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族武術

傣族武術

傣族武術是傣族民間體育運動的另外一個靚點。傣族武術突快突慢,剛柔相濟。要求手、步靈敏,判斷準確,有兔子的靈敏,鷹的眼力,風格特獨,種類繁多。過去在傣族民間有一種說法是男人要做三件事:即:當和尚學文化、紋身避邪、習武強身。學習武術是每一個男人都要必修的課目。所以,傣族的男孩從小就要向武術師習武強身。

簡介

與大自然相依相伴的傣家人在長期的生產勞動和抵禦外來侵害的社會實踐中,創造了獨具傳統魅力的強身健體的運動項目:傣族武術。智慧勇敢的傣族人從飛禽走獸的神態中吸取武韻,從山林碧竹那裡創造著傣族武術的精髓,具有從舞娛樂的性質,又有健身防衛之功能,因此,傣族武術也具有“鳳凰拳”的美稱。傣族現有人口約1159322人。傣族人主要聚居在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耿馬傣族佤族自治縣、孟連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縣,少數散居在附近其他縣。傣語屬漢藏語系壯侗語族,有德宏方言和西雙版納方言。傣族有拼音文字,各地使用文字略有不同,可分為傣仂文(西雙版納傣文)傣哪文(德宏傣文)傣繃文和金平傣文(又稱傣端文)4種。4種傣文都來源於古印度字母。傣族多信仰南傳上座部佛教

傣族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的少數民族,自遠古以來傣族先民就繁衍生息在中國西南部。公元1世紀,漢文史籍就已有關於傣族先民的記載,稱其為“滇越”“撣或擅”“僚或鳩僚”;唐宋時期,稱其為“齒”“黑齒”“花蠻”“白衣”等;元明時期,稱其為“白夷”“百夷”“伯夷”等。傣族的支系有“傣那”“傣雅”“傣繃”等,新中國成立後,根據傣族人民的意願,正名為傣族。

分類

傣族武術傣族武術-象牙拳
傣族武術源遠流長,早在漢代已具雛型,唐代已成系列。傣族武術突快突慢,剛柔相濟。要求手、步靈敏,判斷準確,有兔子的靈敏,鷹的眼力,風格特獨,種類繁多。主要有,拳術類:三坑式、四坑式、五坑式、六坑式、十二坑式、四門拳美人拳、木樁拳、虎拳、貓拳、打狗拳、孔雀拳、象牙拳、臥式翻樁拳、25掌梅花拳等。

器械類:單刀、雙刀、三把、四把刀、貫線式、象牙刀、傣族大刀、匕首、長棒、兩節棍、三節棍、銑、鐵齒、夾等。
對練:單刀對雙棍、雙刀對、四門拳對練、徒手對雙刀、象腳鼓對踢等。
傣族武術32套拳術拳路相傳至今,彌足珍貴。

另有一類武術性舞蹈,產生的年代也很久遠。傣族男子以此表現自己的勇敢與機敏。但如今他們習練的刀棍拳,已融進了向其他民族學習的套路,如:拳術就有本地拳、外地拳、緬拳、泰國拳等不同風格流派,表演時還用鼓等進行伴奏,發展成為舞蹈化的武術了。

傣族武術種類較多,概括起來有徒手拳、雞拳、掃地拳、洪拳、花拳、大刀術、單刀術、雙刀術、棍術、標術(似花槍)、洞尖術(亦稱鏈夾)等套路。也有其它如單練、對練和散打。徒手對練傣族稱作“對手拳”;雙刀對練叫做“象牙拳”;對打棍叫“對角”。其動作多模仿鹿、牛以及大象。演練時別有風趣,時而象小鹿逗趣;時而象大鼻戰;時而又象野牛角斗。

訓練特點

傣族武術傣族武術-虎拳
傣族武術注重基本訓練,要求手步靈敏,判斷準確,有兔子般的聽力,一般的眼力,拳術類有三坑式、四坑式美人拳、虎拳、貓拳、孔雀拳、象牙拳、臥虎翻樁拳等,器械拳有單刀、雙刀、三把刀、四把刀、象牙刀、傣族 大刀、銅夾等;對練有單刀對雙棍、雙刀對棍、四門拳對練、徏手對雙刀等;傣族武術套路較多,武術套路按固定的布局來演練,起式後,先從一方練起,然後回到中心,再從另一方練起,又回到中心,依次連續練完各方回到原位便算結束。

