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應答基因

免疫應答基因

免疫應答基因(英文:immune response gene)為支配免疫反應性的基因的總稱。廣義的也包括免疫球蛋白基因,但一般指在它之外的基因。最重要的是指在主要組織相容性抗原基因複合體(MHC)記憶體在的Ir基因。表達lr gene的方式多種多樣,支配阻遏細胞和輔助細胞機能的表達或由巨噬細胞向T細胞提供抗原。在這MHC內的Ir基因之外,也有決定來源於在性染色體上存在的來源於B細胞的輔助細胞的因子的受容體,或調節B細胞分化的基因等。

基本信息

概述

免疫應答(immuneresponse)是指免疫系統識別和清除抗原的整個過程。
免疫問題典型笑話圖片免疫問題典型笑話圖片

類型

根據免疫應答識別的特點、獲得形式以及效應機制,可分為固有性免疫(innateimmunity)和適應性免疫(adaptiveimmunity)兩大類。固有免疫亦稱為先天性免疫或非特異性免疫,適應性免疫亦稱獲得性免疫或特異性免疫。

固有免疫

固有免疫是生物在長期進化中逐漸形成的,是機體抵禦病原入侵的第一道防線。參與固有免疫的細胞如單核-巨噬細胞、樹突狀細胞、粒細胞、NK細胞和NKT細胞,其識別免疫原雖然不像T細胞和B細胞那樣具有高度的特異性,但可通過一類模式識別受體去識別病原微生物表達的稱為病原體相關模式分子的結構。[1]其特徵是:(1)無特異性,作用廣泛;(2)先天具備;(3)初次與抗原接觸即能發揮效應,但無記憶性;(4)可穩定遺傳;(5)同一物種的正常個體間差異不大。非特異性免疫是機體的第一道免疫防線,也是特異性免疫的基礎。

適應性免疫

與固有免疫相比,適應性免疫應答有三個主要特點:
1.特異性:特異性是指某一特定抗原刺激可以從免疫系統淋巴細胞庫中選擇出相應的T細胞或B細胞克隆,淋巴細胞與相應抗原的結合具有高度的特異性;多樣性是指T細胞庫或B細胞庫呈高度的異質性,是許許多多特異性識別抗原細胞克隆的總和,賦予機體具有識別周圍環境中數量極大的抗原種類並與之發生反應的能力。
2.耐受性:在胚胎期,自身組織成分與相應的淋巴細胞克隆相遇,這些淋巴細胞克隆被刪除或被禁忌,出生後這些克隆喪失了針對自身組織成分的反應性,即免疫耐受,但完好地保留了針對“非己”抗原的識別和反應能力。免疫耐受機制是免疫系統區別自身和非己的關鍵。
3.記憶性:T細胞和B細胞在初次免疫應答過程中都會產生由經抗原刺激活化、增殖淋巴細胞分化而來的記憶細胞,這種記憶細胞與初始(或未致敏)淋巴細胞不同,當再次遇到相同抗原時,可出現應答的潛伏期短、強度大、持續時間長的再次免疫應答。

應答過程

適應性免疫應答可分為三個階段:
1.識別階段:T細胞和B細胞分別通過TCR和BCR精確識別抗原,其中T細胞識別的抗原必須由抗原提呈細胞來提呈;
2.活化增殖階段:識別抗原後的淋巴細胞在協同刺激分子的參與下,發生細胞的活化、增殖、分化,產生效應細胞(如殺傷性T細胞)、效應分子(如抗體、細胞因子)和記憶細胞;
3.效應階段:由效應細胞和效應分子清除抗原。

兩種免疫的關係

固有免疫和適應性免疫是相輔相成的、密不可分的。固有免疫往往是適應性免疫的先決條件,如樹突狀細胞和吞噬細胞吞噬病原生物實際上是一個加工和提呈抗原的過程,為適應性免疫應答的識別準備了條件。適應性免疫應答的效應分子可大大促進固有免疫應答,如抗體可促進吞噬細胞的吞噬能力,稱為調理吞噬,或促進NK細胞的細胞毒作用;又如,許多由T細胞分泌的細胞因子可促進參與固有免疫應答細胞的成熟、遷移和殺傷功能[1]。

異同點

固有免疫與適應性免疫應答二者之間有以下幾點不同。
1在獲得形式上:固有免疫是固有性的或先天性的,無需抗原繼發即可獲得。而適應性免疫應答卻是獲得性的,須在接觸抗原後獲得。
2.發揮作用時間:固有免疫在抗原出現的早期即可快速(數分鐘~4天)發揮作用。而適應性免疫應答需在4~5天發揮作用。
3.固有免疫是模式識別受體;適應性免疫應答是特異性識別抗體,由於細胞發育中基因重排產生多樣性。
4.固有免疫無免疫記憶;適應性免疫有免疫記憶性,病產生記憶細胞。
5.固有免疫包括抑菌物質、殺菌物質、補體、炎症因子、吞噬細胞、NK細胞、NKT細胞。適應性免疫包括T細胞、B細胞。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