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值悖論

價值悖論

價值悖論事實解釋:價格不反映一件商品的總效用,而是反映它的邊際效用。例如:鑽石與水的價值悖論。鑽石與水悖論首次由約翰·勞提出,後來亞當·斯密試圖說明價值決定因素時借用了這個例子。此一理論在台灣教科書中常被稱作,鑽石與水的矛盾。

基本信息

名詞定義

價值悖論價值悖論

價值悖論,這樣一種悖論:許多生活必需品(如水)的“市場”價值很低,而許多奢侈品(如鑽石)“使用”價值很小,但市場價格很高。這一悖論由以下事實解釋:價格不反映一件商品的總效用,而是反映它的邊際效用。

事例分析

鑽石與水的價值悖論

分析

價值悖論價值悖論
眾所周知,鑽石對於人類維持生存沒有任何價值,然而其市場價值非常高。相反,水是人類生存的必需品,其市場價值卻非常低。這種強烈的反差就構成了這個悖論。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現象呢?若不考慮市場上的其他因素,沙漠地區的水比鑽石貴,或者是需求面的因素。就供給面來說,水的數量非常大,且幾乎隨處可見(如果不考慮荒漠乾旱地區,地球上幾乎處處都有水,包含大氣層中的水汽);而鑽石呢,是蘊藏在地表底下,且必須經過時間與適當的條件產生(如果不考慮人工鑽石而單純考慮自然鑽石),供給非常的少,因此水供給大,而鑽石供給少,故會產生這樣的現象。
結論
對此,亞當·斯密在《國富論》中指出:沒什麼東西比水更有用;能用它交換的貨物卻非常有限;很少的東西就可以換到水。相反,鑽石沒有什麼用處,但可以用它換來大量的貨品。鑽石與水的悖論,即是中國俗諺中的:物以稀為貴。

用邊際效用來解釋
水對生命來說是重要的,所以它應該具有很高的價值。另一方面,鑽石對生命來說是不重要的,所以人們應該認為它的價值比水低。但是,即使水能夠提供更多的效用,它還是比鑽石便宜得多。
鑽石於人的用處確實遠不如水,所以,人們從水的消費中所得的總效用遠遠大於人們從鑽石的使用中所得的總效用。但是,商品的需求價格不是由商品的總效用而是由商品的邊際效用決定,即P=MU/λ。
鑽石作為一種奢侈品,可以給人們帶來炫耀等效用,而且數量很少,所以增加一個單位的鑽石消費給消費者帶來的效用很大,即鑽石邊際效用很大,消費者願意以較多的支出來購買。而水雖然是人的生命不可缺少的,給人帶來極高的效用,但由於世界上水的數量很多,增加一個單位的水給人們增加的效用就很低了,即水的邊際效用很低,所以水的價格自然也就很低了。
邊際理論解釋存在著問題,就是水的數量雖然很多,但如果取水的數量很低的沙漠,那么水的價值一樣很高.就像太陽能,雖然在太陽旁邊,太陽能一定很多,但在地球上的人們取得太陽能的效率並不高,所以太陽能一樣值錢。在沙漠裡如果可以發明大規模的取水設備時,那裡的水一樣便宜了。所以決定價值的還是效率,以及決定效率的工具,勞力與資源。

勞動價值悖論

在勞動價值悖論的對立面上,人們也曾廣泛認為,只要有用的(無論用於生產或消費)就有“價值”。根據經驗觀察也不難發現,無論某產品內含多么大的勞動量,或耗費了多么高的成本,如果“沒有用”,以至乏人問津,就賣不出去。相反地,即使不含任何勞動量,不費成本的自然資源或任何其他東西,如果“很有用”,也可以賣上一個價錢甚至是高價錢。這就是效用價值論的思想基礎。
古典經濟學則認為效用價值論混淆了使用價值和交換價值,使用價值即效用並不是、也不決定交換價值。例如水對於人用處極大,沒有水喝就會饑渴以至於死,其使用價值或稱效用極高,但交換價值卻很低;而鑽石只是一種裝飾用品,其使用價值相對較低,但交換價值卻很高。這種使用價值與交換價值適得其反的現象,曾被稱為“價值悖論”,並被用來說明交換價值不能由效用決定,從而對效用價值論加以駁斥。
其實,對於“價值悖論”的合理解釋,需要引入邊際分析,區分總效用與邊際效用。水的使用價值高應是指其總效用高,包括頭幾公升水的極高邊際效用(保命水),但在水源充足的正常情況下,人們的每日消費量數以百千公升計,包括澆灌草地、沖洗汽車等等,最後一單位的邊際效用極低。而鑽石因為極其稀缺,其邊際效用很高,即便低於保命水,至少也要大大高於澆地衝車的水。在正常情況下,消費者決定多用水,乃是用在澆地之類的用途上,其使用價值與交換價值同樣低。若在大漠深處,水主要將用於維持生命,則其使用價值與交換價值都很高。
由此觀之,“價值悖論”可以排除,其根源只在於概念不清。效用價值論經過改進可以安然度過前述邏輯困境,並被重新表述如下:在一般情形,影響選擇的只是邊際單位,故而,交換價值由邊際效用決定;當然嚴格地說並非商品的邊際效用決定它值幾元錢,而是其邊際效用與一元錢的邊際效用相比的結果。這也就是邊際效用價值論。
消費者剩餘的概念則為此提供了一個行之有效的分析工具。一些生活必需品,如水、食鹽、糧食等,需求價格彈性較小(在幾何直觀上即是需求曲線較為陡峭),在正常經濟情況下價格也很低,雖然其邊際效用也低,但所提供的消費者剩餘或總效用很大。在幾何直觀上即是需求曲線與價格水平線圍成的面積很大,如果函式式已知,藉助於微積分的方法還可以得到定量的結果。
當然,效用價值論即便經過改進,仍然失之片面。因其側重於需求因素,而忽視了供給方面的情況。有如勞動價值論側重於供給因素,而忽視了需求方面的情況。但共通之處在於,如同早期化學努力尋找某種內在的“燃素”以解釋燃燒過程,勞動價值論和效用價值論都試圖尋找某種內在的“價值”以解釋價格過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