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勤郡王

克勤郡王

克勤郡王為清朝八大鐵帽子王之一,其祖先在清朝開國以及入關統一時期立下汗馬功勞而受封,因為他們功勳卓絕,所以獲得世襲罔替的永久封爵。

基本信息

由來

崇德元年(1636年),代善長子岳托被清太宗皇太極封為成親王。次年,被降爵。死後,追封克勤郡王。其子羅洛渾改為衍僖郡王、其孫羅科鐸改為平郡王。乾隆時改回克勤郡王,得到世襲罔替郡王的許可,是清朝八大鐵帽子王之一。一共傳了十三代十七人,一位成親王、一位衍僖郡王、六位平郡王、九位克勤郡王。

首位克勤君王

岳托岳托
岳托(1599-1639),禮烈親王代善長子,母嫡福晉李佳氏達諸祜巴宴之女,鑲紅旗人。

岳托很早就投身戎馬,由於作戰勇猛,又有智謀,於是被授予台吉,繼而被封為貝勒。最後因軍功被封為親王,主管兵部。做為代善的長子,岳托不光繼承了父親的智勇,同時也為本族繁榮做出了貢獻。

天命六年1621,努爾哈赤率軍攻打奉集堡,將要班師的時候,突然接到諜報,附近發現了明軍數百人。岳托於是偕同台吉德格類向明軍發動突襲,擊敗了明軍。之後努爾哈赤攻克瀋陽,明朝總兵李秉誠引兵撤退,清軍奮起直追至白塔鋪。岳托問訊後趕至白塔鋪,狂追明軍四十里,殲滅明軍三千餘人。

不久以後,喀爾喀扎魯特貝勒昂安把清軍使者捉住並送往葉赫,結果使者被殺。於是在天命八年1623,岳托同台吉阿巴泰出兵討伐昂安,斬殺昂安及其子。昂安貝勒被岳托一擊殺之,死無全屍。

天命十一年1626八月,太祖努爾哈赤病逝,後金面臨了誰繼承汗位的問題。當時四大貝勒全都手握重兵,勢均力敵。一有不慎可能會毀掉後金的百年基業,岳托從大局著想,與三弟薩哈璘一起勸說父親支持四貝勒皇太極即位,迅速解決了當時的權力接續問題。所以在太宗時期,代善父子一直深受信任,即使有所錯誤,兩人所掌的兩紅旗也沒有被奪去或削弱,恩寵日隆。

同年十月,跟隨父親代善攻打扎魯特,斬殺其部長鄂爾齋圖,俘虜了他的部眾,於是因軍功封為貝勒。

朝鮮戰事

天聰元年1627,偕同貝勒阿敏、濟爾哈朗討伐朝鮮。後金軍跨過鴨綠江後,連續攻克義州、定州、漢山三城。之後渡過嘉山江,攻克安州,駐紮在平壤,平壤守將棄城逃走。後金長驅直入,進至中和,逼迫朝鮮國王李倧投降。在經過日本大軍的蹂躪後,朝鮮軍毫無抵抗力,後金軍所向披靡。在後金軍進駐黃州後,朝鮮遣使求和,岳托與眾貝勒準備議和。這時阿敏提出異議,他想直接攻進王京,岳托與濟爾哈朗密議駐兵平山,再派使去見李倧。李倧願想後金歲貢財物,岳托認為:“我軍已與朝鮮結盟,有統重兵在手後方空虛,可能會被明軍和蒙古偷襲,應該立刻班師。”於是同朝鮮結盟,事後告知阿敏。阿敏以未參加結盟,於是縱兵大掠。岳托說:“既已結盟再縱兵大掠,不是仁義的舉動。”勸服了阿敏。阿敏無奈只能與李倧弟李覺解盟,之後還師,結束了朝鮮戰事。

攻打明朝

皇太極皇太極
回師後岳托又跟從太宗皇太極伐明,由於大明名將袁崇煥的有力防守,清軍一籌莫展,損失慘重。但岳托在戰鬥中,不光擊敗了路遇的明軍,在圍攻寧遠時擊敗明軍挖壕士兵千餘,復敗明兵於牛莊。

