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罪法定情節研究與適用

危害公共安全罪第三章 擾亂公共秩序罪第十四章 妨害司法罪第十五章

內容介紹

我國刑法分則罪狀中規定的“情節嚴重”、“隋節惡劣”、“重大損失”、“數額較大”、“後果嚴重”等犯罪成立要件比較原則,缺乏具體化的標準,不便於操作,以致影響了司法的協調統一乃至公正。
鑒於此,我們撰寫了這本《個罪法定情節研究與適用》,它旨在專門闡釋犯罪情節(包括定罪情節和輕罪、重罪情節)的套用問題。本書的特點為“四求”
一、求“全”。本書對刑法分則和全國人大常委會的有關決定、刑法修正案、刑法解釋等所規定的全部罪名的法定犯罪情節的含義及其適用中的疑難問題都作出了具體的闡釋。
二、求“新”。本書對個罪法定情節適用的研究,是以1997年3月14日第八屆全國人大第二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為基礎進行的,囊括了迄今為止全部最新的立法解釋、司法解釋(包括審判解釋、檢察解釋)和行政解釋,並吸取了最新的理論研究成果。
三、求“準”。本書對法定犯罪情節的闡釋,除依據有效的立法解釋、司法解釋和行政解釋外,或總結司法實踐經驗,或參考專家、學者的理論研究成果,儘量做到言之成理,持之有據,力求對司法、實務有所裨益,為協調、統一司法提供參考。
四、求“精”。本書的論述強調了針對性、操作性,文字表述也力求簡潔,不枝不蔓。講求“言之成理”,但不作煩瑣的理論考證。
本書出版數年來,情況已發生很大變化,借再版之際,本書主編對全書內容作如下修改完善:
一、對立法新增罪名(如雇用童工從事危重勞動罪、妨害信息卡管理罪等)和修正罪名(如走私廢物罪等)的法定情節作出闡釋;
二、根據新發布的刑事司法檔案(包括立法解釋和司法解釋)對原有闡述進行補充或刪減;
三、吸納刑事司法中的最新經驗和刑法理論研究的最新成果;
四、更正有關文字表述上的差錯。

作品目錄

導論
第一章 危害國家安全罪
第二章 危害公共安全罪
第三章 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罪
第四章 走私罪
第五章 妨害對公司、企業的管理秩序罪
第六章 破壞金融管理秩序罪
第七章 金融詐欺罪
第八章 危害稅收征管罪
第九章 侵犯智慧財產權罪
第十章 擾亂市場秩序罪
第十一章 侵犯公民人身權利、民主權利罪
第十二章 侵犯財產罪
第十三章 擾亂公共秩序罪
第十四章 妨害司法罪
第十五章 妨害國(邊)境管理罪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