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伊斯物質

克蘇魯體系的諸神舊支配者(Great Old One)格拉基(Glaaki)舊支配者之一,棲息於英國布里徹斯特附近塞文河谷(Severn River Valley)的某個湖泊里。格拉基的形態很獨特,外形為一巨大的蛞蝓狀生物,全身上下都覆蓋著金屬質的尖刺。

詞語注音

克蘇魯體系的諸神 舊支配者(Great Old One) 22007-07-03 10:55格拉基(Glaaki)
舊支配者之一,棲息於英國布里徹斯特附近塞文河谷(Severn River Valley)的某個湖泊里,但同時世界其他湖泊也有報告發現格拉基的存在,究竟哪一個是本體就不清楚了。格拉基的形態很獨特,外形為一巨大的蛞蝓狀生物,全身上下都覆蓋著金屬質的尖刺。這些尖刺看似無機物,其實是具有有機結構,能夠生長的。格拉基還在自己身體的頂端長出一對帶有眼球的觸角,使得他能夠從水中窺視水面。據說格拉基是被囚禁在一枚隕石中降臨地球的,但隕石墮落時他自由了,隕石在地上砸出了一個湖泊,格拉基也就棲身在這個湖泊里。類似伊戈羅納克,格拉基也是古老的生物,具有相當智慧,有一個秘密教派崇拜他。格拉基役使信徒的方式是將他身上的尖刺刺入犧牲者身體,注入特殊的液體,使犧牲者成為一具不死的奴隸,如果在液體注入之前刺被弄斷的話,犧牲者會死去,但不會變為其奴隸。注入的液體在信徒體內生長,從而控制這具活屍。很多欣求不死者主動侍奉格拉基,卻沒有想到自己會變為活屍;經歷一段時間後不死奴隸的身體會對陽光開始敏感並開始受到損害,格拉基的崇拜者將這種現象稱為“綠色腐爛”。

