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南海區石門中學

佛山市南海區石門中學

佛山市南海區石門中學創辦於1932年,至今已有78年的歷史。石門中學是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重點中學,廣東省電化教育優秀等級學校,1993年4月被評為首批廣東省一級學校。石門中學屬於全寄宿制公立學校,始建於1932年,坐落在珠江之濱,環境優雅,素有“花園學校”“人才搖籃”的美稱。石門中學是廣東省電化教育優秀等級學校、廣東省綠色學校、廣東省中國小心理健康教育示範學校,早在1993年4月就被評為第一批“廣東省一級學校”,是廣東省第一所試評學校,取得評估經驗後向全省推廣。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佛山市南海區石門中學廣場佛山市南海區石門中學廣場

1932年秋,南海縣四司防局長陳鳳江委託旅港南海商會李景宗先生在二三九區籌建一所農村中學。1933年春,以鳳江為主席的校董會任命李景宗為校長。 一面以里水同聲學舍為基地,招生開課;一面擇址北村,闢地六十餘畝。作為校址,並取羊城八景之一“石門返照”之意,命名為石門中學。

1935年秋,學校由里水遷入北村。

從1933年春至1938年秋,共有春、秋四屆國中學生畢業。在校學生約240名,教師25名。學生每年參加省會考,成績均全數及格,為全省僅有。每次算學會考成績均為全省之冠。1935年省舉辦名校國技比賽,石門中學獲特別獎。

抗日戰爭期間石門中學幾經輾轉,分別在里水和香港等地堅持辦學。

在八年抗戰中,石門中學歷屆畢業生積極參加抗戰,不少為國殉難,了有不少榮立戰功,甚至受盟軍統帥特別獎。抗戰勝利後,石門中學於1946年春季復校,同年又進行秋季招生。至1949年,全校發展到十個國中班,約四百多名學生。這幾屆學生體育運動很活躍,在游泳和籃球方面成績突出,湧現出“八.一”籃球隊中鋒陳仁康等好幾名體育尖子。解放後石門中學由南海縣政府接管,自此石門中學走上了一條不斷發展壯大的道路。

1959年,石門中學第一屆高中畢業生一百多人畢業,其中九十多人被錄入大學,成績列全省第十1960年,石門中學第十屆高中畢業生約一百一十人,百分之九十考上大學,成績列全省第十三。同年,石門中學成為佛山地區重點中學之一,並被評為省先進學校。

1966年,“文革”降臨。石門中學廣大教師受迫害,學校遭破壞。此後,石門中學曾一度成為一所鹽步公社社辦中學。1978年以來,石門中學恢復為佛山地區和南海縣重點中學。經過落實知識分子政策,學校獲得新生。

1985年,石門中學不再辦國中,向高級中學過渡。

辦學規模

佛山市南海區石門中學綜合實驗樓佛山市南海區石門中學綜合實驗樓

從2002年開始,學校每年都按1000人的計畫進行招生,有58個高中教學班,在校學生超過3000人。學校占地面積91333.3㎡,生均占地面積為29.5㎡,綠化覆蓋率達98.57%,建築面積為78818.7㎡(生均25.4㎡)。

學校設施

石門中學擁有全國一流的辦學條件,辦公樓、教學樓、科學樓、藝術樓、圖書館、體育館等功能齊全,各科專用電教室、多功能報告廳、網管中心、實驗室、微格室、閱覽室、音樂室、舞蹈室、美術室、網球場、排球場、籃球場、標準的室內游泳池、400米全塑膠跑道標準運動場等一應俱全。

截止至2009年,信息技術設備、設施完備,建有1000兆主幹校園網、教育教學信息資源庫和現代辦公管理系統;多媒體計算機。

圖書館面積2364㎡,館內供學生上網和閱讀電子讀物的電腦有213台,學生座位有606個,教師座位有80個。圖書館藏書量達131178冊,生均圖書41冊,電子讀物25000冊,報刊總數有634種,教參、工具書有4000種,該校平均每年有近30萬元用於更新、補充圖書資料及設備。

