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用機槍

兩用機槍

輕重兩用機槍─輕重兩用機槍又稱通用機槍,它既可以成為輕機槍,因便靈活,緊隨步兵實施行進間火力支援;又可以成為重機槍,發揮射程遠,連續射擊時間長的威力。德國製造的、被譽為二戰時期最好的機槍,德國人驕傲地稱之為“德意志軍魂之利刃”,而盟軍士兵,尤其是那些到處不可一世、飛揚跋扈的美國大兵卻被它搞得意志消沉、無心戀戰、士氣低下,視其為“步兵的噩夢”。它就是被輕武器評論家用三個最高級的形容詞詞組:“最短的時間,最低的成本,但卻是最出色的武器(the shortest time,the lowest cost but the finest arms)”來描述的。

簡介

兩用機槍兩用機槍
通用機槍又名輕重兩用機槍或兩用機槍。所謂通用機槍(又稱輕重兩用機槍),是一種既具有重機槍射程遠、威力大,連續射擊時間長的的優勢,又兼備輕機槍攜帶方便、使用靈活,緊隨步兵實施行進間火力支援的優點的一種機槍,是機槍家族中的後起之秀。從20世紀50年代起,各國普遍用通用機槍取代了輕機槍與重機槍。如今,輕重兩用機槍已經是基本取代了重機槍的地位。與其他槍種相比,通用機槍是一 個比較年青的槍種。一戰結束後不久簽定的凡爾賽和約規定,德國不準生產和裝備重機槍,可是德國人歷來對重機槍情有獨衷。在一戰前他們裝備了1萬多挺MG08式7. 92毫米“ 馬克沁 ”重機槍,為了不被譴責違反凡爾賽和約,德國於1934年研製成功並裝備了MG34式7.92毫米通用機槍。這種機槍
兩用機槍兩用機槍
的槍身用兩腳架支撐時作輕機槍使用,用槍架支撐時作重機槍使用。通用機槍就是在這種情況下誕生的。在二次大戰中,德國又研製並裝備了MG42式通用機槍,MG42大量採用了先進的衝壓工藝,槍的結構也有特長,被認為是通用機槍的楷模 。德國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敗國。在這次大戰中,水冷式重機槍顯示了很大威力。所以在1919年等戰勝國強加給德國的凡爾塞和約中,明文禁止德國對任何水冷式重機槍的研製。希特勒建立德國納粹政權的初期,既要重整軍備,發展新武器,又要掩人耳目,避免列強的制裁。

所以德國在發展輕機槍的幌子下,研製了一種新型的機槍。這種槍改水冷為空氣冷卻,

兩用機槍兩用機槍
槍管裝卸非常簡便,用更換槍管的辦法解決因連續射擊而發生的槍管過熱問題,供彈方式既可用彈鏈,又可用彈鼓,既可配兩腳架,又可裝三腳架。這種MG─34式機槍裝在兩腳架上,配上彈鼓,就是輕機槍(重12公斤);裝在三腳架上,配上彈鏈,就是重機槍;若在高射槍架上,又可作高射機槍用。並還能安裝在坦克和裝甲車上。這是世界上第一種輕重兩用機槍。它後來改進發展為MG─43輕重兩用機槍。MG─34式機槍於1934年研製成功,它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顯示了它的優越性,使得其它國家紛紛效仿,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研製出了多種兩用機槍。如今,輕重兩用機槍已經是基本取代了重機槍的地位。

