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鶯兒

來鶯兒

來鶯兒,是個傳說中的人物,正史及古代典籍並無記載。相傳來鶯兒是東漢建安年間洛陽之名妓,後愛上曹操的侍衛王圖,王圖因延誤軍機而押赴刑場,當時來鶯兒奮不顧身以己命換王圖一死。 新編古裝潮劇《曹營戀歌》,秦腔《雀台歌女》講述了歌女來鶯兒與情人王圖及曹操三人之間催人淚下的故事。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相傳來鶯兒是東漢建安年間洛陽“芳澤閣”之頭牌舞技。

提起曹操不知道的人恐怕不多,提起來鶯兒不知道是毫不奇怪的。

曹操奇冤

從戲劇到小說《三國演義》都把曹操描繪成一個白臉奸臣,陰險多疑、手段毒辣。惜乎他敗於赤壁之戰,遂成三國鼎立的局面。文學上,曹操更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留下了不少傳世之作,其中每一個中學生就必須讀他兩篇文章:《龜雖壽》、《觀滄海》。“老驥伏櫪,志在千里。”表現出一種積極向上,熱愛人生的態度;《觀滄海》體現出一種包羅天地宇宙的雄心,所謂“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詠志!千年以後的毛澤東來到這裡,產生同樣的心境,與曹操呼應:“魏武揮鞭,東臨碣石有遺篇。”

當然作為一個亂世英雄,曹操他不可能不為權力而鬥爭,為此殺皇后鴆皇子。但終其一生,他畢竟沒有稱帝,正如他自己所說,要不是他出來的話,真不知幾人稱帝、幾人稱皇。更何況人們常說:不想當元帥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我們又何必對曹操多加指責呢?

毛澤東講:對曹操不能“欲加之罪,何患無詞。”

來鶯兒 來鶯兒

投身丞相

來鶯兒在東漢帝都洛陽是個色藝俱佳的名歌舞妓,照現在的說法是著名的歌星兼舞蹈家。過著:“五陵年少爭纏頭,一曲紅綃不知數”的日子。來鶯兒生性孤高雅潔,在台上和台下表現出兩種迥然不同的面貌。台上,她熱情奔放,能使她的聽眾和觀眾近乎瘋狂;台下,沉默寡言,又使得想一親芳澤的人,不得不偃旗息鼓。董卓火燒洛陽,遷都長安,來鶯兒頓失依憑,不啻是一朵盛開的鮮花,忽然間遭到狂風暴雨的侵襲。

曹操不僅愛江山愛人才,更愛美女,他久聞來鶯兒的大名,就想見識她一下。曹操喬裝打扮一番就去洛陽城裡找來鶯兒。來鶯兒婉轉的歌喉與曼妙的舞姿,征服了曹操的心。

三國鼎立OL中來鶯兒形象 三國鼎立OL中來鶯兒形象

要不是及時獲得了曹操的賞識,恐怕她就會跟著洛陽的一場浩劫,枯萎飄零得無影無蹤。在混亂的世局中,曹操南征北戰,戎馬倥傯,來鶯兒跟著曹操過著行蹤飄泊的生活。雖然她並不喜歡,但是天下滔滔,哪裡是她的安身立命之所呢?只能如此!同時她也試著在戰爭的空隙里,以婉轉的歌喉與曼妙的舞姿,為曹操調劑身心,藉以報答他的再造之恩。

愛上侍衛

感情是不能用理智控制的,一個英俊的身影闖進了來鶯兒的眼帘,深入心底。那是曹操府中的一名侍衛,她不顧一切地愛上了他。曹操正忙于軍國大計,也周鏇於眾多美女之間,並不知道來鶯兒的事情。

來鶯兒喜歡的這個侍衛叫做王圖,魁梧而機警,弓馬嫻熟,一表人才,在丞相府中頗得曹操的賞識。曹操有意使他有升遷的機會,於是派他帶領一組人馬,裹糧深入敵境,窺探敵人的虛實,以及囤糧的處所。這是一件十分危險、艱巨的任務,是否能夠達成任務,全身而退,把握不大。王圖把情況告訴了來鶯兒,面對生離死別的情人,想到渺不可知的未來,來鶯兒淚流滿面地抱著王圖不放,不覺雞啼天曉,已經錯過了深夜出發的時間。

