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地膽草

假地膽草

假地膽草(拉丁學名:Pseudelephantopus spicatus (Juss. ex Aubl.)Gleason (accepted name異名:Distreptus spicatus (Juss. ex AuBlume) Cass. (synonym)Elephantopus spicatus Juss. ex AuBlume (synonym) )),多年生草本,原產地熱帶美洲,入侵地台灣和廣東省。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假地膽草 假地膽草

假地膽草,多年生草本,高(40)60-100厘米。莖直立基部徑3-10毫米,有分枝,具條紋,被疏硬毛或近無毛。葉近無柄,稍抱莖,全緣或具疏鋸齒,側脈8-11對,上面粗糙,被疏糙毛或近無毛,具腺點,下面特別脈上被糙毛,具密腺點,下部葉長圓狀倒卵形或長圓狀匙形,長7-20厘米,寬1-5厘米,基部漸狹,頂端稍鈍或短尖,上部葉長圓狀披針形,長2.5-11.5厘米,寬0.5-1.5厘米,兩端漸狹;頭狀花序1-6個聚集成團球狀,束生於莖枝上端葉腋,無花序梗,作長頂生的穗狀花序排列;總苞長圓形,長10-12毫米,寬約4毫米;總苞片橢圓狀長圓形,頂端漸尖或急尖,長10毫米,寬2毫米,暗綠色,具1條凸出的中肋,具腺點;花冠近管狀,白色,長7毫米,上部有5個披針形的裂片,檐部漸狹成細管;瘦果線狀長圓形,長約6毫米,具10條肋,被密絨毛,肋間有腺點;冠毛長4毫米,少數,不等長,具2條頂端常扭曲的長剛毛。

生長分布

原產美洲熱帶非洲,在台灣廣東有歸化。也分布於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菲律賓

生長習性

生長於草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