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艦隊

北方艦隊

北方艦隊,是俄羅斯海軍的一部分,蘇聯時期稱紅旗北方艦隊。該艦隊最早是由沙皇俄國時期規模較小的北冰洋艦隊(或譯北極圈艦隊),後在蘇聯成立,北冰洋艦隊擴編並改名為紅海軍北方艦隊,並在蘇聯時期逐漸擴大成為蘇聯五大艦隊之中規模和實力最大的海軍艦隊。後蘇聯解體,北方艦隊由俄羅斯聯邦繼承,儘管俄海軍在蘇聯解體之後實力大大降低,但現在仍為俄羅斯最強大的艦隊。無論是蘇聯時期還是當前,北方艦隊的活動範圍涵蓋了整個北極圈,北大西洋以及加拿大周圍水域。

(圖)北方艦隊徽章 北方艦隊徽章

艦隊介紹

北方艦隊 北方艦隊
俄羅斯北方艦隊作為 戰略威懾力量,一直被視作是 俄羅斯絕秘的要地,自蘇聯以及俄羅斯建國至今,沒有向任何一家外國 媒體開放過,近日,俄國防部批准 鳳凰衛視進行獨家採訪,這是繼本台專訪俄國核彈城和核飛彈發射列車之後,首次深入採訪俄國戰略核潛艇部隊。
俄羅斯北方艦隊位於俄國 摩爾曼斯克地區。
在俄羅斯軍方執行計畫常常會發生變化,俄北方艦隊更改了我們第一天的 採訪計畫,因為要等待一位從 莫斯科飛來的安全官員。

艦隊設施

(圖)設施示意圖 設施示意圖

除了塞維爾摩爾斯克主基地以外,北方艦隊還有其他6個海軍基地和幾個船廠以及燃料儲藏站。主要的設施包括摩爾曼斯克主港區和燃料儲藏站,一個阿提卡級核動力破冰船專用的基地和船廠,安德烈瓦港以及塞瓦達文斯克港

基地
塞維爾摩爾斯克Severomorsk
Olenya Bay
Skalisti
韋加耶沃Ura Bay
Ara Bay
Bolshaya Lopatka
Gremikha - also a spent fuel storage site

船廠
Roslyakovo
Polyarny
Nerpa
Malaya Lopatka

戰鬥序列

(圖)北方艦隊 北方艦隊

第43飛彈艦隊
庫茲涅佐夫號航空母艦 1艘
基洛夫級2艘
光榮級 1艘
現代級 2艘
無畏級反潛艦 4艘
第11潛水艇戰隊, Zaozersk
奧斯卡級核潛艇 4艘
勝利級核潛艇 2艘
阿爾法級核潛艇 1艘(實驗船)
第7分隊, Vidyaevo
Sierra級 3艘
勝利三型級核潛艇 3艘
若干其他小潛艇
第12潛水艇戰隊, Gadzhiyevo
第31分隊 (Yagelnaya Bay, Sayda Inlet)
德爾塔級核潛艇 6艘
德爾塔三型級核潛艇 2艘
第24分隊
阿庫拉級核潛艇 6艘
第49分隊
楊基級核潛艇 1艘
德爾塔4型核潛艇 1艘
勝利級核潛艇 3艘
若干小型核潛艇 約5艘
登入艦隊
基洛級潛艇 7艘
Ivan Rogov 級大型登入艦 1艘
Ropucha 級大型登入艦 5艘
航空大隊
第924海軍偵蒐分遣隊- HQ at Olenegorsk/Olenya - Tu-22M3;
第279艦載機聯隊 - HQ at Severomorsk-3 - Su-25UTG, Su-33;
第73獨立航空中隊 - HQ at Kipelovo (Fedotovo) - Tu-142MK, Tu-142MR;
第403混和航空中隊 - HQ at Severomorsk-1 - An-12, An-26, Il-38, Tu-134;
第830反潛直升機中隊 - HQ at Severomorsk-1 - Ka-27;