天聰二年1628,岳托同阿巴泰侵犯明邊境,毀錦州、杏山、高橋三城。又燒毀自十三站以東堠二十一座,殺守兵三十餘人。班師,太宗皇太極親自出迎,賞賜良馬一匹。

天聰三年1629,岳托進犯明錦州、寧遠,焚毀明軍積聚的糧草。十月太宗親自攻打明朝,岳托與濟爾哈朗率右翼軍夜攻大安口,毀水門而入,擊敗馬蘭營援兵於城下。次日,岳托見明兵紮營于山上,分兵讓濟爾哈朗偷襲,自己駐紮山下等待時機。這時,明軍自遵化來支援,回顧濟爾哈朗說:“我一定會打敗他們的。”之後五戰皆勝。十一月,岳托率右翼軍與阿巴泰所率的左翼軍匯合於河北遵化,他們首先攻打順義縣,不久擊破明總兵滿桂等人。進逼明都北京,復跟隨父親代善擊敗明朝援兵。十二月,偕同貝勒薩哈璘圍困永平,攻克香河。岳托在進攻明朝時進退自如,多次立下戰功,在愛新覺羅的第三代中脫穎而出,成為其中的佼佼者。

天聰四年1630,岳托同貝勒豪格回守瀋陽。

天聰五年1631三月,皇太極詔詢諸貝勒:“國人怨斷獄不公,何以弭之?”岳托奏:“刑罰舛謬,實在臣等。請上擢直臣,近忠良,絕讒佞,行黜陟之典,使諸臣知激勸。”岳托應對自如,在太宗心中留下了極佳的印象。這年六月後金初設六部,岳托奉命掌管兵部。七月,太宗攻打大凌河,岳托偕同貝勒阿濟格率兵二萬從義州進軍,與大軍會師。固山額真葉臣包圍了城西南,岳托為他接應。明總兵祖大壽見大勢以去,遂向後金請降,以子祖可法為質。祖可法進入清軍營地後,準備拜見諸貝勒,岳托說:“作戰時則是仇敵,議和了就是弟兄了,為何要拜呢?”岳托問為何要死守空城,對答說:“怕城破後受到清軍的屠戮!”岳托巧妙的回答的這個問題,說是力圖瓦解明軍的戰鬥力和抵抗,爭取漢人的歸順。於是放歸祖可法,當他離去時,眾人都起身相送。三日之後,祖大壽投降。

天聰六年1632正月,岳托上奏皇太極:“前幾年攻克遼東、廣寧等城時,漢人拒絕投降的人都被殺,之後又屠殺灤州、永平的漢人,所以漢人很恐懼是,歸順的人也就很少。如今,我們攻下了大凌河,正好藉此機會讓天下的漢人都知道我們不是一味用武力征服和屠殺,也是會善待和安撫歸順了的人民的。臣以為這樣的懷柔政策,前來歸順的漢人必會大大增加。首先應當保全來歸者的室家,不能隨意將他們罰做奴隸,然後官府發放錢糧賑濟他們,讓他們安居樂業。倘如上天眷顧我們後金,讓我們後金占有漢人的土地,仍還其家產,他們一定會心悅誠服的接受我們的統治。應該命令諸貝勒出莊院一座,每牛錄取漢男婦二人、牛一頭,編為屯,人給二屯。出牛口之家,各牛錄仍以官價補償。而大明的諸將士遠離故鄉,成年累月戍守邊關,害怕我們的誅戮。而今他們聽說我們善待他們,就可能會來歸順我們。我們應善待降兵,不要讓他們流離失所,那么人心依附,統一大業就可完成了。”皇太極對岳托的上奏非常滿意。對於岳托的政治眼光在這件事中得到充分的表現,而這一政策也成為大清將來的國策,岳托對於大清的建立立下了大功,理應成為鐵帽子王。

五月,岳托同濟爾哈朗等攻打察哈爾部,行至歸化城,俘獲以千計。又偕同貝勒德格類開拓疆域,自耀州至蓋州南。

天聰七年1633八月,岳托又同德格類等攻打旅順口,攻克後留兵駐守。班師凱旋迴朝,太宗皇太極親上郊外犒勞,並以金杯酌酒賜給他。

天聰八年1634,太宗皇太極閱兵於瀋陽,岳托率領滿洲八旗、蒙古二旗兵、舊漢軍一旗,列陣二十里許,軍容整肅,旌旗鮮明。皇太極十分高興並嘉許岳托,對岳托在兵部的工作也很滿意。五月,岳托隨從皇太極出征察哈爾,中途瘓病,只能先行返還。

天聰九年1635,岳托隨軍攻打明朝山西,又因有病留在歸化城。這期間蒙古土默特部告,博碩克圖汗之子俄木布遣人同阿嚕喀爾喀及明朝使者到來,準備進攻後金。岳托於是派遣伏兵邀擊明使,擒住明軍使者,令土默特部捕殺阿嚕喀爾喀的部下。岳托選出部分土默特青年壯丁,編成隊伍,立下條約,安定了一向不平靜的河套蒙古各部。岳托帶病這身依舊為大清勞心勞力,立下了平定河套蒙古各部的大功。之後與諸貝勒會師,一同返還。