傣族武術練習時路線多以十字形和圓形來回運動,範圍較小,形式多樣。可一個或多人在中間跳孔雀舞,而其它的人圍繞圓圈練習拳術或器械;也可一個打著象腳鼓起舞,伴隨著一個或多人練習拳術或器械。有時小伙子正在練武,姑娘們則在旁邊以孔雀舞相隨而動,其場面活潑歡快,成為傣族民族體育活動一道獨特的風景。

表演特色

傣族的傳統體育活動豐富多彩,其中傣族武術就是一個比較有特色的傳統項目。在歡度喜慶佳節中,有的傣族青年飲過多,因此他們在雙方的武術較量中,還頗有些醉拳的味道。傣族武術的套路大多為先人所傳,它的一招 一式都極富有韻律感,不像中國傳統武術的動作那樣剛勁,往往帶有一種剛柔相濟的獨有韻味。傣族武術的表演性很強,雙方對練時一般不進行身體的接觸,只是點到為止。因此有一定的觀賞性。每當傣族青年進行武術表演時,總會引來眾多的觀看者,其中有不少傣族姑娘在一旁喝彩,這往往是傣族小伙子充分展示自己武技的極好機會。傣族武術表演時,還有敲象腳鼓的在一旁為表演助興,因此傣族武術的表演現場氣氛總是非常熱烈。

歷史沿革

傣族武術傣族武術表演
傣族武術屬中國南拳,早在漢代,傣族武術已見雛形。到了唐朝,唐南詔政權統治管轄傣族地區,由傣族組成的“白衣沒命軍”已是南詔最精銳的作戰軍隊。遠在唐代屬南詔政權轄管的傣族地區就有秋後練習武術、刀劍的軍事制度。 《蠻書》載:“每歲十一月、十二月農牧既畢,兵槽長行文書境內各城邑村谷,各依四軍,集人事柁劍甲冑腰刀,悉需犀利,一事闕即有罪”。當時傣族的“沒命軍”是南詔攻戰最得力的部隊。應該說武術當時在軍事上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從勐海、勐遮街的緬寺中發現部分反映傣族武術的壁畫,有練拳的,有練刀槍的,可以看出昔日傣族武術的興盛。傣族村寨各村都有民間教頭,每當農閒季節,武術都作為強身健體的娛樂活動遍布村村寨寨,走進傣家,不少傣族男女都會舞手蹋腳,擺出幾個架式。

傣族另有一類武術性舞蹈,產生的年代也很久遠。在歷史上,傣族成年男性,平時是農奴,戰時是士兵,必須學會一些舞弄刀、槍、棍、拳的技能和套路,以備用於防身和參加戰爭。如今傣族男子以此表現自己的勇敢與機敏。但如今他們習練的刀槍棍拳,已融進了向其他民族學習的套路,如:拳術就有本地拳、外地拳、緬拳、泰國拳等不同風格流派,表演時還用鼓等進行伴奏,發展成為舞蹈化的武術了。

分布

(圖)傣族武術傣族武術比賽

於雲南省境內,主要聚居在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等。傣族是一個勤奮英勇、純樸善 良、能歌善舞的少數民族。

傣族武術屬於中華武術文化系統中一個具有顯著特色的子系統。一、傣族原始武術形態早在漢代,傣族武術已見雛形。到了唐朝,唐南詔政權統治管轄了傣族地區,由傣族組成的“白衣沒命軍”已是南詔最精銳的作戰軍隊。 《馬可·波羅遊記》中對當時的傣族是這樣描寫的:“男子盡式士,除戰爭遊獵養馬外,不作它事,明代《滇小記》記載:“軍民無定居,聚則為軍,散則為民,每三人或五入充軍一名。

內容

傣族武術,包括:單刀、雙刀、三把刀、四把刀、長棒、短棒、三節棍、練術(氣功)等。1953年舉行過60多匹參加的大跑、小走和馬術比賽等,這些民族體育運動項目,均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

代表人物

李林在挑選武術師上,非常嚴格,沒有過人的武功,就當不上武術師。一般來說,本寨的武術師,由寨子裡武功 高的人擔任。也有外寨武功好的男子擔任武術師的情況。但需要他證明他的武功。他必須以擂台的形式,戰勝所有的挑戰者,才能擔任武術師。過去曾有過一個泰國來的武術師,在競任某寨的武術師擂台上,被該寨的一名武術好手打下擂台,只得灰溜溜的捲鋪蓋走人。 現在武術運動在傣族民間有了更進一步的發展,在德宏傣族地區還有專門的民間武術隊,一年四季在各村寨進行表演。1979年參加中國武術觀摩交流大會,曾榮獲一等獎。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