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訟

內訟

內訟,漢語辭彙。 拼音:nèi sòng 解釋是 內心自責。

詞語

內訟

拼音

nèi sòng

注音

ㄣㄟˋ ㄙㄨㄙˋ

出處與詳解

意思就是說由內心對自己進行自我審判,在心中進行情感與理性,天理與人慾的權衡,找出自己的缺點,時時進行自我反省,避免自己因為一點點成績就忘乎所以,迷失自己的本心。

《論語·公冶長》:“吾未見能見其過而內自訟者也。” 何晏 集解引 包鹹 曰:“訟,猶責也。言人有過,莫能自責。”

《晉書·蔡謨傳》:“且歸罪有司,內訟思愆。若遂致之於理,情所未忍。”

唐 張九齡《郡舍南有園畦雜樹聊以永日》:內訟誠知止,外言猶匪忱。成蹊謝李徑,衛足感葵陰。

唐 張九齡《荊州作二首》:內訟已慚沮,積毀今摧殘。胡為復惕息,傷鳥畏虛彈。

唐權德輿《送別沅泛》:古人貴直道,內訟乖坦夷。用茲處大官,無乃玷清時。

宋 王安石 《感事》詩:“內訟敢不勤,同憂在僚友。”

宋蘇舜欽《杜公求退第五表》:“皆由臣謀議弗臧,職業不舉,惕然內訟,深媿初心。”

謝覺哉 《姜夢周同志傳》四:“這就是 夢周 同志的品質--最優秀的共產黨人品質,如果說別人的好,是‘勉強而行之’(經過內訟與自省的)或‘利而行之’(有所為),那么, 夢周 同志算得上是‘安而行之’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