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中華銘

兒童中華銘

《兒童中華銘》借鑑了《三字經》《千字文》等經典作品,把中華歷史文化高度濃縮,四字一句,四句一章。正文共100章,1600字,琅琅上口,便於記憶。《兒童中華銘》高度概括了中華文化的精華,以歷史為主線,在向孩子傳授有關知識的同時,注意培養孩子良好的人生觀、價值觀,使孩子智情雙贏。《兒童中華銘》涵蓋了完整的中華五千年歷史,涉及文化、科技、軍事、藝術等多方面的重要內容。包含約150個歷史事件,約200位歷史人物,約120首詩詞,100則典籍史料,100則文史常識、460幅珍貴圖片。即涉及國小階段所必須掌握的成語,又為國中、高中的語文、地理、歷史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培養了濃厚的興趣。《兒童中華銘》是全面提高當代青少年文史綜合素質的讀物,必將成為國學啟蒙的經典課程、當代小學生課外必修課程。

基本信息

所獲榮譽

《兒童中華銘》獲獎證書 《兒童中華銘》獲獎證書

【2011年】新聞出版署第八次向全國青少年推薦的百種優秀圖書【2011年】2009-2010年度 遼寧省優秀圖書 一等獎

前言

兒童中華銘 兒童中華銘

我們中國傳統教育,把《弟子規》《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等作為兒童啟蒙教材,這些內容既涵蓋了中華民族的輝煌歷史,又蘊含著做人的道德規範,堪稱“世界教育史上的經典”。

然而,隨著歷史的變遷,當代少兒的啟蒙教育已經融入了更多的新的信息。古老的東方文化,越來越受到世界關注。

作為炎黃子孫,如何才能讓孩子從小就了解我們五千年的文明,在他們的心田裡播種文明的種子,激發他們對國學的興趣,做一個有根的中國人?

帶著這樣的問題,經過了五年多的努力,一部與時俱進的當代國學啟蒙讀物《兒童中華銘》誕生了。

《兒童中華銘》以歷史為主,融合了文學、地理、政治、書畫、哲學、科技、軍事等多方面的內容,是一部系統的少兒文史百科讀物。

簡潔高效,增強孩子傳統文化的底蘊;

激發興趣,培養孩子主動閱讀的能力;

以史為鑑,培養孩子領袖人物的特質;

兒童中華銘 兒童中華銘

激情誦讀,有效提升孩子的表達能力;

夯實基礎,為初高中文史課做好準備。

《兒童中華銘》借鑑了《三字經》《千字文》等經典作品,把中華歷史文化高度濃縮,四字一句,四句一章。正文共100章,1600字,琅琅上口,便於記憶。

《兒童中華銘》高度概括了中華文化的精華,以歷史為主線,在向孩子傳授有關知識的同時,注意培養孩子良好的人生觀、價值觀,使孩子智情雙贏。

《兒童中華銘》涵蓋了完整的中華五千年歷史,涉及文化、科技、軍事、藝術等多方面的重要內容。包含約150個歷史事件,約200位歷史人物,約120首詩詞,100則典籍史料,100則文史常識、460幅珍貴圖片。即涉及國小階段所必須掌握的成語,又為國中、高中的語文、地理、歷史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培養了濃厚的興趣。

