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靠自己

健康靠自己

《健康久久·健康靠自己》講述了健康是一種智慧。洞悉身體內在的奧秘,順應身體真正的要求和呼喚,讓身體自由地舒展,健康就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若是不明白身體的需要,亂吃補藥,苦鍛鍊,更有甚者,平時飲食不節,懶於運動,卻將健康寄希望於醫生,這都是不明智的行為。健康只能靠自己來守護。

作者簡介

向紅丁北京協和醫院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內分泌科副主任及糖尿病中心主任。
1968年畢業於中國協和醫科大學,1981年和1985年分別獲得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北京協和醫院碩士及博士學位,1988年赴美從事博士後研究,主持國家“863”計畫、國家“十五”攻關課題。
擔任的學術團體職務有衛生部老年醫學領導小組專家委員會委員兼秘書、衛生部糖尿病防治專家諮詢委員會秘書、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常委兼秘書、中華預防醫學會慢性病防治與控制分會常委、北京醫學會糖尿病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北京糖尿病防治協會常務副理事長、《中國糖尿病雜誌》副總編輯、九三學社中央醫藥衛生委員會副主任等職。任第十二屆北京市人大代表和第十屆東城區政協委員。
近年來發表論文60餘篇,參加20餘部書籍的撰寫,其中《糖尿病300個怎么辦》獲“第四屆全國優秀科普作品”三等獎。

目錄

第一章 生活方式決定健康
不生病靠自己/人體是最精妙的儀器
順應人的機體特點/身體的反抗你聽懂了嗎
心態決定一切/預防比治病更重要
人不能死於無知
第二章 吃對家常飯菜,吃出全家健康
第三章 讓食物守護我們的健康
第四章 科學合理做運動,健康長壽不用愁
第五章 心理平衡——四大健康基石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第六章 你的睡眠有效嗎
第七章 今天,你排毒了嗎
第八章 遠離肥胖——百病之源
第九章 讓“三高”降下來
第十章 請病痛離我們遠一些
第十一章 讓家人更健康的生活術
第十二章 一天二十四小時輕鬆保健
第十三章 遠離生活誤區,全家幸福健康

編輯推薦

隨著社會文明的進步和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斷地提高,人們更加長壽,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注重身體健康。然而,當人們在享受現代文明帶給我們的豐富多彩的生活時,各種隨之而來的文明病也在日益威脅著我們的健康。如何做一個既能在生理和心理上均符合時代要求的現代人,又能擺脫各種疾病的困擾,不單是局中之人所須知的,更是每個人都要積極學習的。 健康的首要前提是無病。我們要的是健康,而不是疾病。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防治各種疾病的基礎。本書為我們提供了應對各種健康生活的有效方法,對於所有想知道如何才能更快樂、更健康、更長壽的人來說,這本書無疑是你必備的一本健康書。

文摘

順應人的機體特點
人體是精妙的儀器,有自己運轉的特點。如果不順應運轉的方向,強行去阻止,就像試圖使一輛飛馳的汽車立即剎車一樣,必然會使機體受損。古希臘名醫希波克拉底指出:“病人的本能就是病人的醫生,醫生是幫助本能的。”
人在感冒、發燒時,往往食欲不振,那是機體在調動能量準備與病菌進行戰鬥。如果這時害怕能量不足、營養不良,強行吃下去高熱量的食物,機體就要消耗能量來消化這些食物,與病菌的戰鬥力就會下降,反而是幫了倒忙。更不要一有苗頭就趕緊吃藥,機體會調動自己的力量進行抵抗,和感冒發燒作鬥爭。如果一發燒就趕緊喝退燒藥,打點滴輸抗生素,這就違背了人體的初衷,剝奪了機體自己調節的權利。久而久之,機體自我免疫力就下降了。中醫倡導感冒時喝粥,禁止吃油膩食物,就是順應了人的機體特點,是有道理
身體的反抗你聽懂了嗎
人的身體是靈敏的,對自己的需求很清楚,並通過反射機制發出信號告訴你。大便變黑好幾天了,吃不下東西,去醫院一檢查被告知是胃出血,但是你並不感到疼痛啊!這是身體通過另外一種形式給你發出了信號。
最近胃口大開,體重卻隨著進食量的增多而減輕,排尿量也隨著喝水次數的增加而明顯增多。不要大意,以為終於可以不操心減肥了,再吃也不會肥胖,那就大錯特錯了!這是身體給你發出的信號,你有可能患了糖尿病或是甲狀腺機能亢進症,要及時就醫。

