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祿鎮[姚安縣]

光祿鎮[姚安縣]

光祿鎮,位於姚安縣城北部,東經101°34´,北緯25°45´,東鄰前場鎮,西倚左門鄉,南壤棟川鎮,北接大姚縣,國土面積136.64平方公里,地勢平坦,交通便利。光祿鎮坐落於群山環抱的盆地之中,西南多山,地勢較高,東北有平川田疇,地勢平坦,屬平壩區,鎮政府駐地海拔1861米,氣候溫和,年平均氣溫18.57C,,年均降雨量770毫米,無霜期232天,土壤肥沃,是一個典型的農業鎮。光祿鎮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旅遊資源豐富,田園風光秀麗,交通區位優勢明顯,具有發展特色旅遊業的資源優勢。

基本信息

簡介

南永路貫穿南北南永路貫穿南北

光祿鎮位於姚安縣城北部,東經101°34´,北緯25°45´,東鄰前場鎮,西倚左門鄉,南壤棟川鎮,北接大姚縣,國土面積136.64平方公里,地勢平坦,交通便利。光祿鎮坐落於群山環抱的盆地之中,省道南(南華)永(永仁)公路縱貫其中,姚左公路橫穿集鎮而過,蜻蛉河“玉帶”纏腰。西南多山,地勢較高,東北有平川田疇,地勢平坦,屬平壩區,鎮政府駐地海拔1861米,氣候溫和,年平均氣溫18.57C,,年均降雨量770毫米,無霜期232天,土壤肥沃,是一個典型的農業鎮。

2008年,光祿鎮轄光祿、舊城、福光、江尾、班劉、小邑、後營、吳海、新莊、梯子、草海11個村民委員會,65個自然村,161個村民小組,有農戶8412戶,總人口33008人。

光祿鎮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旅遊資源豐富,田園風光秀麗,交通區位優勢明顯,具有發展特色旅遊業的資源優勢。2004年10月18日被省人民政府公布為“雲南省歷史文化名鎮”,這是光祿鎮經濟社會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旅程碑,將極大地提高古鎮的知名度,為各項開發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省政府兩次召開了特色旅遊小鎮發展會議,光祿旅遊小鎮被省政府確定為重點開發建設型旅遊小鎮。

歷史

高雪君祠 高雪君祠

光祿鎮歷史悠久,西漢時(公元前108年)設弄棟縣,城址在光祿舊城村,唐代設都督府於姚安,轄今雲南全境,四川西南部,黔西部分地區,宋代歸大理國,實為高氏土司家族執掌天下,曾有“九爽七公八宰相,三王一帝五封侯”之稱,是高氏土司家族的鼎盛時期,元代置姚安路於光祿(今光祿糧所,屬州級文物),明清改稱姚州府、姚州。光祿鎮歷史上曾是全省、全州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是著名的西南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是中原進入滇池和洱海的咽喉要道,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歷代王朝均在此設路、府、州、縣,並選派名流之士鎮守其邦。

始建於唐朝天佑年間的活佛寺,至今已有一千多年歷史,建築莊嚴宏偉,保存完好,屬國家級文物,元代建築姚安路軍民總管府主體建築尚存,屬省級文物,清代建築文昌宮工藝精湛,飛來石新奇神秘,民國時期建築高氏土衙中西合壁,建築形式獨特,見證了上世紀國中國被西方列強侵略凌辱的歷史,清代土官、思想家、文學家高奣映銅像微妙微肖,屬國家級二級文物。北塔街舊民居整體建築布局獨特,呈“坤”字形結構,結構十分完整,建築型式十分罕見,光祿古鎮歷史上山川明秀,名勝古蹟眾多,現保存有眾多高品質的旅遊資源,開發前景較好。

資源環境

全鎮國土面積136.64平方公里,耕地總23701.22畝,其中水田21278.56畝,旱地3820.44畝,人均耕地0.76畝,主要種植糧食、烤菸、蠶桑等作物;擁有林地74588.67畝,其中經濟林果地17241.2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56畝,主要種植梨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879畝。

民族文化

文體活動 文體活動

光祿鎮文化底蘊深厚,素有“花燈之鄉”、“梅葛故地”、“文化名邦”的美稱。高奣映是中國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學識淵博, 一生著書八十餘種之多,是與顧炎武、王曦之等齊名的思想家,趙子驤文武才智雙全,趙鶴清書畫藝術精湛,馬駟良書、畫、音樂技藝令人嘆服。小邑花燈藝術韻味十足,傳統龍華盛會影響深遠,彝族左腳舞、梅葛民族特色濃