歷任司令

北方區艦隊司令:
扎哈爾•亞歷山德羅維奇•扎庫普涅夫 1933.6.1—1935.3.13
康斯坦丁•伊萬諾維奇•杜舍諾夫 1935.3.13—1937.5.11
北方艦隊司令:
康斯坦丁•伊萬諾維奇•杜舍諾夫 1937.5.11—1938.5.28
瓦連京•彼得羅維奇•德羅茲德 1938.5.28—1940.7.26
阿爾謝尼•格里戈里耶維奇•戈洛夫科 1940.7.26—1946.8.4
瓦西里•伊萬諾維奇•普拉東諾夫 1946.8.4—1952.4.23
安德烈•特羅菲莫維奇•恰巴年科 1952.4.23—1962.2.28
弗拉基米爾•阿法納西耶維奇•卡薩托諾夫 1962.2.28—1964.6.2
謝苗•米哈伊洛維奇•洛博夫 1964.6.2—1972.5.3
格奧爾吉•米哈伊洛維奇•葉戈羅夫 1972.5.3—1977.7.1
弗拉基米爾•尼古拉耶維奇•切爾納溫 1977.7.1—1981.12.16
阿爾卡季•彼得羅維奇•米哈伊洛夫斯基 1981.12.16—1985.2.25
伊萬•馬特維耶維奇•卡皮塔涅茨 1985.2.25—1988.3.19
費利克斯•尼古拉耶維奇•格羅莫夫 1988.3.19—1991.12.25

事故

(圖)蘇奇科夫 蘇奇科夫

2004年5月18日,俄羅斯北方艦隊軍事法庭對K-159核潛艇沉沒事件責任人前北方艦隊司令傑納基-蘇奇科夫海軍上將進行判決,判處其四年有期徒刑,緩期兩年執行。據悉,2003年底因K-159核潛艇沉沒而被免職的蘇奇科夫承認自己在此次事件中失職。
2003年8月30日,隸屬於北方艦隊的K-159核潛艇巴倫支海基爾金島西北3海里處不幸沉沒。這艘潛艇於1989年退出俄海軍現役,是在它從格列米赫海軍基地被拖拽至波利亞爾內市的CP3-10號工廠進行拆解的途中,因浮筒脫落而沉入海底的。在沉沒的K-159核潛艇上共有10個人,只有1人獲救。早在事故發生之前,潛艇上的核反應堆和飛彈等早就被拆卸下來。
“K-159”號核潛艇是蘇聯研製的第二種型號的核潛艇,西方稱其為“11月”級。艇身長107.4米,寬7.9米,水面排水量為3101噸,水下排水量4069噸,水面最大航速23.3節,水下最大航速30節,最大下潛深度300米。艇上配備8支533毫米魚雷發射管和20枚魚雷。
2000年8月12日,俄羅斯海軍北方艦隊“庫爾斯克”號核潛艇軍演時沉沒,艇上118名海軍官兵全部遇難;
,俄北方艦隊“聖者達尼莫斯科夫斯基”號多用途核潛艇是停泊在靠近芬蘭邊境的雷巴奇北方半島錨地時發生火災的。俄北方艦隊新聞發言人2006年8月7日稱,莫斯科時間2006年8月6日深夜,“聖者達尼莫斯科夫斯基”號核潛艇在執行任務途中突然失火。

戰功

(圖)北方艦隊 北方艦隊

從蘇維埃時期起,北方艦隊的前輩們就戰功顯赫。“十月革命”以後,外國列強為了將剛剛出生的蘇維埃共和國扼殺在搖籃中,1918年,英國軍隊和俄羅斯白衛軍在北莫爾斯克和阿爾斯克登入,並試圖占領蘇維埃北方地區。但是,它們的計畫破產了。在這次戰役中,北德維納區艦隊起了重大作用。

1939~1940年的蘇芬戰爭期間,北方艦隊經受了成立後的第一次戰鬥洗禮。這次武裝衝突雖然為時不長,但使北方艦隊獲得了一定的戰鬥經驗,特別是艦隊與陸軍協同作戰的經驗。