健康靠自己——拒絕20大文明病

基本信息

作 者:謝瀛華 著

出 版 社:廣西科學技術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7-5-1
版 次:1
頁 數:211
字 數:170000
印刷時間:2007-5-1
I S B N:9787806669204
紙 張:膠版紙
包 裝:平裝編輯推薦

健康日報重點推薦讀物。只要願意,你完全可以成為健康管理的CEO。
5言4字訣使您輕鬆擺脫抑鬱症;
6點警示讓您知道如何應對高血壓、腦中風;
8個小運動保您歲月常青;
9句口訣教您克服電視電腦綜合徵
20個身體求救信號提醒您及早預防癌症。
無知是健康的殺手,無備是健康的隱憂。
——世界衛生組織
在一切幸福中,人的健康甚至超過任何其他幸福。
——叔本華

內容簡介

現代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有句名言:“病人的本能就是病人的醫生,而醫生只是幫助本能的。”
21世紀的健康新格言是:“最好的醫生是自己,最好的處方是知識。”對於每個人來說,重要的不是知道如何看病吃藥,而是知道如何保重身體、控制飲食,了解致病的原因和預防的方法。
許多人都會擔心自己未來的健康狀況不佳。如何成為一個健康快樂的現代人,是社會發展的要求,也是人們追求美好生活的必然結果。
隨著社會文明的進步和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斷地提高,人們更加長壽,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注重身體健康。然而,當人們在享受現代文明帶給我們的豐富多彩的生活時,各種隨之而來的文明病也在日益威脅著我們的健康。如何做一個既能在生理和心理上均符合時代要求的現代人,又能擺脫各種文明病的困擾,不單是局中之人所須知的,更是每個人都要積極學習的。
健康的首要前提是無病。我們要的是健康,而不是疾病。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防治各種疾病的基礎。本書為我們提供了應對20大文明病的有效方法,對於所有想知道如何才能更快樂、更健康、更長壽的人來說,這本書無疑是你必備的一本健康書。

作者簡介

謝瀛華,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系畢業,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醫學博士,歷任台北醫學大
學教授、台灣長庚醫院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
謝瀛華博士現任台灣社區醫學會理事長,台北醫界聯盟理事長,台灣旅遊醫學會理事長,台灣老人健康養護協會理事長,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第八屆理事長,台北泰安醫院院長。謝瀛華博士還是台灣地區著名的醫學健康暢銷書作者,著有《怎樣做健康檢查》《預防醫學講座》《家庭醫學講座》《家庭健康百寶箱》《帶著醫師去旅行》等40餘本醫學健康圖書,是台灣地區大眾健康領域的重量級人物。

目錄

前言
作者序 疾病不上身——有效征服20個現代文明病
一、草莓爆火花綜合徵——高血壓、腦中風
二、血中隱形殺手——高脂血症
三、冬季猝死症——動脈硬化症
四、旅遊伴手禮——飛行綜合徵
五、懼糖一族——糖尿病
六、啤酒海鮮族的眼淚——痛風與腎臟病變
七、黑白人生的肝病家族——肝炎、肝硬化
八、餓腹飽肚都會痛——胃潰瘍、消化不良
九、天天擔心敲門的訪客——癌症
十、暴飲暴食後遺症——腸易激綜合徵、便秘
十一、永不過時的流行病——流行性感冒
十二、心有千千結——抑鬱症
十三、流失的老本——骨質疏鬆症
十四、性高潮障礙——性冷淡
十五、男性雄風之痛——陽痿
十六、唾腺發熱與愛神之病——接吻症與盆腔炎
十七、假斯後遺症——狂歡綜合徵
十八、難以抗拒的誘惑——朱古力甜食綜合徵
十九、文明產物現代病——電視電腦綜合徵
二十、死神與你有約——慢性疲勞綜合徵