師資力量

佛山市南海區石門中學辦公樓佛山市南海區石門中學辦公樓

2009年石門中學共有專任教師197人(在編),教師學歷達標率100%,在職特級教師2人,高級教師91人。該校在2009年佛山市新一屆名師評比中,學科帶頭人10人,骨幹老師5人;2009—2011年南海區學科名教師,其中首席教師2人(區共4人),學科帶頭人10人(區45人),骨幹教師16人。另外,該校近30名教師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模範教師”、“全國師德先進個人”等省級以上榮譽。在大批名師的培養下,石中學生迅速成長,為走向更高學府夯實了基礎。

石門中學是國家級示範性普通高級中學、廣東省一級學校、廣東省綠色學校、廣東省電化教育優秀等級學校、廣東省中國小心理健康教育示範學校。早在1993年4月就被評為第一批“廣東省一級學校”,是廣東省第一所試評學校,省政府取得評估經驗後向全省推開。2006年12月順利通過了國家級示範性普通高中督導驗收。鑒於石門中學所取得的優異成績,2006年5月中共廣東省省委、省人民政府授予了石中“廣東省先進集體”的榮譽稱號,這是當年佛山市科教文衛戰線唯一獲此殊榮的單位。2007年12月石門中學七十五周年校慶時,廣東省省長黃華華同志親筆為石門中學題詞“勵精圖治,再創輝煌”,以此褒揚和鼓勵石中。

從2002年開始,學校每年都按1000人的計畫進行招生,現在有61個高中教學班,學校推行小班化教學,目前,我校高一年級有21個班,平均每班人數不超50人,高二級20個班,平均每班人數不超53人。

學校占地面積91333.3m,生均占地面積為29.5m,綠化覆蓋率達98.57%,建築面積為78818.7m(生均25.4m)。

石門中學擁有全國一流的辦學條件,辦公樓、教學樓、科學樓、藝術樓、圖書館、體育館等功能齊全,各科專用電教室、多功能報告廳、網管中心、實驗室、微格室、演播室、閱覽室、音樂室、舞蹈室、美術室、網球場、排球場、籃球場、標準的室內游泳池、400米全塑膠跑道標準運動場等一應俱全。

信息技術設備、設施完備,建有1000兆主幹校園網、教育教學信息資源庫和現代辦公管理系統;多媒體計算機教學平台進入所有教室。全校共有電腦534台,學生平均每3人擁有1台計算機,目前正準備新增學生課堂上使用的電腦,教師每人擁有1台價值萬元以上的筆記本電腦。

圖書館面積2364m,館內供學生上網和閱讀電子讀物的電腦有213台,學生座位有606個,教師座位有80個。圖書館藏書量達131178冊,生均圖書41冊,電子讀物25000冊,報刊總數有634種,教參、工具書有4000種,我校平均每年有近30萬元用於更新、補充圖書資料及設備。

教育成果

佛山市南海區石門中學教學樓佛山市南海區石門中學教學樓

高考成績穩居全省先進行列。該校學生奪取了廣東省總分狀元、廣東省化學類考生總分狀元、數學科單科狀元、綜合科單科狀元、英語科單科狀元、化學科單科狀元、理科基礎單科狀元(除2007年獲得理科基礎單科省狀元外,2009年又有15位同學奪取理科基礎單科省狀元桂冠)等一系列省狀元的桂冠,每年還有一大批同學摘取佛山大市總分或單科桂冠;湧現了厚實的尖子群,形成了穩定的高分層,每年考上重點線的人數比例高達60%;每年考進全國綜合排名前20所重點大學的人數超300人,考入“211工程”大學的人數更是可觀,如2006、2007、2008、2009年考上中山大學人數分別是105、110人、88、88人;每年上清華大學北京大學錄取分數線的人數高達10人。

鑒於石門中學輝煌的辦學成績,每年一些重點名牌高校(如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均給予石門中學保送生名額,如2007年,該校學生莫曉龍被清華大學錄取為保送生。2011年高考情況,上重點線人數666人,上線率超60%,相對2010年大幅提升,上重點線人數和比率都名列佛山第一。本科上線人數1086人,上線率超97%,在2010年高考我校取得重大突破的基礎上,本科上線又一次大幅度提升。

