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儀休嗜魚

公儀休嗜魚

公儀休嗜魚是一個典故,出自《淮南子·道應訓》,用以對道家以不為自己反而能為自己得到好處,知道滿足就不會遭到困辱思想的演述。

典故

公儀休嗜魚

簡介

典出自《淮南子》。據《淮南子·道應訓》載:“公儀休相魯而嗜魚。一國獻魚,公儀子弗受。其弟子諫曰:‘夫子嗜魚,弗受何也?’答曰:‘夫唯嗜魚,故弗受。夫受魚而免於相,雖嗜魚,不能自給魚;毋受魚而不免於相,則能長自給魚’。”這段文字的大意是:公儀休當魯相,他很喜歡吃魚,於是國中人都送魚給他,但他都不接受。他的弟子勸他:“您喜歡吃魚,為什麼又不接受人家的魚呢?”公儀休回答說:“正因為喜歡吃,才不接受人家的魚。如果因為接受人家的魚而被免職,雖然喜歡魚,也沒法給自己弄到魚了;而不接受人家送的魚,就不會被免職,那么我就永遠有魚吃了。”這則故事在《淮南子》中,是用以對道家以不為自己反而能為自己得到好處,知道滿足就不會遭到困辱思想的演述。公儀休嗜魚中包含的樸素思想,可以給當今從政者鑒。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