健康靠自己(家庭中醫藥養生精華錄1)

基本信息

作 者:《家庭中醫藥》雜誌編輯部 編
出 版 社:中國友誼出版公司
出版時間:2009-1-1
版 次:1
頁 數:309
字 數:380000
印刷時間:2009-1-1
開 本:16開
紙 張:膠版紙
印 次:1
I S B N:9787505725096
包 裝:平裝

編輯推薦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主管,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主力。《家庭中醫藥》雜誌15年真情實用版!一個好方,受益終身!再沒有比這更讓這放心了!
唯一一本面向家庭的國家級中醫藥雜誌,最適合老百姓日常養生,你不可不知的妙招驗方全記錄!
《家庭中醫藥》雜誌是由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主管、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主辦的中醫藥科普期刊,創刊已15周年。
本刊以弘揚中醫藥傳統文化、普及中醫藥知識、增進大眾健康為己任,由全國百餘位最權威的中醫藥專家組成的編輯委員會,直接為尋常百姓傳遞真正科學、正確、有效的健康、膳食、家庭用藥等相關知識,以提高百姓生活質量。具有科學性、實用性、可讀性和收藏價值,深受讀者歡迎。
連續兩次榮獲全國中醫藥科普先進集體獎,獲第二、三屆全國中醫藥優秀期刊二等獎。連續11年被中國期刊協會指定為贈建全國百家期刊閱覽室刊物,2008年10月被授予“全國優秀中醫健康俱樂部”稱號。

內容簡介

本書從中醫的角度,深入淺出地為廣大百姓提供最簡單、最輕鬆的治病心法,讓類似頭疼腦熱、天熱心煩、食欲不振等小問題都能通過生活中的養生之道來調理。書中所提供的治療各種常見病、慢性病的方法均由百萬讀者親身驗證,科學易行。沒有任何中醫基礎的您,也可以立刻上手,足不出戶地為自己和親人進行保養和治療,讓我們的生命在濃濃的親情中延綿不老!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有求才有健康:每個人都是自己最好的醫生
1.只有和諧的身體才能讓我們活到120歲
2.保養人體的“十全大補藥”就長在耳朵上
3.要相信食物有不可思議的治病功效
4.補足氣血,手足比我們的愛人還要貼心
5.若要身體安,大穴常不乾:神奇的養生灸
6.輕撫肚臍,涵養丹田的三分“中”氣
第二章 養生重在天人相應:讓我們的身心四季長春
1.春養生:春來暖洋洋,保肝保全康
2.夏養長:護佑我們心中升騰的暖陽
3.秋養收:讓肺更順暢自然地呼吸
4.冬養藏:將所有的腎精都藏到心底
第三章 人生無處不養生:在生活中養生,在養生中生活
1.人以谷為天:粗細相搭配,營養才合理
2.五臟“和諧”從五彩蔬果開始
3.要想身體棒,多吃肉還不如多吃豆
4.水是我們身體的百藥之王
5.吃就吃最補的——讓你年輕20歲的不老秘訣
6.每天“深睡眠”比喝雞湯還補
7.以茶養生——與古人一起研習長生之道
8.別讓內衣損害頸椎——簡介“胸罩綜合徵
9.如果身體老生病,一定要把居室的風水調整好
10.天天活在春日裡——獻給父母最好的“庭院”養生方
第四章 小病可以自己治:親手抱住健康是自己的最大歡喜
1.把“寒氣”出透——感冒的自然療法
2.妙用“功夫”踢走“咳”——咳嗽、哮喘的自然療法
3.對症用藥才是平息腹中不安的無價之寶——腹瀉的自然療法
4.讓每一天的例事輕鬆流暢——便秘的自然療法
5.此愁“眠眠”有絕期——失眠的自然療法
6.把“歪脖子”變成好心情——頸椎病的自然療法
7.冷風中護好您的肩周——肩周炎的自然療法
8.永遠趕走清晨的“無名痛”——落枕的自然療法
9.讓有“痔”之士也無後“股”之憂——痔瘡的自然療法
第五章 三分治病七分養:誰都可以不出門就祛除慢性病
1.胃的不安脾來解決——慢性胃病的保養方法
2.到大自然中洗滌肺氣吧——肺炎的保養方法
3.絕不讓賊風乘“虛”而入——中風的保養方法
4.何須再用“忍”字訣——關節痛的保養方法
5.把所有的濁氣往下引——痛風的保養方法
6.堅持就是最大的勝利——高血壓的保養方法
7.全面疏通血液的排毒管道——高血脂的保養方法
8.不必再為“吃啥”愁——糖尿病的保養方法
9.保肝大藥永遠與您不離不棄——肝炎的保養方法
10.自己就是最好的醫生——癌症的保養方法
第六章 藥補不如神補:內心煥發的良善才是健康長壽的正途
1.養神為先必獲大壽
2.病由心生,只有心藥才是心病痊癒的良方
3.豁達幽默本是一味不花錢的養生靈丹
4.沒事找事也是一種長生之“樂”
5.要把養生落到實處上——中年人的保養之道
6.從賈母、劉姥姥長壽看如何高效生活
7.“理直”不如“氣和”,讓我們天天活在幸福的糊塗里
8.做一個世間俗人——像任繼愈先生一樣養神增壽、生生不息
附錄1 十大中醫飲食長壽真訣
附錄2 最適合中國人的強骨健骨方

