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心盾翅藤

倒心盾翅藤,攀援藤本,分枝圓柱形,淺灰色或淺褐色,具條紋,被黃褐色短絨毛。

基本信息

簡介

所屬卷:Aspidopterys A. Juss.
所屬科:Malpighiaceae nom. conserv.
中文名:倒心盾翅藤
其它中文名:吼蓋貫、嗨該鞏(西雙版納傣語)。
文獻來源:Aspidopterys obcordata Hemsl.in Hook.(1900)*;Hutch.in Sarg(1917);Craib(1926);Merr.et Metc(1937);J.Arenes in Lecomte(1945);雲南種子植物名錄(1984).
A.tomentosa(Bl.)A.Juss.var.obcordata(Hemsl.)Nied.in Engl.(1928).

描述

葉片革質,圓倒心形,長6—11厘米,寬7—12厘米,先端心形凹陷,具三角狀短尖頭,基部圓形,全緣,葉面深綠色,無毛,背面淡綠色,密被黃褐短絨毛,側脈10—11對,弓形,直升,背面密被淡黃褐色長硬毛;葉柄長1.5—3厘米,密褐黃色短絨毛。圓錐花序腋生,與葉等長或稍短,密被褐色短絨毛;花梗纖細,長5—10毫米,關節位於下部1/3處,無毛;萼片5,長圓形,長約1.5毫米,寬約0.7毫米,具緣毛;花瓣5,白色,倒卵狀長圓形,長約5毫米,無毛;雄蕊10,近相等,花絲長2—2.5毫米;子房無毛。翅果圓形或幾乎圓形,長2—2.5厘米,寬約2厘米,翅乾膜質,淡白色,近透明,頂端微凹,基部圓形,背翅長約12毫米,寬約3—3.5毫米,宿存花盤3裂,裂片長1.5—2毫米,銳尖;果瓣柄略鈍,長約3.5毫米。花期3—4月,果期4—5月。

分布及生境

產景東、孟連、金平、景洪、勐臘、瑞麗等地;生於海拔450—1 800米的山坡混交林、疏林或灌叢中。模式標本采自思茅。分布於緬甸、越南北方和泰國。

植物的用途及功能

本種的莖、枝入藥,用於尿路感染、膀胱炎、泌尿系統結石、風濕骨痛、產後體虛、食欲不振等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