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艷寧[“博士母親”侯艷寧]

侯艷寧[“博士母親”侯艷寧]
侯艷寧[“博士母親”侯艷寧]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侯艷寧,河北高陽人,1957年1月出生, 1983年9月入伍,1984年3月入黨,現為白求恩國際和平醫院副院長兼藥劑科主任。

基本信息

侯艷寧,河北高陽人,1957年1月出生, 1983年9月入伍,1984年3月入黨,現為白求恩國際和平醫院副院長兼藥劑科主任。

她在事業上是一位執著追求的女性。1977年全國恢復高考,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河北醫科大學。1983年8月,她以藥理專業第一的好成績考取了第三軍醫大學研究生。1991年4月,她又考取了協和醫科大學的博士研究生。多年來,她先後獲得軍隊科技進步獎8項,發表學術論文60多篇,指導碩士、博士研究生7名。4次榮立三等功,1次榮立二等功,2次被軍區、聯勤部表彰為優秀共產黨員。2002年被全國婦聯授予“三八紅旗手”榮譽稱號,並光榮出席黨的十六次代表大會,所帶科室3次榮立集體三等功,連續5年被軍區、聯勤部和醫院評為先進科室。

她在家庭中是一位相夫教子的好妻子、好母親。她有一個讓人羨慕的家,愛人高金浩長期在外地工作,兒子高汀就讀新加坡國立大學。由於愛人在外工作時間較多,所以平時教育孩子的任務就落到了她身上。侯艷寧堅信,在教育孩子上,身教重於言傳。她從不買高檔名牌服裝,不愛逛商店,即使在國外學習她穿的衣服都是洗了一水又一水。兒子高汀小時候,侯艷寧帶他上街之前要約法三章:出去後不能亂買東西,看見什麼要什麼;確實想買的東西,一定要徵得大人的同意;不能貪玩,要知道早點回來做作業。

她在鄰裡間是一位與人為善的熱心人。她不但工作幹得出色,家庭和美幸福,在處理鄰里關係上做得的也非常好。她的鄰居是一位70多歲的老人,孩子在地方工作不能經常回來照顧老人,侯艷寧就把他當自己的親人來照顧,有時家裡做好吃的,她就把老人請到自己家一起吃,鄰居都知道侯主任是個熱心腸,單位有幾個困難戶,她總是掛在心上,時常問寒問暖,儘自己所能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困難。在她的影響下,高汀從小就愛幫助別人,有一次在微機訓練課前,一名同學忘記帶鞋套,高汀二話沒說就主動把自己的鞋套給了他,自己卻跑到外邊又買了一個。侯艷寧就是靠這種平時一點一滴言傳身教來培養孩子的愛心。她的家庭先後被北京軍區、聯勤部兩次評選為“文明幸福家庭”。

從藥師到博士後 1986年,侯艷寧從第三軍醫大學畢業後,被分配到白求恩國際和平醫院藥劑科,任職藥師。當時,她的生活步入了一個特殊時期:在大學當教師的丈夫赴天津讀研究生,她獨自帶著不滿兩歲的孩子生活。也就偏偏在這個最不該幻想的時候,侯艷寧開始向著一個更大的目標衝擊,硬是用了近兩年的課餘時間,完成了報考博士的準備工作。  1991年8月,侯艷寧像傳遞接力棒一樣,把4歲半的孩子留給研究生畢業歸來的丈夫,自己如願以償考入了協和醫科大學攻讀博士學位。3年苦讀,她完成了博士的全部學業,在博士畢業論文答辯中,創造了協和醫科大學藥物所多年來的最高分。她的導師、中國著名藥理學專家朱媛教授,當即將這位得意門生推薦給瑞典卡洛林斯卡大學的拉斯教授。拉斯教授看了侯艷寧的畢業論文和個人簡歷後,欣然邀請她飛赴瑞典名城斯德哥爾摩,到他的研究室作博士後研究。  面對新的人生挑戰,侯艷寧毫無畏懼。剛到研究室上班的當天,就讓她做一個難度相當大的實驗,並告訴她實驗結果允許有一定的誤差。侯艷寧嫣然一笑: “我不允許自己有誤差。”不到一個小時,她便分毫不差地拿出了實驗結果。  侯艷寧在國內主攻抗炎藥藥理研究,到了國外從事的卻是藥物成癮機理研究。這對於她來說是一個挑戰。她深知,當今世界,毒品的泛濫是人類的大敵,了解掌握其成癮性機理,以期找到解決的途徑,無疑對全人類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3個月後,當侯艷寧正式提出藥物成癮對轉錄因子活化蛋白基因調控影響的研究課題時,拉斯教授大吃一驚,這個思路可謂獨闢蹊徑。他當場拍板,為侯艷寧單獨立題,並專門給她配備了實驗室。僅用1年時間,這項實驗便大功告成。  在短短兩年時間裡,侯艷寧完成了別人4到5年的工作量,連續在《歐洲藥理學》等國際知名學術雜誌上發表不少研究論文,她的名字在國際藥理學界引起了廣泛關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