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哲學探源

《信息哲學探源》,是劉鋼編著,由金城出版社出版的書籍。

圖書信息

作 者:劉鋼 著
出 版 社:金城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7-10-1
版 次:1
頁 數:322
字 數:330000
印刷時間:2007-10-1
開 本:16開
紙 張:膠版紙
印 次:1
I S B N:9787800849589

內容簡介

信息哲學(Philosophy of Information)是國際哲學界於21世紀初提出的工具驅動的具有交叉學科性質的哲學學科,是一個獨立的研究領域;能為傳統的和新的哲學話題提供一種新的方法;以及能與其他哲學分支比肩並立,為信息世界和信息社會的概念基礎提供一種系統的處理。本書認為國際哲學界的這種提法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同時也有它的局限性,本書將這門新興的哲學學科歸人萊布尼茨-羅索傳統,即所謂的形式傳統。由於萊布尼茨與中國終身有著無法分割的聯繫,本書認為這門學科可以與易學的數理派聯繫起來討論,同時提出模態資訊理論(Modal Information Theory)以解決西方哲學二元論傳統無法解決的信息的本體論地位問題。尤其是最後對《周易》筮法中成卦法遞歸論的重新解釋使得我國自《九章算術》以來的工作無需科學史料的支持就可直接與現代計算機科學的算法關聯起來,真正做到“古為今用”。

作者簡介

劉鋼:哲學博士,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科學技術哲學研究室室主任、副研究員、碩士生導師、“網路媒體”論壇成員。中國自然辯證法研究會科學基礎與信息網路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 主要研究方向為信息哲學、網路與社會等。譯著有《中國科學技術史》(部分章節)、《信息技術的倫理方面》、《虛擬實在的形上學》等。代表譯作為《馴服偶然》。此外還發表多種研究論文,如“從信息的哲學問題到信息哲學”、“通向信息哲學的東方進路”以及“Philosophy of information and foundation for the future Chinese philosoph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等其他著述。

圖書目錄

前言
導論
第一章 正名
第一節 關於本書的書名
第二節 關於“信息哲學”
一、“信息哲學”在中國誕生的背景
二、與邏輯實證論的類比
三、關於“信息哲學”的名稱
第三節 什麼是“信息哲學”?
一、信息哲學是一門獨立的哲學學科
二、計算作為一種創新的方法論
三、萊布尼茨-羅素傳統與中國的牽連
第二章 時代潮流
第一節 信息化的曲折道路
一、難圓的獨立自由之夢
二、把網際網路變成和平的網路的努力
三、以國家安全的名義
第二節 信息哲學在歐美
一、哲學家“要么輝煌,要么死亡”
二、國際化道路
第三節 信息哲學在中國
一、信息高速公路的社會影響與信息哲學
二、控制論的哲學問題研究
三、智慧型與認知研究
四、網路與社會研究
五、信息倫理與虛擬實在研究
六、計算與複雜性研究
七、邏輯與機率研究
八、關於信息的本質的研究
第三章 展望未來
第一節 現代科學技術對社會的影響
一、“觀念驅動”的科學革命的終結
二、“工具驅動”的科學革命的興起
第二節 信息哲學的興起
一、哲學的計算/信息轉向
二、信息哲學的人文性
第三節 從工業化到信息化
一、數字媒體對傳統紙媒體的衝擊
二、Web 2.0時代的新特徵
第四章 資訊時代的知識觀
第一節 歐美人研究信息的不同進路
第二節 資訊時代如何看待知識
一、有魔力的知識
二、馬克盧普的知識分類
三、貝爾的社會中軸轉換原理
四、信息鍊金術批判
第三節 有獨立於心(主體)的知識嗎?
一、反心理學主張的徹底失敗
二、Its from bits
第五章 信息的哲學語義分析
第一節 “信息”不是“知識”
一、科學的“信息”問題
二、“信息”在漢語中的釋義
第二節 從語言學的角度分析
一、一般意義的“知識”
二、日常語言中的“信息”
三、語義場中的同義詞
四、日常用語中的使用搭配
第三節 從詞源學的角度分析
一、Information是國際分析語詞
二、Information的辭彙學分析
三、Inform的語義學分析
四、inform的本義
五、Inform的引申義
第四節 Information的本義和引申義
第六章 信息的本質探源
第一節 Information中的form
一、Form與拉丁語的關係
二、Form與希臘語的關係
三、Form與梵語的關係
第二節 To be is to inform
第三節 從道家哲學的觀點看
第四節 從人的基礎性能力的角度看
一、“萬物”對人的“持”
二、人對“萬物”的“持”
三、互持的秘密
第七章 秩序之夢
第一節 “書同文”與“定於一”
第二節 巴比倫的通天塔
第三節 萊布尼茨的廣義計算思想
一、西方學術的精蘊
二、雜多之統一
第八章 萊布尼茨的中國情結
第一節 西方文化史中的“另類”
一、從“禮儀之爭”看中西文化互動的困難
二、回到萊布尼茨
第二節 作為控制論的守護神的萊布尼茨
一、普遍文字的理念
二、理性演算的理念
第三節 二進制級數與現代計算機科學的關係
第九章 模態資訊理論——新的綜合
第一節 從數學機械化到中國古算的進路
一、萊布尼茨的夢想
二、邁向數學機械化
三、中國古算之路
第二節 “數學不能代替哲學”
一、“信息”在西方哲學體系中的困惑地位
二、萊布尼茨的可能世界理論簡介
第三節 通古達今的樞紐
一、《周易》的筮法
二、《周易》筮法的分析
三、易同餘式
四、《周易》筮法的遞歸論的解釋
五、萊布尼茨是一位實質先驗論者嗎?
結束語
參考文獻
索引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