媒體推薦

久病成良醫”。作為一個患者,我對看病難、難治病、病難好早已深有體會。然而,沒有哪個人的病是真正由醫生根治的,往往是通過治療後回家慢慢調養好的。而這本教我們調養身心的好書,告訴我們自己的身體自己做主,在生活中祛病延年。
——山東讀者 楊祖成
這是一本樸素無華卻又真誠無比的書,沒有虛浮冗長的吹捧,沒有刻意晦澀的醫理,更沒有繁複乏味的說教,而都是真正的養生保健之道。相信我們能在這種和諧的氛圍中越活命越長,活過天年。
——安徽讀者謝艷
我剛剛將自己在這本書中所學到的保健知識和方法,與朋友中分享了一點點,在短短的一星期內,就有10位朋友請我幫忙購買這本書和它的第二冊。這確實是一本“實用至上”的居家保健好書,我相信,當越來越多的朋友閱讀與分享此書時,將會有更多的朋友和他們的家人身體都變得更加健康!
——廣西讀者汪賓

線上試讀

第一章 有求才有健康:每個人都是自己最好的醫生
1.只有和諧的身體才能讓我們活到120歲
人們在養生中,要合於自然界的法度規則,在一年四季、一天四時里的陰陽變化中,控制飲食,生活有規律,勞逸要適度,按社會和自然規律注意養生保健,達到神經、循環、消化等八大系統功能平衡,以享盡天年。
羅結的“順其自然”養生法
山東·杜昌宏
中國在南北朝時,北魏有位大將軍名叫羅結,他享年120歲。據史載,他是中國軍事史上罕見的長壽將軍。長壽的“秘訣”何在?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是得益於“順其自然”養生法。
羅結出生於晉及十六國的代國(今山西省北部)。107歲那年,太武帝命他為三十六曹兵馬大元帥。此時,羅結儘管已過“期頤”之年齡,但仍然身強力壯、耳聰目明、思路敏捷、精爽不衰。太武帝見羅結身體如此之好頗為驚奇,很想知道其中的奧妙。有一天,太武帝早朝結束後,特地請羅結留下,兩人對酌暢談。太武帝問:“大將軍年歲幾何?”羅結回答:“末將今年107歲。”“安都鎮大將羅斤是卿何人?”答日:“乃末將長子,剛過80歲生日。”“安東將軍羅伊利,是大將軍第幾個兒子?”答日:“羅伊利是末將的孫子,已到‘花甲之年’了。”太武帝聽後,大為驚訝,感慨道:“大將軍之家,乃是將門之家,又是高壽之家。可慶可賀。朕想知道,大將軍的長壽秘訣。”羅結笑笑說:“末將從來不講究長壽之道,不過有意栽花花不發,無意插柳柳成陰罷了。”太武帝欣喜地說:“大將軍所言極是,世上許多美事,人們順其自然,即不欲而得;相反,如果人們過分地追求它,反而得不到手。”羅結拍手叫好道:“陛下英明!您用‘順其自然’四個字,概括了一個大道理。末將多年來,飲食有節,起居有常,作息有時,清心寡欲,少說多做,無憂無慮……這大概就是陛下說的‘順其自然’之意吧?”
