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廂廝守

兩廂廝守

兩廂廝守是指男女雙方互相照顧互相守護永不分開的意思。後來據傳在江南民俗中有種婚俗以諧音的方式(實際系編造,不足為信))賦予了這個詞更精深更浪漫更厚重的文化含義。但這當中其實更有進一步的隱喻意思。

江南風俗

據傳在古時江南大戶人家,若生女嬰,便在家中庭院栽香樟樹一棵,女兒到待嫁年齡時,香樟樹也長成。媒婆在院外只要看到此樹,便知該家有待嫁姑娘,便可來提親。女兒出嫁時,家人要將樹砍掉,做成兩個大箱子,並放入絲綢,作為嫁妝,取“兩廂廝守(兩箱絲綢)”之意。

十年香樟成木,百年白首相約,千年古風相傳,乃鑄兩廂廝守!何其浪漫何其厚重何其震撼!在感情婚姻物質化如同兒戲的今天,你還在尋找那個能跟你兩廂廝守的人嗎?

古文回譯:古時江南大戶,生女,輒植香樟於庭院,待女嫁,樹亦成。媒婆觀樹院外,知有女待字閨中,欣然登門。女歸,父兄伐樹,箱成,具以絲綢,是為嫁妝,取“兩廂廝守(兩箱絲綢)”意。十年香樟樹,百年白首約,千年古風傳,廝守在人間。何其浪漫,何其厚重,何其震撼哉!

實際情況:

以上所言虛假,不足為信。括弧內為吐槽。

古時江南大戶,凡家育二女,多姊妹情深,及至婚配,若姊嫁未能妹隨(陪嫁)(二女一夫未必就一定是撿便宜好伐?要知道這世界上是有豬扒的存在好伐?)多會雙雙殉死,江南傳統為敬姊妹情深必以弄瓦之日所植香樟作箱斂之,故名“兩相廝守”(實為“兩箱屍首”)

在古時候,江南大戶富裕人家,如果家裡有兩個女兒的,多數姐妹之間感情深厚(整天關在深閨里足不出戶,相處的除了姐妹還就是姐妹能感情不好麼?)。到了婚嫁的時候,若然出現姐姐嫁過去了,而妹妹不能成陪嫁(情到深處作妾又何妨?)一併過去,姐妹分隔的情況。這個時候情深的姐妹很多時候都會為了不分開而一起自殺(不是搞基的殉情,要分清楚好伐?)。江南古時有個傳統,但凡家中有女兒出生(弄瓦之喜)必定在家中庭院在當天種植一顆香樟樹作為紀念。而發生上述情況的時候,按照江南的傳統就必然要以那棵香樟樹作為材料做成殉死的兩姐妹的棺材內壁以斂之。所以就有”兩相廝守“也即“兩箱屍首”(香樟只做棺材內壁,也只夠做棺材內壁好伐?)的說法!!!

詞意解析

“兩廂廝守”裡面的這個“廂”最初時是個建築學的術語,指的庭院正房兩側的房子,也指正堂兩側夾室之前的小堂。

兩廂廝守 兩廂廝守
左圖為四合院的圖片。
因為這種廂堂都是在兩側的,所以後人就用“廂”來代指同一關係的兩方面中的一方面,所以“一廂”就是只有一方面,比如“一廂情願”就是只有一方願意;而“兩廂”自然就是指雙方了。
“廝守”的“廝”是互相的意思。我們讀舊小說、戲曲,上面常常講誰和誰“廝打”、“廝殺”了起來。這個“廝殺”可不是古人把“撕殺”寫錯了,畢竟我們知道古人的武功一般不怎么行,至多也就會個騰雲駕霧,很少有人有本事在戰場上把健壯的敵人一撕兩半這樣殺掉的。這裡的“廝打”、“廝殺”,其實就是“相打”、“相殺”。所以大家以後再說誰和誰相愛相殺的時候,不妨改成說這兩個人廝愛廝殺。這樣一改,是不是顯得拉風多了呢?
所以“兩廂廝守”就是雙方互相守望的意思。本來它的來源顯而易見,一般有起碼的文言功底的人一眼就能看明白,偏生有些奇怪的傢伙非要抖機靈編造出些冷得不行的諧音段子,以散播謠言來博人眼球。我簡單查了一些資料,並沒有查到生一個女兒要種一棵樟樹的文獻記錄。在第一段流言中,這棵樟樹是用來幫忙提醒媒婆這裡有大齡單身青年求找對象的,看起來跟著名婚戀網站果殼網的作用差不多。我這才知道那些古代的媒婆想知道誰家有女兒,不靠打聽,居然要靠看樹,看來這些媒婆眼神很不錯,植物學功底大概也不在果殼之下,要是換成我就未必能從牆外看得清人家院子裡那些綠油油的樹裡面有幾棵是離基三出脈的(什麼,你問我為什麼不翻牆去看?情節設定如此啊。你想,要是能翻牆,直接數妹子不就完了,費那個工夫數樹做什麼!),至於它們的樹齡到底是十三歲還是十五歲,不鋸開看更是完全不知如何判斷。第二段那個驚悚版的流言嘛,原來古代生下來一個女兒就給她在院子裡種上她的棺木,然後讓女兒們天天伴著自己的棺木長大,最後結婚時用百試不爽的分開她們的辦法來啟動女兒自殺程式,以便木盡其才,不負當年種樹時的一番辛苦。前後照應還挺嚴格,這些造謠的也真是蠻拼的……

兩廂

拼音:xiāng 注音:ㄒㄧㄤ多音字廂的筆劃:共 11 劃

Unicode:U+53A2字典部首:廠 讀音為:偏廠兒(piānchǎngér)

鄭碼:GGFL 五筆86編碼:dsh 或 dshd 五筆98編碼:DSHD

筆順:橫撇橫豎撇捺豎折橫橫橫 繁體字:廂

四角號碼:71260廂倉頡:MDBU

在康熙字典中廂的含義很多,能符合這個含義的只有一個解釋:邊,方面的意思。兩廂,雙方的意思,這裡特指男女雙方。

廝守

詞目:廝守(廝守)

拼音:sī shǒu

基本解釋:互相守護不離不棄。

示例:終日廝守著,永不分離。

注音:ㄙ部首:廠 讀音為:偏廠兒(piānchǎngér)

拼音:sī 多音字廝繁體字:廝

倉頡:MTCL字典五筆86編碼:DADR 五筆98編碼:DDWR

筆劃:共 14 劃廝的康熙字典筆劃:廝:14;廝:15;

分解查字:廠斯(changsi)廝

[①][sī]

[《廣韻》息移切,平支,心。]

亦作“廝”。

(1)古代乾粗活的男性奴隸或僕役。參見“廝役”、“廝養”、“廝輿”。

(2)對男子輕蔑的稱呼,猶小子。

(3)役使。

(4)猶相。相互。“廝守”中廝取此意

(5)猶相。表示一方對另一方有所動作。

(6)通“斯”,分開。

“廝守”中的廝取第4個解釋“猶相,相互”之意。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