簡史

兩用機槍兩用機槍
通用機槍也可以說始於20世紀30年代,當時的納粹德國是最先使用MG34通用機槍裝備部隊。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德國MC,34機槍是早先使用的通用機槍。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使用的通用機槍主要是德國7.92毫米MG42通用機
通用機槍:槍。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後,通用機槍得到了飛速發展。。20世紀50~70年代是通用機槍的盛行時期,例如1957年美國定型的M60通用機槍、1958年比利時定型的FNMAG式、1958年西德定型的MG3式、1961年蘇聯定型的PK通用機槍等,都是典型的通用機槍。80年代以來,由於部隊機械化、裝甲化水平提高,車裝機槍數量增多,以及大口徑機槍的重量大幅度減輕,導致通用機槍的發展速度減慢。中國從1960年開始研製通用機槍,先後定型了1967年式7.62毫米輕重兩用機槍、67-1式和67-2式7.62毫米重機槍等。作為步兵的重要武器裝備。通用機槍一直為大多數國家以輕機槍狀態裝備使用,槍架作為附屬檔案編配。中國一直以重機槍狀態編配使用,只在極少數情況下以輕機槍狀態應急使用。通用機槍的槍托上裝有搶托和兩腳架,具有輕機槍的射程、終點效能、射擊精度、火力持續性;裝在槍架上雖能作重機槍使用,但實施散布射時,操作不便,射擊精度因地面及射手不同而變化較大。通用機槍口徑為6-8毫米。以輕機槍狀態使用時,能殺傷、壓制800米內生動目標;以重機槍狀態使用時,能殺傷、壓制1000米內生動目標。供彈方式均為彈鏈式。槍身重量7-15千克,槍架重量5-20千克,機械式瞄準具。與原來重機槍相比,全搶重量減輕一半左右。

結構特點

兩用機槍兩用機槍
M60通用機槍採用導氣式工作原理、彈鏈式供彈、槍機迴轉式閉鎖,發射7.62mm北約標準彈,槍管可以快速更換,主要作為通用的支援武器使用。作輕機槍用途時使用自帶的摺疊兩腳架,作重機槍用途時則安裝在可摺疊的M122三腳架上,或使用M4M6等車載射架安裝在車輛上。由於M60射速低,加上採用直槍托,因此射擊精度很通用機槍好,使用兩腳架時的有效射程為1,000m,使用三腳架是是1,800m。M60式通用機槍具有質量小、結構緊湊、火力猛、精度好、用途廣泛等特點。該槍採用導氣式工作原理,槍機迴轉閉鎖方式。它的導氣裝置比較特別,採用自動切斷火藥氣體流入的辦法控制作用於活塞的火藥氣體能量。槍管下的導氣筒內有一個凹形活塞,平時凹形活塞側壁上的導氣孔正對槍管上的導氣孔。當火藥氣體進入導氣筒內後,在凹形活塞的導氣筒前部的氣室中膨脹,在火藥氣體壓力達到一定程度時,推動凹形活塞向後運動,活塞又推動與槍機框相連的活塞桿向後運動。活塞向後移動時,會關閉側壁上的導氣孔,自動切斷火藥氣體的流入。這種結構比較簡單,不需機槍常有的氣體調節器,缺點是不能調節武器的射速。

導氣裝置改進自FG42,當活塞向後移動時,會關閉側壁上的導氣孔,自動截斷火藥氣體的流入,這種自動調節導氣裝置的結構比較簡單,不需氣體調節器,但缺點是不能調節射速。

兩用機槍兩用機槍
彈鏈式供彈裝置改進自MG42,藉助槍機滾輪帶動撥彈桿左右運動,再通過槓桿使撥彈滑板上的撥彈齒撥彈,單程輸彈。槍機頭有兩個閉鎖卡筍。該槍的槍管首次採用了襯套式結構,在彈膛前面有152.4mm長的鎢鉻鈷合金襯套,提高了槍管抗燒蝕性能。機匣、供彈機蓋等都採用衝壓件,因此質量小、成本低。整體重量比起0.30口徑的白朗寧M1919A4/A6大大降低,而且結構緊湊。槍內還廣泛採用減少摩擦的滾輪機構,因而射擊振動較小。槍機組件由機體、擊針、槍機滾輪、拉殼鉤、頂塞等組成,機體前有兩個閉鎖卡筍,機體底部有曲線槽,與槍機框導突筍扣合,藉助槍機迴轉實現開、閉鎖動作。槍機自由行程較長,而緩衝器也吸收了大部分後坐能量,因此射速較低,大約每分鐘550發左右,射擊時容易控制槍身,經過訓練的射手能夠控制出單發或短點射。由於只能連發發射,故發射機構比較簡單。