接著,羅結又講述了他如何“順其自然”的若干事例。在講到飲食時,羅結說:“末將飲食從不挑剔,五穀雜糧、瓜果梨桃、粗茶淡飯,無所不吃,更喜獵物、野菜和野果。末將還常常以醋代酒。當然,愛吃的食物,從不多吃,更不曾過量。”說起起居,羅結說:“末將起居,總是未雨綢繆,先寒而衣,先熱而解,也從不睡懶覺。”又說:“末將從少年起就喜鍛鍊體魄,百年來總是持之以恆,操練不輟。”說到這裡,羅結微微一笑:“還有一件,難於啟齒。”太武帝爽快地說:“大將軍有話盡講,朕定會替卿保密。”羅結說:“末將從來不曾迷戀女色,許多好心朋友,給我介紹美女小妾,都被末將一一拒絕。我與夫人親密無間,但房事從不放縱。”太武帝哈哈大笑:“朕不如卿,朕不如卿也。”
羅結110歲時辭官歸鄉,住在朝廷為其修建的羅侯城中。其間,朝中臣吏登門請教“長壽經”者不斷,直到羅結120歲無病而終。
(編輯舒曉奮)
人要怎樣才算順應了“天地之氣”
北京·蕭笛
古人認為,人和自然界的天地萬物之間,存在著一種既神秘又不言而喻的普遍聯繫,在哲學上稱為“天人合一”,在中醫學中被稱為“人與天地相參”。中醫的元典《黃帝內經》中就明確提到:“人與天地相參也,與日月相應也。”進入現代社會後,中醫的這種與西方完全不同的哲學理念被稱為“整體觀念”。
所謂“人與天地相參”強調的正是人與自然界是統一的整體。這種統一關係體現在傳統養生文化中:
第一,人與自然萬物有著共同的構成物質。《內經》所說的“人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人“以天地之氣生”,是說人體要靠天地之氣提供的物質條件而獲得生存;“四時之法成”,是說人們還要適應四時陰陽的變化規律,才能發育成長。《內經》還說:“生之本,本於陰陽。”人體與自然界是息息相通的,生命的本源,就是天地陰陽的變化。無論是自然界,還是人,都以陰陽為根本。天地自然孕育了生命,並提供生命存活生長的物質基礎。
第二,人體的生理過程與自然界的運動變化存在同步關係。《內經》提出:“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是氣之常也,人亦應之。”並且,《內經》對一年四季的起居規律有著詳細的論述:“春三月……夜臥早起。夏三月……夜臥早起。秋三月……早臥早起。冬三月……早臥晚起,必待陽光。”意思是說在春季的三個月和夏季的三個月中,要睡得晚,起得早;秋季的三個月就要睡得早,起得早;而在冬季的三個月中就應該睡得早,起得晚,一定要等到太陽升起來以後再起床。人體的五臟生理活動,必須適應四時陰陽的變化,才能與外界環境保持協調平衡。不單是一年就是一天當中也有陰陽消長的變化,與人體的生理也有著密切的關聯,了解這一點就會收到良好的養生效果。
第三,人體與自然萬物同受陰陽法則的制約。人體的生命活動,要順應自然界的陰陽消長,還要保持體內的陰陽平衡。如《內經》中所說:“陰平陽秘,精神乃治;陰陽離決,精氣乃絕。”考察中國養生文化史可以發現,“天人相應”的觀念幾乎滲透到了其中的每一個角落。人體內的陰陽像天地間的日月水火一樣,天地不可沒有白晝和黑夜,自然不可沒有水火,但二者都是平衡的,不能一方偏盛,必須維持相對平衡狀態,才能生機勃勃,否則就會發生疾病。