人物介紹

洛依高爾和扎爾(Lloigor & Zhar)
克蘇魯神話中的一對雙子舊支配者,孿生兄弟,注意這裡的“洛依高爾”是神名,不要與同名異形種族相混淆。他們的稱號為“猥褻之雙子”,兩者形態也十分類似,都是生著無數觸手的巨大肉塊,唯一的區別是洛依高爾生有一對翅膀,而扎爾沒有,另外,他們之間有某種物質上的聯繫——有人認為是一對延長的觸手,將洛伊高爾的扎爾連為一體。他們來自大角星,目前居住在被埋葬的古城阿勞扎,位於緬甸的宋高原,受到可怕的異形種族——喬喬人的崇拜。他們的信徒組織是喬喬人的星階兄弟會,他們與兄弟會信徒之間心靈感應,催促信徒奉獻祭品。按照德雷斯的標準,他們同屬於風屬性,能夠颳起不詳的大風,以此誘捕不幸者作為食物。只要大角星出現在天空,洛依高爾和扎爾就能在信徒面前顯現他們的形狀。
阿弗姆·扎(Aphoom-Zhah)
又一位克蘇魯神話中罕見的火屬性舊支配者,也是克蘇嘎的後裔。他的稱號是極圈之主,因為與伊塔卡類似,他的活動範圍也被限制在極圈以內;在史前終北大陸經歷最後一次冰期時,阿弗姆·扎常常降臨那裡。雖然是火屬性的舊支配者,他的性質卻與通常的火焰截然不同——他是一團巨大的、冰冷的、灰色的火焰,不會焚燒物體,反而是把接觸他的物體凍住。他的出身地正是克蘇嘎的囚禁地——北落師門星,在降臨地球之前他曾短暫造訪了海王星,隨後就棲息於位於北極附近的雅拉克山(Mount Yarak)上。當舊神一族將其封印於極圈之內時,他極度憤怒,凍結了他周圍的所有土地,並最終使冰期征服了整個終北大陸,導致了終北文明的滅絕。阿弗姆·扎的後代有蟹形神蘭·泰格斯(Rhan-Tegoth)、冰原生物諾普-凱(Gnoph-Keh)和終北大陸最初的居民——沃米人(Voormi)。雖然沒有人類崇拜他,但在諾普-凱和殘存的沃米人中,他是至高無上的尊神。
阿特拉克·那卡(Atlach-Nacha)
由克拉克·A·史密斯創造的蜘蛛形舊支配者,與蛙形神扎特瓜有著密切的聯繫,有時共享人類的祭祀,而且傳說它和扎特瓜是一同從土星降臨地球的。阿特拉克·那卡的形態是一隻巨大的蜘蛛,卻生有一張與人類極其類似的面孔。與克拉克體系的幾位神類似,它也棲息於終北大陸沃米阿德雷斯山脈的底部,始終在不斷編織一張巨大的網,在清醒的人世與夢地(Dreamland,人類做夢時可能進入的異空間,也能從某些現實存在的隱秘入口強行進入,但那樣一旦遭受危險,就會直接死亡,而且克蘇魯神話中的夢地基本上是一塊兇險之地)之間的大裂縫上架起一座橋。很多人相信一旦阿特拉克·那卡將網織好,這座橋就會完成,而這座橋一完成,世界末日便會到來——因為這座網橋構成了一個人間與夢地永久性的接合點,從這裡夢地的所有怪物能夠自由地侵入人間,從而造成人類的危機。由於阿特拉克·那卡的形象,它常常被視為所有蜘蛛的統治者,也是雷恩高原巨蜘蛛的前輩和管理者。有趣的是它的性別一直存在爭議:在克拉克·史密斯的原著中它是雄性,但在後來的創作者筆下,卻經常被描述為雌性神——這大概是由蜘蛛的特性造成的
日利姆·夏伊科斯(Rlim Shaikorth)
克拉克·A·史密斯極圈神話體系中的另一位舊支配者,稱號為“白色蠕蟲”。它的形態正如其稱號所描述的,外形類似一條巨大的、渾身發白的蠕蟲,擁有多孔的胃;它的眼球似乎是由一些不斷滴落的小血珠組合而成。日利姆·夏伊科斯是極圈克蘇魯神話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平時藏身於一塊巨大浮動冰山伊基爾斯(Yikilth)內部,在這座冰山(或者說是冰島)上有一座龐大的、完全由冰塊構成的堡壘,也就是白色蠕蟲的居所。日利姆·夏伊科斯就操縱並藉助這塊大冰山巡遊四海,不時將遭遇它的海船給撞沉;當這塊冰山接近有人居住的陸地或島嶼時,就會給這些地方帶來足以致命的嚴寒——被白色蠕蟲帶來的極寒所凍結的生物會全身僵硬,變成如同冰塊一般的死白色,而且會始終保持不自然的冰冷;即使把這些凍硬的犧牲者扔進普通的火堆中,他們也無法融化或變暖。
艾霍特(Eihort)
與格拉基有一定聯繫,被稱作“迷宮之神”的舊支配者。它的棲息地和格拉基距離很近,也在英格蘭的塞文河谷,只不過格拉基潛藏於湖底,艾霍特則占據了塞文河谷地下深處的網狀隧道。艾霍特的外形是一隻圓鼓鼓的、近似卵形的巨體,架在無數隻沒有肉體的腿上;在它的卵形膠狀身體上不斷浮現出眼睛來。當有人在塞文河谷地下如同迷宮一般的隧道中迷失方向而遭遇艾霍特時,艾霍特會提出與此人簽訂所謂的“契約”,如果此人拒絕,艾霍特會毫不留情地將此人擊打至死;如果此人接受“契約”的話,艾霍特就會將自己未成熟的胚胎注入犧牲者體內,在宿主體內自然成長,最後反過來殺死宿主。根據《格拉基啟示錄》的資料,一旦艾霍特的胚胎殺死宿主後,就能夠在光線之下不受損害地獨立生存。
依格(YIG