《兒童中華銘》是全面提高當代青少年文史綜合素質的讀物,必將成為國學啟蒙的經典課程、當代小學生課外必修課程。

作者簡介

【秦野】青年學者,少兒國學教育專家,“教育原始點理論”創始人。瀋陽國學教育研究中心主任。

編著有《兒童中華銘》《蓋倫中華國學教程》《育才密題》《育才大綜合》《小學生百科知識100分》等。

曾榮獲全國國學教育年會“青少年國學教育獎”、“蓋倫杯”全國教師講課大賽“國學總冠軍”等。

目錄

兒童中華銘 兒童中華銘

001 茫茫宇宙 乾坤朗朗 五大文明 源遠流長002 民族神話 盤古開天 三山五嶽 壯美河山

003 人猿揖別 歷盡滄桑 三皇五帝 功德無量

004 鑽木取火 構木為巢 網魚狩獵 種糧鞭草

005 炎黃華夏 人文初祖 倉頡造字 先蠶嫘祖

006 堯天舜日 無私禪讓 大禹治水 千古傳唱

007 九鼎世襲 夏啟建制 奴隸社會 王朝伊始

008 成湯滅夏 盤庚遷都 殷商文化 燦爛輝煌

009 甲骨文字 占卜吉祥 司母戊鼎 方尊四羊

010 文武之道 興周伐紂 牧野之戰 倒戈滅商

011 周公制禮 道路以目 千金一笑 烽火諸侯

012 禮崩樂壞 桓公圖霸 老馬識途 九合諸侯

013 襄公仁義 兵家大忌 文公重耳 三舍退避

014 穆公羊皮 崤山之戰 楚莊驚人 問鼎中原

015 高山流水 千古流傳 晏子使楚 曹劌論戰

016 子胥韶關 孫武斬姬 吳越爭雄 臥薪嘗膽

017 孔孟之道 仁義禮信 老莊哲學 無為自然

018 三家分晉 五霸七雄 商鞅變法 立木求信

019 蘇秦張儀 合縱連橫 神醫扁鵲 望聞問切

020 負荊請罪 將相和好 紙上談兵 決戰長平

021 范雎說秦 遠交近攻 田忌賽馬 圍魏救趙

022 不韋呂覽 一字千金 李冰父子 都江古堰

023 鄭國之渠 李斯名諫 荊軻刺秦 圖窮匕見

024 始皇嬴政 天下一統 小篆文字 貨幣方孔

025 阿房宮殿 酈山陵墓 萬里長城 秦兵馬俑

026 焚書坑儒 沙丘之盟 指鹿為馬 民怨沸騰

027 鴻鵠之志 寧有種乎 揭竿而起 群雄逐鹿

028 劉邦約法 項羽沉舟 鴻門設宴 明修暗度

029 楚河漢界 十面埋伏 霸王別姬 無顏江東

030 大漢高祖 威加海內 運籌帷幄 蕭規曹隨

031 文景之治 休養生息 大刀闊斧 千秋漢武

032 龍城飛將 馬踏匈奴 犯我中國 雖遠必誅

033 絲綢之路 張騫開創 昭君出塞 蘇武牧羊

034 泰山鴻毛 司馬子長 紀傳通史 千古絕唱

035 王莽換日 托古改制 綠林赤眉 王朝更始

036 光武中興 雲台大將 馬革裹屍 董宣強項

037 班固漢書 投筆從戎 蔡倫造紙 渾天地動

038 黨錮之禍 宦官專權 蒼天已死 甲子黃巾

039 桃園結義 生死不棄 董卓亂政 群雄四起

040 亂世梟雄 青梅煮酒 官渡之戰 火燒烏巢

041 三顧茅廬 隆中對策 周瑜黃蓋 赤壁烈火

042 武聖關羽 敗走麥城 夷陵之戰 火燒連營

043 七擒孟獲 六出祁山 司馬仲達 兵變奪權

044 鄧艾孤軍 長驅直入 後主阿斗 樂不思蜀

045 華佗神醫 仲景傷寒 三曹七子 建安風骨

046 樓船破吳 三國一統 八王之亂 永嘉南渡

047 奴隸皇帝 後趙石勒 遷都易俗 孝文改革

048 囊螢求光 映雪讀書 祖逖北伐 聞雞起舞

049 羲之蘭亭 矯若驚龍 愷之三絕 寫神以形

050 五柳先生 世外桃源 東山再起 淝水之戰

051 圓周祖率 雲岡龍門 齊民要術 范縝滅神

052 文心雕龍 從軍木蘭 洛陽紙貴 孔雀東南

053 隋帝楊堅 大治開皇 殺兄弒父 暴君楊廣