光祿鎮山清水秀,天藍地綠,春季的油菜花、蠶豆花,夏秋季節的荷花、稻花香,好一幅田園風光,活佛寺周圍名木眾多,光祿山生態植被良好。

光祿鎮旅遊景區位丁二昆明——大理黃金旅遊熱線上,距楚大公路僅40分鐘車程,同時,叉處於楚雄旅遊循環圈中部,距楚雄僅60分鐘車程,安楚一級公路、南永二級公路的開通,通達條件大為改善,主要客源地昆明、攀枝花3小時即可到達,交通區位優勢明顯。

農村經濟

2008年全鎮共種植水稻18115畝, 糧食總產量達1569.8萬公斤,通過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全鎮糧經比例達60:40;烤菸生產水平顯著提高,支柱地位得到鞏固。通過加大科技興煙力度,狠抓育苗、移栽、管理、烘烤、交售各個環節,使烤菸生產從數量效益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按照穩步擴大桑園面積、推廣栽桑養蠶新技術、提高單產、增加總產、增加效益的工作思路,加大科技措施推廣力度,全鎮桑園面積、蠶繭產量、均價大幅度提高,蠶桑支柱產業地位得到確立。到2008年底,全鎮共有桑園面積4981畝,產繭量達200.6噸,產值達486.8萬元,與2007年相比,面積增710畝,產量增45.6噸,產值增184.8萬元;通過實施良種繁育,強化疫病防治,發展規模養殖,充分利用畜禽交易市場促進畜禽產品流通,提高畜禽產品的商品率,使全鎮的畜牧業得到了快速發展。2008年,全鎮生豬出欄32793頭,肉牛出欄2086頭,羊出欄4430隻,家禽出欄112556隻,畜牧業產值達4208.25萬元。全年種植蔬菜3882畝,完成250畝花椰菜示範套種,平均畝產值達796.38元,實現經濟效益19.91萬元。

特色產業

蠶桑、食用菌

基礎設施

2008年光祿鎮黨委、政府緊緊抓住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的戰略機遇,積極向上級爭取項目資金,實施了一批關係全鎮發展大局的重點項目工程,完成了投資1727萬元涉及我鎮七個村委會,大小工程111件的土地整理項目;支砌三面光斗溝19條,13.76公里,澆築農渠37條,16.63公里,道路建設28條,22.77公里,安裝鋼製閘門39道,土地平整項目2片117.4畝,改善了福光、江尾、小邑、後營、吳海、新莊及草海7個村委會1000畝農田的排放水條件,恢復耕地39畝;完成投資166萬元,涉及小邑、舊城、班劉3個村的第一期基本煙田建設項目工程,架設管道14078米,襯砌渠320米,澆築小水窖215個,改善煙田面積1300畝;完成了投資10.08萬元的第二期基本煙田建設項目48個水窖澆築工程;完成了投資15萬元的小邑臘梅廠整村推進扶貧項目工程;農村能源建設200口沼氣池已完成澆築,完成“三改”200戶;完成梯子村委會投資9.1萬元涉及羅家村、新開田、結磷山的公路建設項目工程;投資99萬元的大康郎小流域水保治理工程正在抓緊實施。全年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175萬元,同比增加815萬元,增長60%,超額完成全年任務。

人口

2008年,光祿鎮境內主要居住著漢、彝、回、白等民族。有農戶8412戶,總人口33008人,男性人口16918人,女性人口16080人,其中少數民族2705人,約占總人口的8.19%。

文化教育

通過認真貫徹實施“科教興鎮”戰略,全鎮“兩基”成果得到有效鞏固,教育與教學質量穩步提高,國小中學入學率達100%,鞏固率達100%,通過認真開展了教育體制改革,教育事業得到長足發展。開展形式多樣的科技宣傳和科技示範,大力推廣農村實用技術,提高民眾的科技水平;按照一手抓繁榮、一手抓管理的方針,弘揚先進文化,成功舉辦“二月八”龍華杯花燈賽;進一步加大傳統民間優秀文化的發掘和整理,收集整理光祿民間文史資料,並彙編成冊;加強文化市場管理,廣泛開展了全民健身活動,成功舉辦2009年迎新春運動會,豐富了廣大幹部民眾的精神文化生活;加強對吳海村委會稻田沖自然村54戶農戶、草海村、梯子村電視“村村通”工程的技術維護管理工作,新建梯子村移動通訊基站一個,使邊遠山區通信信息條件得到較大改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