在克蘇魯神話中地位較為次要的舊支配者,在美洲廣為流傳、被北美和中美原住民稱作“眾蛇之父”和“壞藥”的蛇之祖神,形象為一渾身長滿鱗片、生有蝙蝠翅膀的半蛇半人,也有一種說法說是一條碩大無朋的蛇王。根據克蘇魯神話的描述,古老的依格正是中美羽蛇神克查爾科亞特爾的原型,這樣就構成了虛構的克蘇魯神話與真實世界的又一聯結點(其他的包括大袞、伊塔卡等),甚至還有某些作者把依格當作埃及邪神塞特的父親。在美洲原住民的傳說中,依格喜怒無常,雖然很容易安撫從而使之平靜下來,但也非常容易突然就變得憤怒。當他憤怒時,常常派遣他的蛇形下仆——“依格之子”,去殺死他的敵人或將其變為非人的怪物。
昌格納·方庚(Chaugnar Faugn)
由小說家弗蘭克·貝克納普·朗(Frank Belknap Long)創造的一位舊支配者,別號為“象之神”、“高山上的恐怖”;在洛夫克拉夫特的《博物館之恐怖》里,明確提到“……不定形的扎特瓜、多觸手的克蘇魯、長鼻的昌格納·方庚,以及那些禁書——比如《死靈書》、《艾本之書》、雲茲特的《無名祭祀書》——中謠傳的瀆神之物……”,但是這裡的“長鼻”是否就是大象的形態,則無法弄清。在其他描述中,昌格納·方庚形象醜惡,將章魚、大象和人類最糟糕的特點結合了起來,當他感到飢餓時,會以與他巨大的身軀不相稱的速度移動,並且用他類似七鰓鰻結構的“象鼻”吸取其他生物的血液。傳說他從另一空間降臨地球時地球上只有簡單的古兩棲動物,於是他就以這些生物為原型,創造出僕從種族——米里·尼格利(Miri Nigri),這些生物後來與原始人類交配,產生了一類雜合體,這些雜合體逐漸進化,最終成為可怕的種族——喬喬人。所以說,追溯喬喬人的歷史,他們的創造者正是象神昌格納·方庚。
努格和耶布(Nug & Yeb)
克蘇魯神話中除了洛依高爾和扎爾之外的又一對雙子舊支配者,而且努格和耶布都是外來神舒卜·尼古拉斯和約格·索托斯的直系子孫,被稱作“褻瀆之雙子”。與前一對不同,這兩位神各有分工:努格是異形種族——食屍鬼(Ghoul,不是中東傳說中的食屍鬼)所崇拜的族神;而耶布是崇拜外來神阿伯霍斯的異形信徒之首領。由於是舒卜·尼古拉斯的直系子孫,他們的外形與舒卜·尼古拉斯極為相近。有人考證說這兩個名字脫胎於埃及城邦赫利奧波利斯(希臘名)九榮神中的兄妹神格卜(Geb)和努特(Nut)。深紅沙漠中的千柱之都埃雷姆傳說就是努格和耶布的崇拜中心。
伯克魯格(Bokrug)
舊支配者之一,形狀如同一隻巨大的綠色鬣蜥,雖然地位次要,卻也是由洛氏親自創造的角色。他是一支類兩棲動物的異形種族圖姆哈(Thuum'ha)的族神,沉睡於與圖姆哈人居住地依布(Ib)和薩納斯城接壤的湖底冷水之下,當薩納斯的人類殘忍屠殺依布的兩棲人並拋棄它們的神像之後,伯克魯格開始甦醒,在那之後的每一年,湖上都會泛起奇特的波紋,最終等到薩納斯城的第一千零一個“依布毀滅節”時,伯克魯格完全覺醒並摧毀了整個薩納斯城,並且連遺蹟也沒有留下。此後,圖姆哈族重新占據了依布。
修德·梅爾(Shudde M'ell)
修德·梅爾是克蘇魯神話中克托尼亞(Chthonian)一族的至高大首領,因此也算得上是一位舊支配者。在克托尼亞一族中,修德·梅爾的體形最為巨大,性格也最為邪惡;它全身灰色,足足有一英里長,從口中不斷發出難以形容的某種歌聲,同時流出怪異的酸性液體。它當然具備普通克托尼亞生物的特性——鑽地,而且它在地底深處挖掘前進的速度達到了一個相當驚人、幾乎難以置信的程度。它似乎帶著一種暴怒衝擊並融化堅硬的玄武岩層,玄武岩在它面前就像豆腐一樣柔軟。某些傳說聲稱它本來和其他舊支配者類似,是被封印在某地深處,但不知為什麼它現在自由了,帶領著它的克托尼亞下眾瘋狂徘徊於地球的深處。
巴薩坦(Basatan)
地位較為次要的一位舊支配者,古老的海洋之神,別名為“蟹之主”,但是關於它的資料非常稀少。從其稱號來看,它的外形可能非常接近一隻巨大的蟹狀生物——比起另一位有著蟹類特徵的舊支配者——蘭·泰格斯,巴薩坦離巨蟹的形象更為接近。傳說它的主要超自然能力來自一枚神秘的圓環,但這枚圓環究竟包含怎樣的魔力就不得而知了。雖然缺乏根據,但有人認為巴薩坦與星空中的巨蟹座有密不可分的聯繫。
尼約格達(Nyogtha)
被稱作“暗之住民”,由小說家亨利·卡特納(Henry Kuttner)創造的一位舊支配者,表現為一團不成形態的黑暗物質,能通過一些秘密洞穴和裂縫召喚至地表。傳說有一些巫師曾經在敘利亞和雷恩高原的黑塔之下看到過他;他曾經通過中亞某地的塔昂洞窟(Thang Grotto)出現在地面,給蒙古大汗的軍團駐地帶來了極大的恐懼和破壞。一旦尼約格達出現在地表,只有通過某些特定的聖物、儀式或咒語才能將其驅逐回地底不見天日的秘密藏身地。
舊神(Elder Gods)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