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黃先生

“五黃先生”,為首是三兄弟黃體芳、黃體立、黃體正(副榜),繼之的是黃體芳之子黃紹箕、黃體立之子黃紹第。

五黃先生

瑞安“五黃先生”指的是清朝時,瑞安市區小沙巷,一黃姓人家,上下兩代連續出了五個進士,鄉里共譽為“五黃先生”,為首是三兄弟黃體芳、黃體立、黃體正(副榜),繼之的是黃體芳之子黃紹箕、黃體立之子黃紹第
中了進士不算,這“五黃先生”在晚清的官場上還很能叱詫。
三兄弟中的黃體芳,考中會元,官至兵部左侍郎,屬於正三品官員,在朝廷上正直敢言,竟接連彈劾戶部尚書、工部尚書、使俄大臣、使美大臣,甚至指摘李鴻章練兵二十餘年,沒有半點功勞,與當時名臣張之洞寶廷、張愛鈴的祖父張佩綸合稱“翰林四諫”,他還和陳寶琛等在集會中約定清議朝政,被合稱“前清流”。清流,在濁世,多么環保的一個詞啊。
黃體芳還籌建了清代四大書院、江蘇省最高學府的南菁書院,後來陸定一黃炎培就是從南菁出來的。退休後,他身退心不退,面對列強瓜分中國,十分憤慨憂慮,寫詩痛問“榻畔他人鼾我室,域中今日算誰家”?這兩句對仗嚴整,正義凜然,比現在那些沒半點藝術性、內容歌功頌德的老幹部體詩詞強多了。
黃紹箕繼承乃父風骨進入翰林,成為張之洞學生兼侄女婿,官至湖北提學使,相當於現在的省教育廳長,面對腐敗政局同樣正直敢言,由於與文廷式、末代狀元張謇、翰林堂弟黃紹第等大都是光緒帝師翁同龢的門生,被合稱“後清流”。1895年,黃紹箕陪同康有為到上海,召集了黃遵憲、張謇等人成立上海“強學會”,支持維新變法,不但自己參加,連他的父親黃體芳、堂弟黃紹第也一併參加。1898年,著名的“戊戌變法”失敗,先一步得悉的他急忙通知康有為,囑咐他走山東水路到日本避難,使得康免遭陰狠慈禧的毒手,據說同時,黃紹箕還通過“東甌三傑”中的宋恕孫鏘鳴女婿)、陳黻宸馮友蘭老師)等人,泄密浙江巡撫要逮捕章太炎,促使他逃亡日本,等於是該兩人的半個救命恩人。
還可一說的是黃紹第,任鄉試副主考時,錄取了不少名士,如“明末四公子”之一冒辟疆的後人冒廣生,入了黃紹第師門的冒廣生後來還入了他的家門,做了他的女婿。黃紹第之子後來也進了士入了翰林,等於一門三代翰林六進士,而黃家到了當代,正是在黃紹第的孫輩手裡名人層出——
黃紹第長孫黃宗江,著名劇作家兼影劇藝術家,代表作《柳堡的故事》《農奴》,散文家黃裳的筆名來歷就是後者原為黃宗江起的藝名。三孫黃宗洛,影視戲三棲表演藝術家,一生演了近百個配角,自稱“百醜圖”,人稱“龍套大師”。
二孫女黃宗英,美女也,原是著名電影明星,主演了《家》《麗人行》《烏鴉與麻雀》《一盤沒有下完的棋》等,後轉型為作家,出版了《大雁情》報告文學集;原是著名表演藝術家趙丹的夫人,後再嫁為翻譯家馮亦代的夫人,展開一段黃昏之戀,兩人的情書結集為《純愛》出版,那往來的稱呼,一口一個“親愛的哥”“小妹”,肉麻得厲害。
2001年9月,魯迅之子周海嬰首次出版了他的回憶錄《魯迅與我七十年》,爆出一段大公案,令文化人徹底看清開國領袖毛澤東的真面目。“反右”節骨眼時候,看不慣政治現實,翻譯家羅稷南斗膽詰問毛澤東:“如果魯迅今天還活著,他會怎樣?”毛澤東遲頓片刻答覆“他要么被關在牢里繼續寫他的,要么一句話也不說”。這段關鍵到毛澤東專制、獨裁性格的對話,由於周海嬰是聽人轉述的,缺乏可信度而受到質疑。這時,黃宗英站了出來,在《南方周末》上撰文配照證實,當年她正好在場,親耳聽到這個暴政頭子的確這么說。
還有黃宗漢,為搶救文化遺產經常奔走化緣,自號“京都文丐”,後任中國電視國際合作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籌建了電視連續劇《紅樓夢》里的“大觀園”,古稀之年竟還去考取了博士,不因經商丟失治學家傳的精神,翹指。
2004年2月,黃氏兄妹們螢屏相聚,黃宗江、黃宗漢、黃宗洛、黃宗英齊齊出演電視連續劇“京城文化三部曲”之《大柵欄》,京城一時傳為佳話。如果再加上最後一位,一向埋頭做學問的北京圖書館副館長黃宗淮,這兄妹五人儼然是新“五黃先生”。

相關條目

2,2-二甲基己烷
巨野縣柳林鎮
瑞鳳號(Zuiho)航空母艦
赤城號(Akagi)航空母艦
2,3-二甲苯酚
2,4-二甲苯酚
三點阿波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