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外的挑戰

基本信息

例外的挑戰例外的挑戰
作者:喬治·施瓦布(作者), 李培建(譯者)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第1版 (2011年12月26日)
叢書名: 卡爾· 施米特研究文叢
平裝: 136頁
ISBN: 9787208103191

內容簡介

德國法學家卡爾·施米特深刻地影響了上個世紀的西方政治和法學思想,然而他的生平和著作也激起了相當大的爭議。本書是揭示施米特思想的一把鑰匙,也是美國學界戰後第一部研究施米特的專著。作者清晰地闡釋了施密特的關鍵概念,並將這些概念的重要性與政治、國家和國際關係聯繫起來。並不僅僅滿足於論述施米特對20世紀思想的深刻貢獻,作者還用了大量篇幅論述施米特與第三帝國的妥協。

作者簡介

喬治·施瓦布(George D.Schwab)1931年出生於美國,1968年獲得哥倫比亞大學哲學博士,1960—1968年任紐約城市大學的城市學院歷史系講師,1968—1972年任助理教授,1973—1979任副教授,1980—2000年任教授,2001年至今任城市學院和研究中心榮休教授。1974年和國際法大師漢斯·摩根索共同創立了“美國外交政策全國委員會”(National Committee on American Foreign Policy)並自1993年起任該會主席。施瓦布還是該委員會會刊《美國外交政策利益》(American Foreign Policy Interests)的主編。施瓦布教授是美國戰後第一個系統研究施米特思想的學者,自《例外的挑戰——卡爾·施米特的政治思想導論(1921—1936年)》出版後(1970初版,1989年再版;日文版1980年,義大利文版1986年)又翻譯了施米特的《政治的概念》、《政治的神學》、《托馬斯·霍布斯國家學說中的利維坦》,並發表相關論文數篇。

目錄

初版序
再版序
縮略語
導論
第一部分 施米特與《魏瑪憲法》:1921—1933年
第一章 獨裁的含義
第二章 主權的含義
第三章 民主主義與自由主義的含義
中立化過程的近代史——一篇演講
第四章 總統制的含義
第五章 希特勒破除魏瑪體制
第二部分 施米特與民族社會主義:1933—1936年
第六章 國家、運動、民族
第七章 具體的秩序思想
第八章 軍隊、政黨、國家
第九章 神學、挫折及貝尼圖·薩雷諾神話
結論
參考文獻
附錄
人名索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