救英雄

來鶯兒 來鶯兒

軍令如山,王圖被繩捆索綁押入大牢,被叛處死刑,侯令斬首示眾。

人們總是講英雄救美人,間或地也有美人救英雄。在曹操那裡至少就有兩起,一起是蔡文姬救董祀,一起就是現在的來鶯兒救王圖。來鶯兒跪在曹操的面前,顯得是那樣倉白無力,她反覆只講:“願代王圖一死……”並說出她與王圖的私情。

一死是容易的,但活著的人敢於將自己最見不得人的東西公之於眾,是需要極大的勇氣。

曹操在文學上極負盛名,在他的雄才大略背後也隱藏著極大的孤獨。“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他自然對人世間的至情和至性,有著超乎常人的鑑別能力。對來鶯兒的真情流露,十分感動。

但曹操畢竟也有其梟雄的一面,他出下了一個題目,叫來鶯兒在一個月內訓練出一個小型歌舞班並同意來鶯兒可以代情人一死。以更進一步測試來鶯兒的真情摯愛。

開始了,來鶯兒愉快而坦誠的開始,除了救情郎的命以外,她也希望在自己死後,有人來接自己的班,為曹操分憂解難,以報答曹操的收養之恩。

一個小型的歌舞訓練班在曹操的丞相府中緊張的訓練,來鶯兒挑選了七位具有歌唱及舞蹈天賦的侍女,夜以繼日地進行密集式訓練,從樂理、音色、音質到舞姿、道具,盡其所知與所能,毫不保留地傳授。七位歌舞待女都取得了顯著的進步,尤其是潘巧兒更是出類拔萃,已幾乎能與來鶯兒並駕齊驅。這只用了一個月的時間,這也是曹操給她的規定,本以為完成不了的,想不到都完成了。

訓練結束了,也就是來鶯兒代情而死的時間,來鶯兒坦然地向曹操覆命。這時曹操忽然有一絲憐憫襲上心頭,看著這位如花似玉的美人兒頃刻之間即將在人間消失,不禁脫口而出地說:“其實你可以不死啊!”

來鶯兒根本不曾重視曹操話里的一線生機,只是幽幽地說:“天下哪有這種道理,身犯重罪可以逍遙法外,不但本身難以自處,丞相又如何統御群下;再說賤妾有負丞相厚恩,也無顏苟活人世。”

曹操默然良久,非常激動,眼前的女子,已經大難臨頭,還為別人著想,為曹操著想,真奇女也!曹操

默然良久,問道:“你想不想與王圖再見一面?”

萬萬沒有想到,來鶯兒自有她的一套愛情邏輯,她說:“當我決心代情人一死時,我與他的情感就已經圓滿地結束了,相見無補於事,不如不見!”

曹操非常感動,心想自己位高權重,卻沒有一個心甘情願為自己慷慨赴死的紅粉知己,他黯然神傷,對來鶯兒說:“等我放了王圖後,再通知你吧!”

來鶯兒走後,曹操迅速傳見了王圖,王圖坦率地告訴曹操:“我對於來鶯兒只是逢場作戲而已,並沒有真正的愛情可言。”曹操火冒三丈,一腳踢倒王圖,本想將他處死,但又答允了來鶯兒不殺他,只好將他逐出丞相府。

如果曹操把事情的真相告訴來鶯兒,即使能夠阻止她赴死的決心,勉強地活下去,但一定會比去死更痛苦。曹操打定了主意只對來鶯兒說:“王圖已經釋放,逐回家鄉,念在你一片真情,且訓練歌舞妓有功,可以不死!”

來鶯兒感謝曹操的成全,卻不願接受饒她不死的恩惠。語畢,鄭重地向曹操行了跪拜大禮,轉身而去,去得那樣堅決,去得那樣坦然,望著她的背影,一生不知經過多少大風大浪的曹澡,此刻也不由自主地感到一陣淒切,流下了兩行淚水,這是他第一次為女人流淚,也是最後一次為女人流淚。

清代王孫公子納蘭容若寫道:

風絮飄殘已化萍,蓮泥剛倩藕絲縈,珍重別拈香一瓣,記前生!情到濃時情轉薄,而今真箇悔多情,又到斷腸回首處,淚偷零。

曹操在《讓縣自明本志令》中對他的妻妾說:“顧我萬年之後,汝曹皆當出嫁。”

這在封建時代也是了不起的壯舉,這樣的人是奸雄還是英雄?!

