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曹知白群峰雪霽圖

元曹知白群峰雪霽圖

元曹知白群峰雪霽圖所屬元代時期文物之一,故宮舊藏,現藏台北故宮博物院。

基本信息

畫作簡介

圖軸,紙本,水墨畫,縱:129.7公分,橫:56.4公分。

畫作賞析

這幅《群峰雪霽圖》是曹知白晚年的作品,在技法上已經達到了融會貫通的境界。畫面的左下方,幾株松樹巍然矗立,在這銀裝素裹的冰雪世界裡更顯現出一派凜然不屈的丈夫氣概;從構圖上看,又與右側庭榭周圍的另外幾株樹遙相呼應。在這幅作品中,畫家通過對樹木長短遠近、虛實疏密的變化處理,使畫面產生出強烈的縱深效果,進而使景象開闊,意境深幽。此作雖然是描繪雪景,卻沒有給人蕭瑟荒涼的感受,相反,在這冰天雪地的景色之中,似乎還隱約能夠感受到一絲融融的春意。一道在山崖間飛瀉直下的流泉,雖然只是一處看似尋常的點綴之筆,卻為畫面增添了動感,使作品有聲有色,更富有觀賞情趣。

此作的構圖布局採用的是“高遠法”,整體山勢不以險峻取勝。平穩和緩的峰巒,帶有明顯的江南景象的特徵,重重疊疊,層層遞進,大有江山無盡之感。

藝術特點

該畫以白顏色為主要色調,技法表現看似簡單,實則匠心獨運,法度森嚴,虛實得當,計白當黑,尤其是在水榭、樹木這些細微之處更見功夫。用筆簡約疏朗,剛柔相濟;用墨潤燥相間,清淡溫和;巧妙地把北方山水所特有的蒼渾巍峨的“河朔氣象”融入恬淡雅逸的江南景色的韻味,形成了柔美、寧靜、凝重的風格。觀者在一望之間,即能體會到北方山川的厚重沉穩,也能品味出南方山水的內在之美。

另外,有學者認為「雪圖」,可能是曹知白早年精仿宋人之作。

作者簡介

曹知白(1271~1355)字又玄,一字貞素,號雲西,華亭人。據記載,知白身長七尺,美須髯,性機敏。曾北游京師,王侯巨富,多折節相交。後南歸隱居讀易。工山水畫,平遠法李成,山水師郭熙,筆墨清潤,筆簡意淡,景致幽雅,全無俗氣。如「群峰雪霽」,畫峰巒覆雪,枯樹寒林挺立,江面空寂,布局與「雪圖」在筆墨或章法看來,關係很密切。但是兩相比較之下,「群峰雪霽」的主峰,分上下層疊,氣勢已大為減弱,前景河岸加寬,為元人一河兩岸的構圖形式,山石造型趨於圓渾,勾畫松針筆法較秀致。而「雪圖」大抵用乾筆焦墨為多,運筆雄強勁健,淡墨層層烘染,畫風淳厚拙樸,與曹知白「群峰雪霽」圖,給人一種清氣可愛的文秀氣質不盡相似。因此不管從構圖、筆墨、作畫意念等各方面看「雪圖」,應非出於元人繪製,而是出於北宋末李郭系統的傳承者所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