在衛國戰爭中,北方艦隊經受了嚴峻的考驗,完成了支援陸軍側翼、破壞敵人交通線和保障己方交通線等多種多樣的作戰任務。北方艦隊對德國海上交通線頻繁打擊,大大破壞了德軍的運輸並阻撓其從北挪威運走鎳礦和鐵礦。法西斯德國的工業由於這些重要戰略原料奇缺而出現危機。在北莫爾斯克方向作戰的德軍經常得不到增援,彈藥、糧食和其他物品供應不足。在1941~1942年戰爭最艱苦的歲月里,北方艦隊頂住了德軍的強大攻勢,隨後積蓄力量,為蘇軍的反攻作出了貢獻。

在第二次車臣戰爭中,北方艦隊的海軍陸戰隊代表俄海軍參戰,在車臣的崇山峻岭中打出了俄海軍陸戰隊的威風。如今車臣恐怖分子一看戴有“白熊”臂章的海軍陸戰隊便心有餘悸。

軍事演習

(圖)北方艦隊 北方艦隊
俄北方艦隊在巴倫支海進行大規模軍事演習

俄羅斯北方艦隊指揮部2004年2月17日宣布,北方艦隊當天出動大量船隻在巴倫支海海域進行大規模軍事演習。俄總統普京當天繼續在演習海域進行視察。 此次海軍演習是俄戰略核力量和常規部隊聯合軍事演習的一部分,其目的是對艦隊的戰備能力及其戰略核力量進行檢驗。包括“庫茲涅佐夫上將”號重型航空巡洋艦和“彼得大帝”號核動力飛彈巡洋艦在內的10艘水面船隻和保障船、6艘潛艇、部分反潛飛機、艦載直升機以及5000餘名官兵參加演習。

演習期間,“新莫斯科斯克”號戰略核潛艇將從水下向位於堪察加半島的演習場發射一枚洲際彈道飛彈。“彼得大帝”號巡洋艦將進行防空實彈演習,阻截從北方艦隊另一艘潛艇上發射的飛彈。此外,北方艦隊還將進行搜尋和打擊假想敵核潛艇等項目的演練。

俄黑海和北方艦隊15年來首次在大西洋舉行演習

俄羅斯海軍總司令助理伊戈爾·德加洛上校2008年1月21日表示,海軍艦隊突擊群21日在大西洋東北海域開始舉行為期若干天的演習。“演習期間黑海艦隊旗艦‘莫斯科’號巡洋艦將使用飛彈系統、地對空飛彈系統、火炮系統以及深水炸彈發射炮對空中和海上目標進行打擊。”他指出,演習期間,艦載飛機計畫從載機巡洋艦和突擊群其它艦艇的甲板上起飛。“蘇-33和蘇-25戰鬥機以及卡-27反潛直升機將起飛升空。”“艦隊與空軍戰略航空兵以及北方艦隊遠程航空兵演練協同作戰是此次演習的重要階段。他們將演練合作完成戰鬥任務。”“莫斯科”號巡洋艦將使用飛彈系統對預定目標進行打擊。這一飛彈系統在世界上目前還沒有同類裝備與其相比。

此次演習是俄羅斯黑海艦隊和北方艦隊在近15年來首次在大西洋舉行的演習。

俄羅斯海軍黑海艦隊的旗艦--“莫斯科”號巡洋艦還成功完成在大西洋海域進行飛彈發射任務。

“莫斯科時間16點30分該艦對海上多個目標進行了飛彈發射。在戰術技術性能方面,世界上還沒有任何一套發射裝置能與這一飛彈系統相比。”

 黑海艦隊一直被稱為“俄羅斯海軍之母”。1696年10月,為奪取進入亞速海和黑海的出海口,遵照沙皇彼得一世“一定要有海船”的旨意,俄組建亞速海艦隊(黑海艦隊前身),由此開創了俄羅斯海軍的歷史。在冷戰時期,黑海艦隊作為蘇聯四大艦隊(另3個為波羅的海艦隊、北方艦隊和太平洋艦隊)之一,鎮守著蘇聯的南部海疆。但在2017年,這支昔日強大的艦隊可能會被“閹割”。

