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寶山自然保護區

元寶山自然保護區

元寶山自然保護區保護區1982年建立,為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批文建立的省級自然保護區。占地面積為9040公頃,主要保護對象為森林植物資源、水資源及其珍稀樹種。

地理位置

保護區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北部融水苗族自治縣的中部。

自然環境

保護區為河谷深切的中山山地。山脈呈南北走向,主峰海拔高達2081米,為廣西第三高峰,一般海拔在1000~1500米,最低海拔為285米,相對高差為700~1200米。氣候為山地氣候特色,年均氣溫為16.4℃,年降水量為2379~2813毫米。

水資源

保護區是桂北降水量多的山區,降水量為2813毫米。發源於區內的河流有元坪河、榮坪河、泯羅河、大坪河、陳卡河、加網河、高基河、元寶河、少桑河、老虎口河、培乘河。集水面積為110平方公里,年產水量為2億多立方米。這些河流供養著融水、融安兩個縣5個鄉30個村、5.16萬人口,並提供3467公頃農田的生活用水和60個水利發電站的發電用水。

植物資源

保護區木本植物有300多種,藥用植物有34種,纖維植物7種,澱粉植物有16種,觀賞植物有黃楊、杜鵑、深山含笑、廣東白蘭花、木蓮等。主要樹種有元寶山冷杉、華南五針松、長苞鐵杉、福建柏、三尖杉、南方紅豆杉、短葉羅漢松、紅楠、銀鵲樹等。
保護區國家二級保護植物有元寶山冷杉、福建柏、鵝掌楸、伯樂樹、馬尾樹、觀光木、馬蹄參,三級有南方鐵杉、華南五針松、長苞鐵杉、雞毛松、紫莖等。元寶冷杉是我國的特有樹種,只產於廣西壯族自治區的元寶山。

動物資源

保護區動物資源豐富。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有黑頸長尾雉,二級有獼猴、熊猴、水鹿、穿山甲、林麝、小靈貓、鬣羚、白鷳等。
黑頸長尾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雄鳥體長為600毫米。冠羽橄欖褐色;上背栗色,下背和腰雜以黑白橫斑;頸側銅藍色;腹和兩肋均栗色。雌鳥體羽棕褐色,布以黑白紋,上背有白色矢狀斑。
黑頸長尾雉棲息于海拔800~3000米的多岩山坡上的開闊草地或稀疏鬆樹與橡樹林間。飛行較低且緩慢。主食漿果、種子、根、嫩芽、葉及蠕蟲、昆蟲等。在地面營巢或裸岩縫隙中營巢,每窩產卵5~6枚。為留鳥。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