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64年

公元264年

公元264年是甲申年(猴年);曹魏景元五年,鹹熙元年;東吳永安七年,元興元。這一年發生的大事是孫皓成為孫吳皇帝、羅馬戰領梅薩納城、劉禪“永不思蜀”。逝世的是吳景帝孫休、姜維、張翼、廖化、鍾會、鄧艾。

公元264年 公元264年

軍、并州刺史、中鄉侯,以果烈著稱,官位與張翼齊一,而在宗預之右。鹹熙元年(264年)蜀國滅亡後廖化與宗預被遷徙至洛陽,在途中病故。

鍾會 字士季,潁川長社(今河南省長葛市)人。三國時魏國謀士、將領,曹魏大臣鍾繇的兒子。自幼才華橫溢,上至皇帝、下至群臣都對他非常賞識。在征討毌丘儉、諸葛誕其間,鍾會屢出奇謀。被人比作西漢謀士張良,又曾為司馬昭獻策阻止了曹髦的奪權企圖,鍾會得以成為司馬氏的親信。名士嵇康被殺,便是他的主意。景元年間,鍾會獨力支持司馬昭的伐蜀計畫,從而發動伐蜀之戰。滅蜀後,鍾會大力結交西蜀名士,打擊鄧艾等人,打算自立政權,但由於手下官兵不支持鍾會的行動而發動兵變,鍾會與姜維等人皆死於兵亂之中。

鄧艾 鄧艾(197—264年),字士載,義陽郡棘陽(河南南陽新野)人,三國時期魏國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和戰略家。鄧氏曾經是南陽新野一帶的大族,但鄧艾的家世已經不能詳考。鄧艾自幼喪父,鄧艾生活在戰爭頻仍、社會動盪的年代,生活在土地高度集中、豪強兼併劇烈的中原,日子的艱難是可以想見的。不過,鄧艾從小受過良好的教育,這對他的一生產生了重大的影響。建安十三年(208),曹操攻下荊州後,曾強行將當地人民北遷,鄧艾及其母親、族人便在這時被強遷到汝南(今河南上蔡)作屯田民因年幼,鄧艾最初是當放牛娃。但他從小有大志向,決心通過奮鬥來改變自己的命運。十二歲時,又隨母至潁川,讀到已故太丘長陳寔碑文中的兩句:“文為世范,行為士則”,欣然嚮慕,於是自己命名為鄧范,字士則。後來,宗族中有與他名字相同者,遂改今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