權力鬥爭

崇德元年1636,皇太極稱帝,改國號為清。四月,封岳托為成親王。但不久之後,岳托因被指控包庇莽古爾泰、碩托,以及離間濟爾哈朗、豪格,於是眾貝勒、親王議定岳托為死罪。但是皇太極寬恕了岳托,只是降為貝勒,罷免了他兵部的職務。沒過多久,又重新起用,掌管兵部事務。這次的事件,是權利鬥爭的產物,岳托同他父親代善一樣,因功權過大造嫉,而皇太極也藉此削弱他們的實力及離間與他人的關係,一拉一打,將代善父子牢牢控制。

崇德二年1637八月,皇太極命令左右兩翼八旗軍比較射箭,岳托表示不能執弓,太宗再三勸說,岳托才不情願的拉弓,但弓墮地多達五次,於是將弓擲出很遠。他的舉動令眾人吃驚不小,諸王貝勒紛紛指責岳托驕慢,應當處死,太宗再次寬恕了岳托,降為貝子,罰銀五千兩。

薨于軍中

崇德三年1638,皇太極又恢復岳托的貝勒地位。秋天,岳托隨皇太極出征喀爾喀,可是才至博碩堆,就知扎薩克圖汗已逃走,於是無功而返。八月,伐明,授予岳托揚武大將軍,貝勒杜度為副,統帥右翼軍;統左翼軍的是睿親王多爾袞。軍隊進至牆子嶺,明兵已經退入堡,在城外布置了三座營寨作為外線的防線。岳托率軍攻克了外圍三寨。但是城堡堅固不易攻打,岳托採用俘兵的建議,分兵正面佯攻,牽制明師,同時從牆子嶺東西兩邊小道進行猛攻,連克烽火台十一座。於是左右兩翼軍深入關內,進行了長達五個月的掠奪。清軍共攻下六十餘座城,掠奪了無數人口、財物和牲畜。進抵山東,攻下濟南。岳托於濟南駐紮時染上天花,薨于軍中。岳托在戰鬥中極力使用漢軍投降將士,這在當時尚屬少見。

崇德四年1639,多爾袞率領滿載而歸的遠征軍回到盛京,在匯報戰績時,沒有岳托的名字。太宗驚問為何,才知早在濟南去世,悲痛萬分,輟朝三天,以示哀悼。命令別告知禮親王。等到岳托靈柩運回,親至盛京城外的沙嶺遙奠;還宮後,再次輟朝三日。詔封岳托為克勤郡王,賜駱駝五匹、馬二匹、白銀萬兩。死了多時才的得知死訊,未免令人不解,不過死後哀榮也算對的起這位戰功赫赫,有勇有謀的貝勒了。

康熙二十七年1688,清廷為岳托立碑紀功。乾隆四十三年1778,岳托配享太廟,入賢王祠。

世系

多羅克勤郡王(承序:岳託、羅洛宏、羅科鐸、納爾圖、納爾福、納爾蘇、福彭、慶寧、慶恆、雅朗阿、恆謹、恆元、尚格、承碩、慶惠、晉祺、崧傑、宴森,歷十三代十八王)
岳托岳托

成親王(克勤郡王)岳托,和碩禮烈親王代善長子。

衍僖介郡王羅洛渾,岳托長子,1639年襲爵。

平比郡王羅科鐸,羅洛渾之子,1648年襲爵。順治八年,改封號為平郡王。

已革平郡王訥爾圖,1683襲爵,1687削爵。

平悼郡王訥爾福,羅科鐸之子,納爾圖之弟,納爾圖削爵後襲平郡王。

已革平郡王訥爾蘇,納爾福之子,1701年襲平郡王,1726年削爵。

平敏郡王福彭,納爾蘇之子,納爾蘇削爵後襲平郡王。

平僖郡王慶明,福彭之子,1726年襲平郡王。

克勤良郡王慶恆,納爾蘇之孫,1750年襲平郡王,乾隆四十三年,復號克勤郡王。

克勤莊郡王雅朗阿,納爾圖之孫,納清額之子,1780年襲克勤郡王。

已革克勤郡王恆謹,雅朗阿之子,1795年襲克勤郡王,1799削爵。

克勤簡郡王尚格,雅朗阿之孫,恆元之子,恆謹削爵後襲克勤郡王,1833年削爵。

克勤恪郡王承碩,尚格之子,1833年襲克勤郡王。

克勤敏郡王慶惠,承碩之子,1842年襲克勤郡王。

克勤誠郡王晉祺,慶惠之子,1861年襲克勤郡王。

克勤順郡王崧傑,晉祺之子,1900年襲克勤郡王。

克勤郡王晏森,崧傑之子,1910年襲克勤郡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