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百萬分鐘

兩百萬分鐘

《兩百萬分鐘》是一部由Chad Heeter 執導的美國電影。美國人拍給自己警醒的紀錄片,說到了美國人的學生在學習和玩樂中追求平衡,通過課外活動和興趣中全面提升了自己的能力,而這些給美國孩子他們最為珍視的自信心。而中國和印度的孩子長久以來為了擺脫貧窮獲取社會地位,激烈的競爭讓高中生除了勤奮學習別無他物。

基本信息

劇情簡介

“這部電影需要深入研究如何三個超級大國的第二十一世紀-中國,印度和美國-準備為學生的未來。我們遵循學生-男孩和女孩-從每個國家,我們構建全球快照的教育,從觀點的孩子準備為他們的未來。

兩百萬分鐘 兩百萬分鐘

我們的目標是讓更廣泛的故事,普遍重視教育的今天,和解決許多稱為美國學校危機就長期低分數在數學和科學的指標。”

一部在2007年9月拍攝完成的紀錄片,經過小範圍的放映,到2008年的年初,逐漸走出了學術界和教育界,開始在美國媒體和大眾中引發熱議。這部片子就是《兩百萬分鐘:一次全球考察》(Two Million Minutes: A Global Examination)。 《兩百萬分鐘:一次全球考察》是一部怎樣的片子?又為何在美國引起了人們的關注呢? 所謂“兩百萬分鐘”,大體上是美國高中生在4年中的在校學習時間(美國高中階段為4年,若與中國相比,大體相當於中國的初三到高三)。影片的拍攝歷時近20個月。該影片片長約一個小時,跟蹤對比了美國、中國和印度各2位、總計6位高中畢業生的學習和生活,試圖探討三國中學生的學習狀態,各自文化中教育的特殊地位和教育標準是如何被學校、家庭和學生所接受的,學生自己、家庭、學校又是如何看待知識經濟時代的競爭的。

主人公

美國學生布里坦尼·布萊希布爾,17歲,是一名高中生,她特 別想成為一名醫生,但與此同時,又想加入女生聯誼會。奈爾·阿赫蘭特,18歲,與布里坦尼同校,是班裡的班長,還曾是學校足球隊的一員。 影片說,這些美國中學生對待學習的態度和中國、印度的學生大相逕庭。 17歲的印度學生阿波娃·烏帕拉除了正常的學習外,還要參加周六的大學考前輔導班,她希望成為一名工程師,這種職業被她稱為是印度“最為安全的”職業。 在上海,17歲的金瑞璋(音譯)則在準備國際數學比賽。他是學校里數學最優秀的學生。他希望能夠進入一所數學專業比較好的名牌大學。

影片評價

在影片中看到,當中國和印度的學生在努力刻苦地學習時,而在美國最優秀的學校中的好學生,或是在鏡子面前顧影自憐,或是在玩電腦遊戲,或是在看電視連續劇《實習醫生格蕾》。從影片中不難直觀地得出結論:美國學生與印度和中國學生相比,實在是浪費了太多的時間。而該影片直接要告訴人們的是:美國正在被世界其他國家快速地甩在後面! 美國中學生落後= 美國將失去在未來的競爭力? 《兩百萬分鐘》影片的主角雖然是中學生,但其要言說的內容和對象,卻顯然不是中學生。

該影片一問世,即引發了人們的激烈爭論。由於該影片製片人及其拍攝者所具有的傾向性思想,所以,該紀錄片本身就代表著爭論的一方。他們認為:該影片為美國敲響了警鐘。影片的製片人羅伯特·康普頓說,一個簡單的事實是,全球範圍內的教育標準已經把美國拋在了後面。 當芬蘭的學生在一次比賽中贏得冠軍的時候,美國可以說這算不了什麼。但現在的問題是,美國的高中畢業生在學習上遠遠落後於中國和印度——這是世界上兩個人口最多的國家,其經濟都在飛速發展,而其文化也都在迎接未來的智性挑戰——這就必須引起重視了。他還說,更令人擔憂的是,很少有美國人認識到,印度和中國合起來大約有23億人口,大約有4億高中畢業生,而美國只有5000萬。“我們對這兩個國家的文化的認識已經過時了,要加緊改變才行。”美國未來的經濟依賴於此。換句話說,21世紀是知識經濟的時代,今日的中學生即代表著國家的未來,他們優秀與否從某種角度代表著國家在未來是否具有更強大的競爭力。 而反對該影片的人們,觀點同樣旗幟鮮明。該影片於2007年11月2日在哈佛大學首映後,教育學院的一些師生就明確表示,影片雖然激起了人們的焦慮感,但卻缺乏有說服力的證據。大部分觀看者都認為:美國的教育體制要優於中、印兩國,因為它不給學生施加太多的壓力,也不強迫學生死記硬背。僅僅因為美國的中學生落後於中、印兩國的中學生,就認為美國在未來失去強大的競爭力,在學理上缺乏說服力,難以服人。

美國的教育危機:並非空穴來風 然而,美國人在世界範圍內所感受到的教育危機並非空穴來風。 在2002年1月,美國總統布希頒布了《不讓一個兒童掉隊法案》(No Child Left Behind Act),堪稱美國教育改革的一項重要舉措。據有關研究顯示,該法案的實施,對美國的基礎教育產生了良好的影響,特別是各個學校重視了兒童在數學和閱讀方面的訓練,增加了學生的學習時間,效果比較明顯。然而,這實際上從一個側面說明了:美國的基礎教育階段特別是在數學和閱讀方面存在著致命的弱點,所以才需要用國家立法的辦法來加以督促和提高。

