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瑪依之歌

克拉瑪依之歌

《克拉瑪依之歌》鏇律優美,民族風格濃厚,從一個側面反映出我國摘掉貧油帽子的喜慶局面,很多人也是因這首歌了解了克拉瑪依市,《克拉瑪依之歌》獲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建國四十周年廣播金曲獎。

基本信息

歌曲背景

工人合唱克拉瑪依之歌工人合唱克拉瑪依之歌
新中國誕生以後的五十年代初期,百廢待興。改變中國一窮二白的面貌,建設起一個富強繁榮的國家,是放在中國人民面前的頭等大事。當時的中國還戴著貧油、落後的帽子,不少外國專家斷言在中國找不到石油。我國著名科學家李四光帶著地質隊伍到處勘察,1956年,好訊息傳來了:在我國新疆克拉瑪依發現了大油田!著名音樂人、詞曲作家呂遠,那時正值年輕熱情的年華,看到克拉瑪依發現大油田的訊息,興奮不已,上級又下達了任務,要求配合形勢加以宣傳。呂遠想為克拉瑪依寫一首歌,但他不知道這是個什麼樣的地方,趴在地圖上找了半天,地圖上也沒有這個地名,他不停地哼著“克拉瑪依,克拉瑪依”。呂遠覺得腹稿成熟了,他彈著吉他,輕輕哼唱,《克拉瑪依之歌》一氣呵成。清風吹送,鏇律繞樑,呂遠舒了一口氣,經過難產的作品終於完成,但他當時並沒有想到這首歌會有多大的影響。

歌曲信息

呂文科呂文科
作詞/作曲:呂遠
年代:1957年
原唱:呂文科

歌詞

呂遠呂遠
當年我趕著馬群尋找草地
到這裡來駐馬我望過你
茫茫的戈壁像無邊的火海
我趕緊轉過臉 向別處走去
啊克拉瑪依 我不願意走進你
你沒有草沒有水連鳥兒也不飛
啊克拉瑪依 我不願意走進你
你沒有歌聲沒有鮮花沒有人跡
啊克拉瑪依 你這荒涼的土地
我轉過臉向別處去
啊克拉瑪依 我離開了你

今年我又趕著馬群經過這裡
遍野是綠樹高樓紅旗
密密的油井和無邊的工地
我趕緊催著馬
向克拉瑪依跑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