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文陽明洞

修文陽明洞

修文陽明洞在貴州省修文縣城北1.5公里的龍岡山,是明代哲學家、教育家王守仁的讀書悟道和講學之所。他被謫為龍場驛丞居於龍岡山東洞,世人稱陽明洞。洞口有參天古柏兩棵,相傳是王陽明親手所植。龍岡山地勢不高,現存王文成公祠、何陋軒、君子亭、賓陽堂等建築。在陽明洞居住近3年期間,他大悟“格物致知”之旨,創立“知行合一”學說,形成以“致良知”為核心的陽明心學。陽明洞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簡介

修文陽明洞修文陽明洞
貴州省修文縣城北1.5公里的龍岡山,是明代哲學家教育家王守仁的讀書悟道和講學之所。明正德元年(1506年)宦官劉瑾為排斥異己,逮南京給事中御史戴銑等20餘人下獄。兵部主事王守仁(字陽明)挺身而出,抗章救援,被廷杖四十,滴為龍場驛丞(今修文縣城即明代龍場驛所在地)。居於龍岡山東洞,世人稱陽明洞。洞口有參天古柏兩棵,相傳是王陽明親手所植。龍岡山地勢不高,總面積約7萬平方米。現存王文成公祠、何陋軒、君子亭、賓陽堂等建築,分別坐落在茂林巨石間。在陽明洞居住近3年期間,他大悟“格物致知”之旨,創立“知行合一”學說,形成以“致良知”為核心的陽明心學,陽明洞也因此被視為王學聖地。龍崗山地勢不高,面積約7萬平方米。岩石嶙峋。古樹參天。洞前的兩株柏樹,挺拔蒼勁,傳為王守仁手植。洞口有明代貴州宣慰使安貴榮題刻:“陽明先生遺愛處”七大字和明御史馮晉卿所立碑右。洞內寬敞明亮。可坐百餘人。四壁有石乳凝結而成的象形動植物和日用器皿。陽明別洞的石凳石桌,不假修鑿.自然生成。王文成公祠、何陋軒、君子亭、賓陽堂,分別坐落在茂林巨石間,重檐飛閣,紅柱綠瓦,交相輝映。
修文陽明洞修文陽明洞
從明嘉靖年間(1522一1566)起,龍崗山和貴陽城陸續修建陽明祠、君子亭和陽明書院。清康熙(1662—1722)以後,累經擴建、重修,成為重要的名勝古蹟。1939—1942年,國民黨曾在龍崗山文成公相右廂樓下囚禁張學良將軍。建國後經多次修繕,成為著名的遊覽地。陽明洞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龍崗碑刻歷歷在目,山古木參天,翠柏森森,亭閣相映,風景幽雅,奇景宜人。陽明洞洞穴多竅,奇石叢生,洞中有洞,前後貫通,真是別有洞天。這裡是王陽明行蹤遺蹟和張學良囚禁之處保存得最完整的地方,建築完好,文化內涵豐富。 早在明、清、民國年間就是王學研究者和文人學士經常拜謁遊覽的佳地。龍崗山上除有陽明洞外,還有王陽明所建龍崗書院、何陋軒、君子亭、賓陽堂和後來為紀念他而建的王文成公祠等建築,還有後人瞻仰陽明洞書刻的許多摩崖碑刻。 蔣介石先生曾經三次到修文到陽明洞參悟,並寫下“知行合一”四個字。