但事情並沒有到此結束。據《紐約時報》報導,2008年1月,一家組織通過電話採訪的方式,向1200位17歲的美國青少年提出了33個多項選擇問答題,都是一些最基本的歷史和文學問題。而測試的結果令教育家和大眾感到震驚。比如,不到一半的人不知道美國內戰的具體時間,大約1/4的人認為哥倫布抵達新大陸的時間是在1750年之後,而正確答案應該是在1492年。該組織認為,調查結果顯示,美國青少年表現出了對歷史和文學知識“極為無知”。 這一調查的矛頭直指《不讓一個兒童掉隊法案》,認為是該法案致使各個州的公立學校將精力過於集中到了數學和閱讀上面,反而忽視了歷史、文學和其他學科。這樣的說法也得到了華盛頓地區一個研究小組的調查數據的支持,他們經過調查發現,在布希總統頒行法案之後,全美國大約有62%的公立學校每周大約增加了3個小時的數學或是閱讀方面的訓練時間,顯而易見,這就會擠壓學生學習其他科目的時間。

到過美國的人或是對美國社會和文化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美國人非常具有憂患意識,他們對可能到來的危險、危機總是有防患於未然的心理準備和實際的防範措施;而在某一問題尚未引起大眾注意時,他們往往不惜誇大其詞、危言聳聽,其出發點無疑是希望引起人們和政府對某些問題的重視,甚至使自己的建議和意見可以成為立法的原點或是推動力。 從嚴格意義上說,《兩百萬分鐘:一次全球考察》並非是嚴謹的學術性紀錄片,其所謂的“全球考察”也無非是考察了美國、中國、印度,遠遠算不上是“全球性質的考察”,但從中還是能夠讀出來影片為美國未來是否能夠保持其強勁的發展勢頭,甚至是否還能夠繼續成為世界頭號強國所具有的那份焦慮感。(郭英劍)

評論:美國電影亦為中國教育敲響警鐘 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沒有因為看到該影片得出的結論,說中國的學生在未來將會居於領先地位而沾沾自喜,更不會就此認為我們的教育體制、教育效果就比美國的強。相反,這部影片既應該也值得引發我們對中國教育、教育體制以及教育中存在的問題作深刻的反思和深入的研究。 我在高校任教20年,一直關注中美兩國高等教育的改革和發展。現在,我越來越感到,很多時候,我們高等教育中所出現的問題,其癥結實際上在於基礎教育。

在對比中國與美國兩國教育狀況的時候,有“一個觀點”和“一個現象”值得引起我們的關注。 這個流傳很廣的觀點是:比較中美兩國的教育,中國的基礎教育比美國的好。這個觀點不僅在學術界得到專家學者的認可,在民間更是異常流行。 一個眾所周知的現象是:在中國,學生在基礎學習階段是非常繁忙和非常刻苦的,從國小開始,一直到高中畢業,在這12年間,休想消消停停地學習和生活,否則,不努力的後果是任何一個中國人都可以想見得到的。然而,一旦進了大學,基本上可以說是進了保險箱,只要中規中矩,就保證可以順利畢業和拿到文憑。 然而,若對比美國,卻恰恰相反。美國學生在基礎階段的學習,與中國的學生比較起來,用“自由自在、輕鬆愉快”來形容,大體上是不會錯的。而一旦進了大學,美國學生學習的努力和刻苦程度,遠勝於在中國的大學生,這一點完全出乎中國大學生的想像。 上述現象值得引起我們的關注和深入研究,同時,必須引起我們注意的是,即便承認我們的基礎教育好於美國的基礎教育,但不要忘記、也不應忘記的是:基礎教育階段除了給予學生知識儲備的功能外,還應該培養學生豐富的想像力和批判性的思維能力。而後者,恰是中國的基礎教育乃至高等教育所最為缺失的。

若是從1978年算起,中國的教育改革已經進行了30年。30年後的今天,依然不能不承認的一個令人黯然神傷的事實是:我們國家的基礎教育基本上還是以死記硬背為主——這對那些擅長記憶的學生極為有利,但對那些頭腦靈活、富於想像力和創造力的學生而言則基本上是殺手鐧。而這一教育模式最為嚴重的後果在高等教育中暴露無遺:我們的大學生失去了想像力,創新精神喪失殆盡。 2007年10月哈佛大學新任校長德魯·福斯特在其任職典禮上的演講時所使用的標題是:“放飛我們最富挑戰性的想像力!”——這不就是創新精神和創造力么?

近幾年來,高等教育也一直在提倡創新教育。只是應該為那些經受了12年死記硬背訓練的學生著想一下:就其大多數人而言,他們在創新的道路上能夠走多遠呢?要在4年或者5年內,去扭轉或是改變他們在青少年時期——即在其人格、思想成型時期——已經基本形成了的思維習慣,何其難也!《兩百萬分鐘》的製片人說:該片為美國和美國的教育敲響了警鐘。在我看來,它也為中國和中國的教育敲響了警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