《內經》說:“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飲食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這就是說,人們在養生中,要合於自然界的法度規則,在一年四季、一天四時里的陰陽變化中,控制飲食,生活有規律,勞逸要適度,按社會和自然規律注意養生保健,達到神經、循環、消化等八大系統功能平衡,以享盡天年。
中醫學不僅把“人與天地相參”運用於養生之中,還運用到治療的理法方藥各個階段。如感冒這樣一個簡單的疾病,中醫在各個季節開的處方是不相同的。對於來自東南西北不同地域的病人,中醫的處方也會不同。
(編輯李國坤
“看天吃飯”有益健康
重慶·樹海
一年四季,天氣、氣候不同,飲食也須有所差異。《飲膳正要》曰:“春氣溫,宜食麥以涼之;夏氣熱,宜食菽以寒之;秋氣爽,宜食麻以潤其燥;冬氣寒,宜食黍以熱性治其寒。”
具體來說,如何做到“看天吃飯”呢?這裡不妨根據氣象要素的具體指標,將天氣、氣候分為幾個類型,再列出對應的較佳飲食及其搭配。
濕潤偏熱天氣(空氣濕度高於60%,氣溫在20℃~30℃)
我國許多地方的春季具有這種天氣特徵。在這種天氣下,人體的新陳代謝較為活躍,適宜食用蔥、麥、棗、花生等食物。同時還要適當補充維生素B族,多吃一些新鮮蔬菜,如筍、菠菜、芹菜、薺菜等。古人認為“春發散,宜食酸以收斂”,所以春季要注意用酸調味。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春天裡的韭菜以它獨有的清香鮮美,成為千家萬戶的佐餐佳品,而韭菜的營養則可以與一些肉食相媲美。
濕潤高溫天氣(空氣濕度高於60%,氣溫高於30℃)
這其實就是我國夏季的天氣特徵。此時,人居於天地氣交之中,濕熱交蒸,食慾普遍下降,消化能力減弱。故夏季飲食應側重健脾、消暑、化濕,菜餚要做得清淡爽口、色澤鮮艷,可適當選擇具有鮮昧和辛香的食物,但不可太過。由於氣溫高,故不可過多食冷飲,以免傷胃、耗損脾陽;要注意飲食衛生,變質腐敗的食物不可進食,避免引發胃腸疾病。
乾燥偏寒天氣(空氣濕度低於40%,氣溫在5℃-20%之間)
依據我國季風氣候的規律,我國北方的秋季和南方的冬季,大都具有這樣的天氣特徵。在乾燥偏寒天氣下,易犯肺傷津,引起咽乾、鼻燥、聲嘶、膚澀等燥症。宜少食辣椒、大蔥、酒等燥熱食物,而應多吃一些濕潤並具有溫熱性質的食物,如芝麻、糯米、蘿蔔、番茄、豆腐、菱角、銀耳、鴨肉、梨、柿、青果等。多飲些開水、蜂蜜水、淡茶、菜湯、豆漿以及多吃水果等,以潤肺生津,養陰清燥。
乾燥寒冷天氣(空氣濕度低於40%,氣溫低於5℃)
這種天氣在北方持續的時間較長,宜多吃一些熱量較高的食物。我國冬天的飲食習慣是以多食蛋禽類、肉類等熱量多的食物為主,而烹調多半採用燒、燜、燉等方法,其中以“冬令火鍋”最受青睞,經久不衰。然而,在乾燥寒冷天氣下,也必須注意飲食平衡,尤其要注意多食蔬菜,同時還要適當吃一些“熱性水果”,如橘、柑、荔枝、山楂等。
其他適宜天氣(空氣濕度50%左右,氣溫20℃左右)。
此時,可供選擇和搭配的食品較多,應以中性的食品為主,兼顧個人的飲食愛好。
(編輯舒曉奮)
……