人物典故

王守仁像王守仁像
王守仁(1472-1528),字伯安,諡文成,餘姚(今浙江省餘姚市)人,後遷居紹興,世稱“陽明先生”。明弘治十二年(1499年)進士,任刑部兵部主事。因反對宦官劉瑾,被梃杖四十,謫為龍場(今修文)驛丞,於正德三年(1508年)忍辱蒞任。初到龍場,居無處所,在一天然溶洞內埋頭玩味《易經》,洞因名“玩易窩”。爾後移居龍崗山。山腰天生一洞,土民稱為“東洞”,洞頗寬敞明亮。自王守仁在此棲身後改稱為“陽明小洞天”,習稱“陽明洞”。洞頂時有滴水,當地少數民族憫其陰濕,伐木結茅,在洞口右下方為之建屋。王守仁以“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名為“何陋軒”。又在洞口左上方修建一小亭,亭子四周栽些竹子。王守仁以竹子具有“君子之德”,將亭名為“君子亭”王守仁謫居龍場三年,潛心“悟道”,成就了他著名的“心即理”和“知行合一”學說,並萌發“致良知”思想,為其後成為著名哲學家奠定了基礎。“王學”對我國乃至日本、朝鮮等國的思想界影響極大。 王守仁先後在龍場的龍崗書院、貴陽的文明書院聚徒講學,使“連峰際天”、“飛鳥不通”的“山國”貴州從此人文蔚起,風氣大開。對於多民族的貴州來說,王守仁在處理民族關係方面亦有許多值得稱道之處,因此受到各族人民包括上層人士的信賴與善待。在著名的《瘞旅文》中,他諄諄告誡外來者,“爾安爾居兮,無為厲於茲墟兮!”用現代人的話說,便是“你就安心居住在你該住的地方吧,別給這裡的村落造成禍害啊!”確實,王守仁很注意民族關係。他與彝族土司貴州宣慰使安貴榮十分友善,曾兩次致書安貴榮,囑其以大局為重,不要撒減驛站,以免引火燒身。他還受安宣慰之託,撰寫《象祠記》。《象祠記》與《瘞旅文》後來都被收入《古文觀止》,成了千古絕唱。他離開龍場後,貴州宣慰使安國享親筆書題“陽明先生遺愛處”,鐫於洞口崖壁上,迄今完好無損,備受世人珍惜。
王守仁去世23年後的嘉靖三十年(1551年),巡撫貴州監察御史趙錦將龍崗書院改建為“王文成公祠”,陽明洞因此成了王守仁的重要紀念地。貴陽人早先也都慕名前往修文祭拜,或者面向修文遙拜。後來清嘉慶十九年(1814年)在貴陽城東扶風山麓修建陽明祠。
王守仁塑像王守仁塑像
王守仁,世稱陽明先生。他是我國明代著名的哲學家、教育家、政治家和軍事家,是朱熹後的另一位大儒,“心學”流派創始人。 
陽明心學的起點是“龍場悟道”,它奠定了王學的基石,並構建起“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的基本理論框架。長期以來,“龍場悟道”被蒙上一層神秘的面紗,仿佛是在一夜之間,恍然大悟,其實,這是他在許多坎坷經歷、哲學思考及其理論對辯的過程中產生的。王陽明學說,並非產生於他那“水鄉澤國”的故鄉,而是產生在窮鄉僻壤的貴州修文(龍場),它與王陽明當時的處境和寂然心態有極大關係,是在特定的時間、地點和條件下迸發出來的思想之火。
正德三年(1508年),兵部主事王守仁因開罪宦官劉瑾,觸怒了明朝皇帝,被廷杖四十大板之後,並發配到龍場,一住就三年。王陽明孤獨、寂寞、苦悶、悲戚。他由繁華、恬靜、文雅、舒適的萬戶京城,漂落到偏僻、荒涼、寂廖、冷漠的龍場,舉目無親,衣食無著,不由得產生一種巨大的失落感。他自知無處伸冤,萬念俱灰,惟有生死一念未曾了卻,於是對石墩自誓:“吾惟俟命而已!”他心亂如麻,恍恍忽忽,悲憤憂思無法排解,終夜不能入眠。起而仰天長嘯,悲歌以抒情懷。詩不能解悶,復調越曲。曲不能解悶,乃雜以詼笑。在此絕望之中,是淳樸善良的龍場人給予他無私的援助,使他看見了一線希望的曙光,有了生活的勇氣,重新站立起來,與命運抗爭。他用“生命的體驗”來面對人生,面對殘酷的現實,走上一條艱苦、獨特的道路,從而成為他人生中的一大轉折,成為他學術思想的新開端。龍場在萬山之中,“書卷不可搗”,於是默記《五經》要旨,但憑自己的理解去領悟孔孟之道,忖度程朱理學。這一改變,使他擺脫了世間凡俗,跳出了“以經解經”、“為經作注”的窠臼,發揮了獨立思考,探索到人生解脫之路。他在龍場附近的一個小山洞裡心境漸漸由煩躁轉為安然,由悲哀轉為喜悅,一種生機勃勃的情緒油然而生。由此,他寫成了《五經臆說》,以其富反叛精神的“異端曲說”向程朱理學發起猛烈轟擊。謫居龍場三年,使他最受感動的就是那些樸質無華的“夷民”,他們雖無親無故,卻能拔刀相助,為他修房建屋,幫助他度過難關。這與京城中“各搶地勢,勾心鬥角”的情況相比,有如天淵之別。他體味到人間“真情”,深感“良知”的可貴,從中得到新的啟示和靈感。
王守仁“知行合一”思想王守仁“知行合一”思想
“千古龍岡漫有名”,這是王陽明謫貶龍場期間所寫的一個詩句,用以懷念和讚頌三國時的諸葛亮。如今,這一詩句卻成了後人對他的讚譽與緬懷。這龍岡,因王陽明而名揚四海;這龍岡,被人們譽為“王學聖地”。天下的王學,無論是浙中、江右、泰州、南中、楚中、北方、粵閩諸學派,抑或是日本的陽明學、朝鮮的實學以及東南亞、歐美的王學,尋根溯源,都以貴州為淵藪,以龍岡為始發地。
王陽明一生中寫過許多文章,被收入《古文觀止》作範文的有三篇,其中有兩篇是在貴州所作。一篇是千古不磨的《瘞旅文》,激情所致,一氣呵成,哀吏目客死他鄉的悲涼,嘆自己落魄龍場之不幸,抒發憂鬱憤懣之情懷,如哭如訴,句句是淚,字字是血,讀後莫不黯然垂淚。另一篇是《象祠記》,這是受貴州宣慰司宣慰使安貴榮之託而寫的,闡述了“天下無不可化之人”的哲理,萌發出“致良知”的思想。
明武宗正德三年(1508),心學集大成者王守仁在貴陽文明書院講學,首次提出知行合一說。所謂 “知行合一”,不是一般的認識和實踐的關係。“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識和思想意念。“行”,主要指人的道德踐履和實際行動。因此,知行關係,也就是指的道德意識和道德踐履的關係,也包括一些思想意念和實際行動的關係。王守仁的“知行合一”思想包括以下兩層意思。 1、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王守仁認為知行是一回事,不能分為“兩截”。他說:“知行原是兩個字,說一個工夫”。從道德教育上看,他極力反對道德教育上的知行脫節及“知而不行”,突出地把一切道德歸之於個體的自覺行動,這是有積極意義的。因為從道德教育上看,道德意識離不開道德行為,道德行為也離不開道德意識。二者互為表里,不可分離。知必然要表現為行,不行不能算真知。道德認識和道德意識必然表現為道德行為,如果不去行動,不能算是真知。王守仁認為:良知,無不行,而自覺的行,也就是知。這無疑是有其深刻之處的。 2、以知為行,知決定行。王守仁說:“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他的意思是說,道德是人行為的指導思想,按照道德的要求去行動是達到"良知"的工夫。在道德指導下產生的意念活動是行為的開始,符合道德規範要求的行為是 “良知”的完成。

貴陽市著名旅遊景點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