通用機槍同其他重機槍一樣,M60式也可快速更換槍管,但由於提把裝在機匣上,需要射手帶手套操作。

兩用機槍兩用機槍
M60槍身的上下方都有塑膠隔熱板,兩腳架也有隔熱板以便摺疊腳架時射手不需要碰觸任何的金屬部位。M60也有一些缺點,主要問題是槍管升溫快、更換槍管困難、活動部件不耐用等等,其中槍管升溫過快和更換槍管困難是M60最主要的缺點。由於M60的兩腳架活塞筒是固定在槍管上,而提把安裝在機匣上,因此更換槍管時,通常是由1號射手一手抱槍托一手握提把,把武器指向安全方向,而2號射手則戴上隔熱的石綿手套,扳開槍管定位桿然後拉出整個槍管組桿,接著再裝上新的槍管。然後由於M60的準星也是固定在槍管上的,而且準星不能進行調整,因此1號射手不得不在重新射擊時再次進行歸零校正以配合新槍管。兩腳架活塞筒固定在槍管上不光給更換槍管帶來麻煩,對於2號射手來說也是增加了不必要的負擔。而且M60作為班用支援武器來說顯得太重,一般安裝在三腳架或車輛上使用,但作為重機槍而言M60的射速又太低。

MG42式7.92毫米兩用機槍

兩用機槍兩用機槍
MG42式7.92毫米兩用機槍:“一戰”結束後,鑒於以馬克沁機槍為代表的水冷式重機槍強大的殺傷力,在《凡爾賽條約》中明確規定戰敗的德國不許製造、裝備水冷式的重機槍。這對於不甘心失敗、一直想復仇的德國人來說無疑是一種桎梏。於是,在夾縫裡求生存的德國人在這場“限制與反限制”的鬥爭中只能另闢蹊徑。從MG13到MG42希特勒上台後,為了打造“第三帝國”的輝煌,德國軍工部門開始著手將成千上萬挺水冷式德萊賽M1918式輕機槍改造成氣冷式輕機槍,這就是使槍的外形和供彈系統都作了較大改變的MG13式7.92毫米機槍。此後又在MG13機槍的基礎上幾經改進,終於在1934年,世界上第一種通用機槍MG34問世了,並於1936年開始裝備德軍。MG34是一款將重機槍和輕機槍的優勢兼而容之的新概念機槍。它採用空氣冷卻方式,備有可更換的槍管,因此在安上三腳架後可以當作火力持續能力極強的重機槍使用;而當它裝上可摺疊的兩腳支架,又可當作機動性較強的輕機槍使用。它的出現,徹底改變了以往輕重機槍分用的戰術原則,因此被稱為通用機槍。

但MG34還是存在著兩個致命的缺陷:一是針對機動性很強的步兵而言,它的質量依然偏大;二是零部件的結構比較複雜,製造生產困難。1939年歐戰爆發。德軍在迅速占領波蘭後,根據前方士兵在使用MG34機槍過程中提出的建議,德國的格魯諾博士在參考波蘭的一些機槍設計後成功研製出MG42機槍。MG42機槍的性能數據為:口徑:7.92毫米初速:755米/秒理論射速:1200發/分自動方式:槍管短後坐式閉鎖方式:中間零件(滾柱)式發射方式:連發供彈方式:彈鏈容彈量:50發全槍長:1219毫米槍管長:533毫米膛線:4條,右鏇全槍質量:帶兩腳架時11.05千克,帶三腳架時為19.2千克瞄準裝置:機械瞄準具。瞄準具由弧形表尺和準星組成,準星與照門均可摺疊配用彈種:毛瑟7.92×57毫米步槍彈。

M60系列型號

兩用機槍兩用機槍
M60 通用機槍基本型。 M60E1 通用機槍改進型,M60E1式主要在M60式基礎上進行了 通用機槍簡化設計,零部件數目減少,並且將提把裝在槍管上,便於更換槍管。M60E2 車載機槍型,M60E2式是原本是作為坦克的並列機槍研製的,同M60式相比,槍管加長,採用電擊發,去掉了握把、扳機、瞄準具和前托等。M60C 航空機槍型,M60C式主要供直升機使用,可以遙控射擊。M60D 航空機槍型,M60D式作為直升機裝甲車載機槍,扳機裝在槍尾部,配有D形握把。M60E3 通用機槍型,M60E3式,質量減到8.8kg,加有前握把,且平均無故障射擊發數比M60式大大提高。M60E4 通用機槍型。Mk43 MOD0 特種部隊突擊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