的片段,已知他的作品是《老子傳》二卷,文集《羊祜集》二卷。流傳至今的只有《雁賦》 、《讓開府表》、 《請伐吳表》 、《再請伐吳表》等8篇,其中的《讓開府表》可與諸葛亮的《出師表》相提並論。《晉書·羊祜傳》說:“祜樂山水,每風景必造。峴山置酒言詠,終日不倦。”以“峴山置酒言詠”推論,羊祜應當留有為數不少的詩作,但現今竟無片言隻語留下。他有一句名言:“天下不如意事,十常居七八”。

郤正(?-278年),字令先,河南偃師人,本名纂,三國時蜀國官員,蜀亡後在西晉任官。

郤正年少時父親郤揖死去,母親改嫁,雖然孤苦無依,但安貧好學,博覽群書,後來當秘書吏,又轉職秘書令史,遷任秘書郎,最後官至秘書令。性格淡薄榮利,醉心於文章閱讀及寫作之中,益州當時有的書籍,他幾乎都已看過。由於常居內職,與宦官黃皓作比鄰三十年,黃皓身分由卑微至顯貴,在朝中玩弄權勢;郤正不為黃皓所喜愛,亦不為其所憎惡,官俸不過六百石,也免於官場的困擾。

羊徽瑜(214年-278年),泰山(今山東費縣)南城人。晉景帝司馬師第三任皇后。

祖父羊續曾做過東漢王朝的南陽太守。父親上黨太守羊衜,母親陳留蔡氏,羊祜的姊姊,同母兄羊承,是文學家蔡邕的外孫女。武帝即位,尊羊徽瑜為皇太后,稱弘訓宮。青龍二年(234年),夏侯徽被毒殺,司馬炎登基時,並沒有要給她追加封號,羊徽瑜多次爭取,泰始二年(266年),封為景懷皇后。鹹寧四年(278年)去世,諡號“景獻皇后”。時年六十五,祔葬峻平陵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