054 開科取士 趙州古橋 窮兵黷武 運河京杭

055 三大義軍 開倉放糧 晉陽起兵 李淵建唐

056 玄武之變 房謀杜斷 貞觀之治 太宗納諫

057 文成入藏 玄奘取經 初唐四傑 千金藥王

058 親力親為 則天女皇 開元盛世 好景不長

059 謫仙太白 工部杜郎 詩必盛唐 韓柳文章

060 天寶危機 安史之亂 滿城金甲 黃巢沖天

061 五代十國 梁唐晉漢 柴榮圖治 陳橋兵變

062 太祖建宋 杯酒釋權 春花秋月 天上人間

063 一門英烈 威震三關 御駕親征 和盟澶淵

064 上元三鼓 狄青崑崙 閻羅包老 不畏皇權

065 慶曆新政 樂憂天下 安石變法 散文大家

066 畢升活字 沈括筆談 司馬編年 資治通鑑

067 一門三傑 千里嬋娟 清明上河 繁華再現

068 耶律大遼 文字契丹 党項西夏 元昊始建

069 大金鼎盛 半壁江山 東京保衛 靖康之變

070 高宗趙構 杭州汴州 老將宗澤 垂死三呼

071 世忠救帝 劉錡破金 精忠報國 難撼岳軍

072 紹興和議 秦檜弄權 青山有幸 忠骨佞臣

073 宋詞泱泱 婉約豪放 奉旨填詞 清照感傷

074 稼軒挑燈 吹角連營 放翁南望 柳暗花明

075 山河破碎 遺臣天祥 天地正氣 萬古流芳

076 一代天驕 成吉思汗 世祖稱帝 大哉乾元

077 馬可遊記 盛讚中華 郭君守敬 授時曆法

078 漢卿雜劇 元曲四家 道婆棉紡 衣被天下

079 孟頫書畫 元人冠冕 脫脫更化 三史流傳

080 大明太祖 洪武元璋 永樂盛世 鄭和西洋

081 宦官專權 土木之變 臨危受命 清白于謙

082 嚴嵩父子 殘害忠良 魏黨東廠 昏暗無光

083 時珍本草 光啟農政 霞客遊記 宋氏天工

084 水滸西遊 三國演義 臨川四夢 拍案驚奇

085 均田免糧 大順闖王 崇禎自縊 三桂受降

086 天命可汗 順治入關 鄭氏英雄 收復台灣

087 康熙大帝 平定三藩 中俄之戰 盛世康乾

088 揚州八怪 南洪北孔 紅樓聊齋 儒林官場

089 虎門銷煙 割地賠款 太平天國 內憂外患

090 英法聯軍 毀我明園 鹹豐巡幸 慈禧垂簾

091 洋務自強 師夷之長 左公宗堂 收復新疆

092 甲午海戰 喪權馬關 八國侵華 庚子國變

093 辛亥革命 武昌起義 國父中山 民主先驅

094 竊國大盜 復辟稱帝 五四運動 共產主義

095 魯迅先生 吶喊彷徨 狂人日記 民族脊樑

096 國共合作 北伐統一 南昌起義 長征萬里

097 日軍侵華 東北淪陷 南京屠殺 神聖抗戰

098 三大戰役 紅旗漫捲 雄師渡江 地覆天翻

099 抗美援朝 保衛家園 兩彈一星 神舟飛船

100 縱有千古 橫有八荒 少年中國 來日方長

選讀

甲骨文字 占卜吉祥 司母戊鼎 方尊四羊

兒童中華銘 兒童中華銘

商朝時候,人們把文字刻在龜甲和獸骨上,主要用來占卜,這是現存中國最古老的成熟文字。中國的書法,也是從這個時候開始的。

這一時期,青銅業非常發達,“司母戊大方鼎”“四羊方尊”就是就是讓人嘆為觀止的國寶, 而“三星堆”青銅器更是讓人們驚奇不已。

【典籍史料】

定王使王孫滿勞楚子,楚子問鼎之大小輕重焉。 ——《左傳·宣公三年》

湯之《盤銘》曰:“苟日新,日日新,有日新。”——《大學》

【文史百科】

甲骨文

甲骨文主要指殷墟甲骨文,又稱為“殷墟文字”、“殷契”,是殷商時代刻在龜甲獸骨上的文字。是中國商代後期王室用於占卜記事而刻在龜甲和獸骨上的文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