相關介紹

(圖)摩爾曼斯克 摩爾曼斯克

俄國這個靠近北極的最大的城市。
摩爾曼斯克市位於倫支海科拉灣的東岸,北距灣口50公里;處於北緯69度,是北極圈內最大城市。
莫斯科到摩爾曼斯克市的距離為1967公里。
摩爾曼斯克北臨白令海和北大西洋,路連北歐多國,戰略位置十分重要。
市內有3個區,分別是列寧區、十月區和五一區。
摩爾曼斯克是俄羅斯乃至世界最大的軍港之一,俄羅斯最大的漁港和北方最大的商港;也是北冰洋考察站的前進基地和北方諸島的後方基地。
摩爾曼斯克是俄羅斯北方唯一的不凍港。俄羅斯船隻由此通往世界各地170個港口,年吞吐量800 ~1000萬噸。
摩爾曼斯克還是俄羅斯北極地區的科研文化中心。這裡有著名的北極海洋漁業和海洋學研究所。
從沙皇俄國時期開始,在北方地區建立不凍港的海軍基地就是俄羅斯積極推行的一個海軍發展戰略。
1899年沙皇俄國在這一地區建立了第一個軍港。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科拉灣的戰略地位顯得更加重要。
1933年蘇聯政府在科拉灣建立北方艦隊分艦隊,1937年改為北方艦隊。
二次世界大戰之後,蘇聯的第一艘核潛艇在1958年配備給北方艦隊。從50年代到70年代,北方艦隊成為蘇聯最為強大的海軍艦隊,原蘇聯海軍的三分之二的核潛艇和水上核艦艇都駐紮在北方艦隊。
據官方公布的材料,摩爾曼斯克州地區共有220個核反應堆。還有100多艘已經廢棄但沒有進行處理的核潛艇。這裡還存放有許多核廢料和核燃料。
近年來,俄政府已在這裡建了一個綜合解決核污染問題的工廠。去年對12艘報廢的核潛艇進行了處理。按照目前的進度,北方艦隊100多艘報廢的核潛艇將於2008年全部處理完畢。
俄國海軍三分之二的核潛艇集中在摩爾曼斯克,還有唯一的航空母艦《庫圖佐夫號》和大型戰列艦《大彼得》號。由柳洪平創建。

參考資料

[1] 中國網 http://www.china.com.cn/chinese/junshi/352320.htm
[2] 搜狐網 http://news.sohu.com/2004/05/30/33/news220313333.shtml
[3] 網易   http://news.163.com/08/0122/09/42Q782D6000120GU.html
[4] 騰訊網 http://news.qq.com/a/20040218/000212.htm

俄羅斯海軍艦隊

 概況俄羅斯海軍由北方艦隊、太平洋艦隊、黑海艦隊、波羅的海艦隊、裏海分艦隊(“裏海分艦隊”是俄文翻譯,實際上裏海分艦隊和其他四大艦隊並無隸屬關係,只是規模小得多)、海軍航空兵、海軍步兵(俄文原文為“海軍步兵”,但基本上等同於其他國家的海軍陸戰隊,是多兵種合成的兩棲登入作戰部隊)和海岸炮兵組成。
名稱 基地
北方艦隊司令部設在北摩爾斯克市
俄羅斯太平洋艦隊司令部設在海參崴
黑海艦隊司令部設在塞瓦斯托波爾(現為烏克蘭領土,俄軍在建設新的基地,2010年左右司令部就要搬遷),總兵力1.8萬人。
波羅的海艦隊司令部設在加里寧格勒(二戰中與德國瓜分波蘭所得,現為俄羅斯飛地),總兵力3.6萬人。
裏海分艦隊 司令部設在阿斯特拉罕,總兵力2萬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