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77年

公元277年

公元277年,丙申年(猴年);東吳天冊二年,天璽元年;西晉鹹寧二年。


大事記

羅馬皇帝是羅馬帝國時期的最高頭銜,是身兼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的最高領導人。

羅馬帝國時期(公元前27年-公元476年)在羅馬共和國時期之後。其首位皇帝屋大維使用的稱謂“凱撒‧奧古斯都”,帶有聖上、至尊、神聖之意。屋大維死後,被羅馬帝國神格化而列入神的行列。凱撒(他借用的名字)和奧古斯都(他的稱號)兩者,遂成為未來 400 多年羅馬統治者的永久性稱號。

出生

(圖)公元277年公元277年司馬睿出生

晉元帝司馬睿(276年-322年),東晉的第一代皇帝。字景文,為司馬懿的曾孫、琅邪武王司馬伷之孫、琅邪恭王司馬覲之子,母為琅邪王妃夏侯光姬。

司馬睿於290年襲封琅邪王,曾經參與討伐成都王司馬穎的戰役;但是由於作戰失利,司馬睿便離開洛陽,回到封國;晉懷帝即位後,司馬睿被封為安東將軍、都督揚州諸軍事,後來在王導的建議之下前往建康,並且極力結交江東大族。311年晉懷帝被俘遇害後,晉愍帝即位,晉愍帝封司馬睿為丞相、大都督中外軍事。晉愍帝被俘後,司馬睿在晉朝貴族與江東大族的支持下於316年即帝位,為晉元帝。

但是晉元帝本身為一個流亡政權,本身並無權力,大權掌握在王導與王敦之手[1]。晉元帝聽從刁協與劉隗的言論並有意削弱琅邪王氏權力,導致王敦於322年反叛,攻入建康,並且殺害重臣戴淵、周顗等人。但是王敦無力消滅東晉,最後採取與晉元帝和睦的策略。晉元帝便在王敦之亂中因憂鬱過度而過世。

王導(276年-339年)字茂弘,是中國東晉初年的權臣。山東臨沂人。

西晉末年,天下大亂。建興四年(316年)匈奴王劉曜攻陷長安,俘虜晉愍帝,西晉亡。建武元年(317年)晉元帝司馬睿準備到建康(今南京),任王導為丞相軍咨祭酒。東晉渡江後,王導依賴南渡的北方士族,團結江東豪強,協助司馬睿建立了東晉政權。王導歷三朝為宰輔,以“鎮之以靜,群情自安”為方針,保持東晉的安定局面。由於戰亂擴大,北方士族和中原百姓大批南渡,他們占土地,要特權,與吳人的矛盾日益尖銳。為緩和矛盾,王導一方面積極拉攏吳人,許以高官厚祿,保證他們的財產身家安全;另一方面又在南方豪強較弱的地區設立僑州、僑郡、僑縣安置北方士族和移民,使吳人與僑民各得其所,使晉室轉危為安。王導提倡勤儉建國,曾指牛首山雙峰為天闕,婉轉地使晉元帝放棄在都城正南門立雙闕、擺威風的想法。因他扶持晉室功勳卓著,所以朝野傾心。晉元帝把他比作管仲,親自對他說:“卿,吾之蕭何也。”朝野稱他“仲父”亦稱"江左夷吾"。

逝世

(圖)公元277年公元277年克勞狄·塔西佗逝世

克勞狄·塔西佗(Claudius Tacitus,200年—276年),全名馬庫斯·克勞狄·塔西佗(Marcus Claudius Tacitus), 羅馬皇帝,275年9月25日至276年6月在位。

克勞狄·塔西佗出生在義大利的因特蘭納(Interamna),和著名的羅馬元老歷史學家塔西佗(Gaius Cornelius Tacitus)沒有血緣關係。塔西佗曾擔任多種公職,在273年任執政官。

塔西佗在皇帝奧勒良(Aurelian)被殺後,被元老院推舉為皇帝,這是最後一次元老院推舉皇帝。塔西托上台後馬上就發兵向東,去平定一場以前奧勒良召集的蠻族部隊的叛亂,並獲得了成功

塔西佗於276年6月在卡帕多細亞被殺,在位不到一年。他的同母兄弟,近衛軍長官弗洛里安努斯繼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