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山錢達爾

克里山錢達爾

印度烏爾都語作家。出生在一個中產階級家庭。童年和青年的大部分時間在克什米爾度過。1937年獲拉合爾法學院法律學士學位。1937年末在《信使》、《北方評論》等刊物任編輯。1939至1943年在全印廣播電台任導演。後到夏里瑪電影公司工作。長期住在孟買。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克里山·錢達爾(Krishan Chandar, 1914~1977)

他早年的作品充滿浪漫主義和理想主義色彩,反映了克什米爾秀麗的景色和恬靜的生活,也表現了對被壓迫者的同情。短篇小說集《想像的魔力》、《流星》和中篇小說《人生的轉折點》、《失敗》是他早期較有影響的作品。

影響力作品

諷刺性中篇小說《慈善家》以1943年孟加拉邦災荒為題材,是他從浪漫主義轉向現實主義的標誌,小說的發表提高了他在印度文學界的地位。作品指出饑荒的根源是罪惡的剝削制度。1945至1946年初,他在孟買接觸到獨立運動的鬥爭,發表了短篇小說《三個流氓》,小說描寫了1946年2月孟買皇家印度海軍的罷工。

印巴分治以後,他出版的短篇小說集《我們是野蠻人》以及短篇小說《花是紅的》、《財神橋》等繼續描寫工人的罷工鬥爭和印度社會的兩極分化。他的主要作品還有短篇小說集《眺望》、《拍賣場》、《我等著你》、《空中樓閣》;報告文學《黎明》;中篇小說《當田野甦醒的時候》;長篇小說《心中的谷地沉睡了》、《一頭驢的經歷》、《道路是迂迴的》等。他的作品已譯成中文的有《火焰與花》、《黑太陽》、《一棵倒長的樹》、《我不能死》和短篇小說集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