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侃母壺

保侃母壺,西周中晚期水器。通高31.4厘米,口徑9.3厘米,重2.9千克。口圓,頸稍短,兩側有耳,腹鼓圈足。頸、足處各飾一道弦紋。

保侃母壺

保侃母壺保侃母壺
西周中晚期水器。
通高31.4厘米,口徑9.3厘米,重2.9千克。
口圓,頸稍短,兩側有耳,腹鼓圈足。
頸、足處各飾一道弦紋。

保侃母壺銘釋

保侃母壺銘保侃母壺銘
王女司(姒)賜保侃1;
母貝,揚女司2;
休,用作寶壺3。
該壺銘三行十四字,描述的周王室王后對臣子家命婦的賞賜。儘管這篇銘文很短,但還是有必要就其中的幾個問題,做個比較說明。
第一、關於“女司”的釋讀
“女司”字從女旁司聲,為“王某”的句式,明顯是周王后的姓氏。且“女司”字從韻部來看,“司”與“以”音近相通。因此,通過典籍也有“王姒”的記載,筆者認為該字,同“姒”無疑,這字也就直接點明這位周后來自於姒姓的諸侯國(有可能來自於陳國)。結合銘文字型的特點,將其歸入西周中晚期比較妥當。至於確切的年代,還需對“保侃”的活動年代予以確定,才能有更為深入的認識。
第二、“侃”的繁構問題
與其他銘文中的“侃”字不同的是,“保侃母”壺銘中的“侃”,從彳從川從口,字型比較複雜,明顯有晚起字型的可能,從它繁構的特徵將其與其他諸器比較來看,其制器年代也不應該會太早的。
第三,“保侃”的身份問題
依據侃的職位可能就是西周“三大”其中的太保,因此根據周代王庭世襲公卿的情況,筆者認為侃極有可能與周初的召公有著十分緊密的關係,是召公的後人。因此,鑒於侃的身份,王后對侃的母親進行賞賜也是沒有什麼新奇的了!
這裡我們可以看出,周代的封賞不僅僅局限於周王對臣子,還應看到內庭王后對命婦的封賞同時也履行著這個職能。可以說,“保侃母”壺對進一步深化我們對“周禮”的解讀有著很明顯的參考實物價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