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494年

公元前494年

公元前494年是中國的春秋時期。年號為周敬王二十六年, 也是魯哀公一年、楚昭王二十二年、越勾踐三年。

吳越會戰

(圖)公元前494年諸暨勾乘山

公元前522年,楚國大夫伍奢的小兒子伍子胥逃命來到吳國,後因幫助公子光(吳王闔閭)奪位,成為吳的重臣。公元前506年,伍子胥說服吳王闔閭攻楚,吳大敗楚軍於柏舉(今湖北麻城),五戰五勝攻入郢都(今湖北荊州)。這時,在吳國南方的越國也正在興起,越國經常聯楚制吳,於是吳越成為世仇。公元前496年,吳越大戰於蕞李(今浙江紹興),吳王闔閭受傷而死,闔閭之子夫差繼位。
公元前494年(勾踐三年)二月,勾踐不顧文種范蠡的勸阻,輕率出兵攻打吳國,大軍進入太湖地區,與吳軍決戰於夫椒(今蘇州西南)。吳國統帥伍子胥指揮吳軍誘敵深入,大敗越軍。勾踐收入殘兵且戰且退;吳國大軍剩勝追擊,越軍一直潰退到會稽山南的上城(今諸暨勾乘山),僅乘殘部五千,被吳軍圍困在山上,形勢危急,勾踐在頻臨亡國的情況下接受范蠡建議,派遣文種賄賂吳國太宰伯喜否,向吳王夫差求和。夫差在伯喜否的慫恿下,不顧伍子胥的勸諫,同意越國求和,但條件是越國的土地、人口、財富盡歸吳國,勾踐夫婦入吳為奴,世世不得反叛。此後,夫差開始北上爭霸。

勾踐為了安撫國人,穩定民心,在范蠡、文種的協助下,選拔了計然、諸稽郢、皋如、逢同、苦成、曳庸等一批精幹人才形成治國安邦的領導核心和重振越國的骨幹力量。

骨節專車

(圖)公元前494年防風氏的傳說

公元前494年(魯哀公一年〕孔子居魯,58歲。吳國使人聘魯,就“骨節專車”一事問於孔子。
吳國攻打越國,占領了越國的都城會稽,得到越國珍藏的大骨頭。那骨頭實在太大了,光一節骨就要用一輛專車來裝。吳國國君就派遣使者,帶了這根大骨頭,驅車來到了魯國,請教博學多才的孔夫子。孔子正在主持祭禮,一聽特使駕到,不敢怠慢,撤下祭器,設宴款待。
宴席中,使者讓人用車裝來那根巨骨,恭恭敬敬地問孔夫子,說:“請問,這根骨頭為何如此之大?”孔子仔細察看巨骨,略略思考一下,答道:“我聽說過一段往事。當年大禹治水成功後,召集群臣在會稽山開大會,有個叫防風氏的遲到了,大禹命令將他斬首示眾。防風氏的骨頭一節可以裝一專車,就像這骨頭差不多。”使者聽了,暗中稱是,又問道:“那么你說的群神又是誰呢?”孔子說:“這很簡單,有各種神。守名山大川,能夠與風致雨,以利一方的。就叫神守社稷的是公侯,祭祀山川的是諸侯,他們都是屬於天子管轄。”
那使者為孔夫子的博學所嘆服,又提出了最後一個關鍵問題:“請問先生,那么防風氏又是守什麼的呢?”孔子答道:“防風氏是汪芒氏的君主。守封,嵎之山。他們的神姓厘,在虞,夏是叫防風氏,商代叫汪芒氏,周代叫長狄氏,現在則為大人國。”使者又問:“那大人國有多高?”孔子說:“僬僥氏為矮人,身高三尺,是最矮的人了。大人國個子高,也只能高於他們十倍,大概三丈吧,這是人高的極限了。”

吳國的使者聽了,連聲讚揚說:“好!好!到底是聖人啊!”

羅馬平民撤離運動

(圖)公元前494年古羅馬城遺址

公元前510年,羅馬爆發了反對暴君伊特魯利亞人小塔列文的鬥爭,導致了王政的廢除,成立了共和國,從那以後平民和貴族的衝突日益加劇。
公元前494年,羅馬發生了一次平民反對貴族的鬥爭。大批平民攜帶武器和平地離開羅馬前往聖山,史稱第一次撤離運動。這次運動的最大特點是和平方式。平民雖然擁有武裝,但他們沒有用暴力革命推翻貴族政權、建立平民政權。最後貴族做出讓步,允許平民選舉保民官。平民通過“神聖約法”,選出數名保民官,參與國家行政、立法活動,並能對執政官的權力行使否決權,保民官非但自己取得了神聖不可侵犯的地位,也保護平民的基本權益不受貴族的侵犯。這次和平撤離運動對羅馬社會產生了重大的影響。此後又有第二次撤離運動。

希波戰爭開始

波斯帝國擴張的同時,與波斯隔海相望希臘本土及在海外的希臘諸城幫也即將迎來他的輝煌時期,除了希臘本土,希臘人的殖民地也是到處開花,在今天的土耳其西岸、愛琴海諸島、義大利沿岸及諸島,到處都是希臘人的殖民地。公元前494年(勾踐請降的那一年),希臘城幫米利都(在今土耳其西岸)企圖擺脫波斯人的統治,波斯人當然不乾,當然要採取“殘酷”的鎮壓,米利都向希臘本土求援,希波戰爭徐徐拉開了序幕。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