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報

《作家報》於1988年10月7日正式創刊,1999年12月31日停辦。《作家報》雜誌創刊於2009年6月19日,啟用國際標準刊號延續《作家報》的火種。

《作家報》
《作家報》的前身是《作家信息報》,1985年4月在濟南創刊,內部發行,4開4版。截至1988年6月,共出版46期。1988年6月,中國作家協會山東分會決定將《作家信息報》更名為《作家報》,改為對開4版,由不定期改為半月一期,並通過郵局公開發行全國。經過籌備,1988年10月7日《作家報》出版第1期(總第47期)正式公開發行。1990年起,由半月報改為周報,版面由對開4版恢復為4開4版。1990年起,新增的專版或專欄有“海外瞭望”、“港台及海外華文文學”、“報刊文摘”、“擷英(作品)”、“齊魯新秀”等。
1999年,山東省報刊整合改革,省作協下屬的《作家報》併入大眾報業集團。同年12月31日,《作家報》停辦,國內統一刊號:CN37-0056和人員劃歸大眾報業集團。1999年8月9日《作家報》正式改名為《半島都市報》。
CN37-0056易主更名,意味著《作家報》從此消失。在《作家報》停刊時,《中華讀書報》以“文壇對《作家報》停刊反應強烈”為題,報導了文學界的這一事件和各地作家的反應:“在文壇享有盛譽的《作家報》因諸多原因被迫停刊了。當記者為此而採訪一些作家時,他們先是感到震驚、意外,接著又表現出了極大的惋惜。”
南京大學中國現代文學研究中心的學者楊會先生,在《中國當代文學編輯身份考察》中說:“1998年12月,《作家報》停刊之時,《大家》主編李巍、《山花》主編何銳、《作家》主編宗仁發、《鐘山》副主編傅曉紅紛紛寄語《作家報》,李巍的寄語悲壯感人:‘《作家報》、《大家》、《作家》、《山花》、《鐘山》的5位老總,永遠的5位窮光蛋,永遠的5個堂·吉珂德,永遠在古道西風瘦馬上,揮著長矛鬥風車……’”
“《作家報》壽終正寢”後,當年的《作家報》編輯譚延桐已遠離故鄉,去了南寧。四年,他在《寫給<作家報>的祭文》中嘆息:“真的是沒有想到,時至今日,還會有那么多的文朋詩友在繼續地給早就已經作古了的《作家報》寄稿,有詩歌,有散文,有小說,有評論,有寓言,也有漫畫、攝影和篆刻什麼的。他們或許還不知道《作家報》已經死了,剛剛過了10歲生日就已經死了,或許他們還不知道《作家報》的靈魂早就已經升向了遙遠的天國,或許他們像我一樣根本就不相信這些都是真的……《作家報》,顯然已經活在了他們的心裡!”
《作家報》雜誌
《作家報》復生無望,其涅槃方式,只能發生新的轉化。
2009年6月19日《作家報》雜誌(夏季號)在山東正式創刊,並啟用國際標準刊號延續《作家報》的火種、傳承《作家報》的文學精神。如今的《作家報》雜誌為文學季刊,頁碼一般在96-120頁,內頁採用高檔輕型紙、封面覆啞光膜,印刷精美。2010年冬季號已經出版,2011年春季號正在編輯中。《作家報》投、選稿及互動交流網址為:www.zuojiabao.com。2011年度《作家報》雜誌征訂工作業已展開,目前,可實現網路征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