健康靠自己

基本信息

作 者:林青,陶然 主編
出 版 社:人民軍醫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8-3-1
版 次:1
頁 數:324
字 數:294000
印刷時間:2008-3-1
開 本:16開
紙 張:膠版紙
印 次:1
I S B N:9787509116081
包 裝:平裝

內容簡介

本書從預防的角度出發,總結出日常生活中對健康不利的幾大因素,並從常見病的預防和醫生的忠告等方面詳細解釋了有關健康的各種問題,教您如何根據常見病的症狀來判斷是否罹患疾病並配合相應的解決方法。全書語言通俗易懂,實用性強,是廣大民眾健康的首選讀物。

編輯推薦

現實生活中,你能悟徹自身健康的全部內涵嗎?你知道如何建立起自我健康的防護屏障嗎?你能夠從身體的細小環節上發現疾病的苗頭嗎?你知道維護自身健康應該做好哪些準備嗎?也許這些正是你想要知道和迫切需要掌握的,那么本書將給予你及時的指點和幫助。 本書收集了醫療保健專家和中西醫各科專家的健康醫療理念,從七個不同的角度詮釋和解說:維護自身的健康我們能做些什麼?應該怎樣去做?全書突出實用、實效的特點,結合生活實際,將內容重點鎖定於對症和可操作性方面。了解和掌握這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你就能夠成為自己健康的主宰。

目錄

第一章 健康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1.自測你的健康狀態
2.自測你的生理指標
3.自測你的心理年齡
4.身體健康的十大標誌
5.身心健康“五快”、“三良好”
6.自測你的健康素質
7.你的體質達標嗎
8.自測你的心理健康
9.你具備健康的生活態度嗎
10.你具備健康的生活方式嗎
11.自測你的心理類型
12.自測你的性格類型
13.人格特點對應的疾病
14.人格障礙的六種類型

線上試讀

第一章 健康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12.自測你的性格類型
由於人類的性格十分複雜,各國學者在分類上眾說紛紜。現在比較流行的是艾森克的四分類法,它以個體心理活動傾向性為依據,把人的性格分為外傾型和內向型兩大類。
極端內向型 性格表現為好靜、少動、不善交際、動作緩慢、應變能力較差、情感脆弱、有自卑感、對環境冷淡、有強迫動作傾向,易於發展為焦慮和憂鬱病症。但是,內向型性格者智力較高,語言能力強,處理事情謹慎,善於深思熟慮,這是其長處。
極端外傾型 性格表現為開朗、活潑、熱情奔放、做事果斷、動作迅速但欠準確、感情外露而不拘小節。這種人容易發展為癔症。馬虎、忙中出錯、好表現自己而影響同事關係等,是這
類性格的不足之處。
在現實生活中,任何一個人都不可能具有典型的外傾型或內向型性格的全部特徵,大多數人是兩種特徵兼有,只不過是以哪一種為主而已。
艾森克根據上述特點把這兩類性格分為不穩定內向型、不穩定外傾型、穩定內向型和穩定外傾型四種。
正如前面所說,哪一種類型的性格都有長短,很難說哪種優、哪種劣。比如,我國著名數學家陳景潤的性格就屬於內向型,在事業上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外傾型性格者也有許許多多著名的科學家和藝術家。當然,性格過於內向或過於外傾都不好,應該在工作和生活中注意逐步克服。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