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方從義神岳瓊林圖軸

元方從義神岳瓊林圖軸

元方從義神岳瓊林圖軸,該幅120.3x55.7公分、詩塘27.6x55.8公分、全幅 85公分,現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畫面上幾座巍峨的主峰拔地而起,直插雲端,逼人的氣勢具有北方山川雄渾壯麗的特色,而畫面下端的小橋、溪水、樹叢、屋舍,又極具南方景物的獨特韻味。可見融合南北、師法自然是方從義山水作品當中一個比較明顯的特徵。

基本信息

作品簡介

主題與關鍵字:松、台閣、石磴、棧道、瀑布、牧童、鹿、鶴、迴廊、橋、靈芝、侍從(侍女、童僕)、溪澗、湍泉

錄入:石渠寶笈初編(御書房),上冊,647頁;故宮書畫錄(卷五),第三冊,242頁;故宮書畫圖錄,第五冊,81-82頁。

畫家簡介

方從義(活動於1302-1393年之間),字無隅,號方壺、上清羽士、鬼谷山人、不芒道人、金門羽客。方從義是江西龍虎山上清宮的正一教道士。平素所作,大率墨瀋淋漓,高古逸趣見稱。元代對宗教採取比較寬容的態度,加上第三十五代天師張可大效力於元世祖,因此相當受到統治階級的扶持和信任,再加上後來的弟子吳全節、夏文泳等人在京師十分的活躍,使得正一教在當時的勢力強大。方從義雖是正一派道教道士,然卻學仙道於當時全真教領袖人物金蓬頭,故而與黃公望熟識。金蓬頭去逝後,出遊於天下名山大觀,開拓其眼界外,更結識了許多高官文士,如張彥輔、余闕、危素等人,其中太一教道士張彥輔是蒙古人,亦為宮廷畫師,余闕為唐兀人,而危素(至正二年用薦為經筵檢討)更是十分欣賞他的學養及才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