潮劇作品

廣東省第七屆精神文明建設 “五個一工程”獎揭曉,潮州市在省“五個一工程”獎項上取得新突破,潮劇《曹營戀歌》獲得優秀作品獎。

劇照 劇照

《 曹營戀歌》講的是曹操野情史:兵荒馬亂之年,歌女來鶯兒為曹營將軍王圖所救,兩人俱是濮陽老鄉,加上年華青春與活命恩義,情愛頓生。曹操偶見來鶯兒,為其才貌傾倒,破例將歌班收留軍營之中。某次曹操行軍令,命王圖潛入敵營軍中放火,王圖情知此行艱險,與來鶯兒纏綿惜別,以致貽誤軍機。曹操大發雷霆,要斬王圖。來鶯兒闖帳求保,陳明了她與王圖的私情,曹操聞說王圖與來鶯兒私下定情,心中嫉恨,但是礙於來鶯兒再三哀求,順水推舟,與來鶯兒約定:一月之內,倘若來鶯兒能夠調教出聲色與其等同的歌妓,便赦免王圖。一月之後,來鶯兒散儘自己私囊,辛勤訓練,調教出了另外一個歌妓巧兒。曹操無法,只好答應赦免王圖死罪。來鶯兒為全曹操軍威,願意頂替王圖之罪。曹操惜來鶯兒之才華,不願紅顏隕落,將其囚禁,回頭譴走王圖。曹操對來鶯兒情有所鍾,怎奈來鶯兒情有所屬,曹操未能得其心,在來鶯兒以死相迫之下,只好答應將她送歸故里。來鶯兒走後,曹操發現所送斗篷留在曹營,單騎為來鶯兒送斗篷。王圖離開曹營之後,投奔呂布,帶兵伏擊,準備火燒曹營。山谷之中,王圖遇見歸家的來鶯兒,疑其為曹操所占,出言凌辱,來鶯兒一腔真情遭遇冷言惡語,頓時心灰意冷。正巧此時曹操趕到,專程送來斗篷,兩個男人,兩般行止,來鶯兒頓感曹操真情。廝殺中,來鶯兒為王圖所刺,而王圖也為隨後到來的曹軍所殺。臨死前,來鶯兒為曹操歌舞,拜謝知遇之恩,含笑死去……

秦腔作品

雀台歌女 雀台歌女

漢末,洛陽名伎來鶯兒因避戰亂,流落到鄴城,被魏王曹操收留,置於銅雀台上為歌伎,其高雅的氣質與出色的技藝深得曹操賞識。未幾,被破格冊封為美人。然而性格的懸殊和人生操守的差異使兩人接二連三地發生矛盾和衝撞,由此演繹出一段震撼人心的故事。一個地位卑下的歌女,以其至誠篤信、大義真情使至高無上的權力之劍卷了刃,從而閃耀出耀眼的人性光輝。

雀台歌女 雀台歌女

該劇獲第三屆中國秦腔藝術節劇目獎,第四屆陝西省藝術節優秀劇目獎。

主創人員編 劇:姜朝皋

導 演:徐小強 王化武 趙丹紅

作 曲:譚建春 郭全民 羅新昌 鄧增奇

配 器:周福田 程長寧

舞美設計:張小楠 王 軍 馬蘭成

燈光設計:馬蘭成 張小鵬 張兆瑞 曲宏偉 王群海 王小兵

樂隊指揮:譚建春

服裝設計:藍 玲 (特邀) 戴 剛

舞蹈指導:張曼石 (特邀)

演員表

來鶯兒:任小蕾

曹 操:曹普超

王 圖:王小平

周 氏: 張 蓓

許 褚: 趙丹紅

巧 兒: 李 青

人物表

來鶯兒 洛陽歌女,後為魏宮美人

曹 操 後漢魏王

王 圖 魏王帳下典軍校尉

許 褚 魏王府都尉

周 氏 曹操兒媳,臨淄侯曹植之妻

巧 兒 魏王府使女

歌女,舞男,侍衛等

來鶯柳

來鶯柳位於曹操的故鄉——安徽亳州譙城區曹操公園,是一棵參天大樹。據說,這株樹一夜之間從來鶯兒的墓上拔地而起,曹操感念來鶯兒的動天真情,親自把這株柳樹命名為“來鶯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