校園文化

佛山市南海區石門中學學生公寓佛山市南海區石門中學學生公寓

良好的成長環境成為優秀素養培育的肥沃土壤。讓全體學生都得到最有效的發展,努力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夯實基礎和營造平台,這是石門中學科學的育人理念。除了高考成績輝煌外,還著重培養學生今後踏入社會再持續高速發展的素養,比如積極創設能培養學生各種能力的社團,如石門詩社、文學社、書畫社、跆拳社、合唱團、管樂團、琵琶隊、舞蹈隊、心理協會、科技協會、街舞協會、小提琴協會等50多個學生社團;每年組織豐富多彩的活動,有樹立學生優良品質的思想文化交流活動,有張揚個性特長的藝術節、科技創新節、中英文演講朗誦比賽、十大歌手比賽等活動,有強健體魄的大眾體育運動會等。這些活動使學生得以充分發展個性、培養特長、展示才華,也培養了石中學生終身的素養。

石門中學社團活動有著悠久的歷史。為拓展學生的視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學生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從容面對社會生活打下堅實的基礎,從1999年起進一步成立了更多能培養學生各種能力的社團。這些社團為推動該校第二課堂作出了積極的貢獻,更為學生充分發展個性、培養特長、展示才華提供了良好的條件與機會。

2007年,為了科學管理社團,提高社團活動的質量,成立了石門中學社團聯合會。在社團聯合會這幾年的整合管理下,該校的社團活動正向著高質有序的方向發展,學生組織、參與社團的積極性得到更有效的激勵,學生社團數量由最初的6個也迅速發展至50多個,社團數量與活動質量均位居全國高中前列。

佛山市南海區石門中學400米全塑膠跑道標準運動場佛山市南海區石門中學400米全塑膠跑道標準運動場

學校向來重視校園文化建設,鼓勵學生活躍思維、拓展知識、提高手動能力和實踐創新能力。為了更好地開展社團活動,學校特安排每周三下午第8、9節課為社團活動時間,在活動場地、活動時間上給予了充分的保證。社團活動的高質量、學生選擇的自由性,營造了豐富多彩、富有生機與活力的校園文化,為真正踐行素質教育、提升學生綜合素質水平創設了廣闊的平台。

豐富的校園課外活動效果顯著,學生素質全面發展,參加各項活動成績輝煌。2004年該校被評為“廣東省中國小心理健康教育示範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特色鮮明,成效卓著。學校連年獲得南海區無償獻血先進單位。長期以來,學生的違法犯罪率為零,惡性事故為零,德育考核優良率在99%以上,後進生轉化率在95%以上。多名同學榮獲“廣東省三好學生”“廣東省優秀學生”的光榮稱號。

該校是廣東省田徑傳統項目學校,每年參加南海區一年一度中國小田徑運動會穩居區屬學校團體前三名,各類運動隊在區的各類比賽中皆名列前茅。2006年11月,沈志誠同學以2.03米的成績打破保持了23年的學校運動會跳高紀錄,成為國家一級運動員和南海跳得最高的中學生。

該校舞蹈、音樂等活動開展效果好、影響大。2004年,該校舞蹈隊表演的舞蹈《青春飛揚》作為佛山地區唯一的代表參加了中央電視台校園春節聯歡晚會,並榮獲全國一等獎。2006年8月3日,受中歐國際關係促進協會邀請、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和中國對外文化交流協會選派,該校合唱團赴維也納金色大廳參加演出,之後又赴莫扎特故鄉參加舉世聞名的“薩爾茨堡音樂節”的合唱演出,受到當地人士的高度讚譽,這是世界著名的音樂之都維也納金色大廳第一次迎來“中國民族音樂合唱”。2007年合唱團赴廣州星海音樂廳演出,取得巨大成功。2007年7月,合唱團應北京2008奧林匹克文化節組委會的邀請,參加了第五屆“北京2008奧林匹克”文化節。2008年5月,石門中學合唱團因其優異的成績,以及對社會公共事業的熱忱,成為“2008和諧中國迎奧運大型系列活動”的特邀嘉賓,參加了在深圳等地的大型演出活動。2009年1月,在首都北京參加了“魅力校園”第四屆全國校園文藝匯演暨第九屆校園春節聯歡晚會現場演出,石門中學合唱團的混聲合唱——《在銀色的月光下》榮獲金獎,石門中學榮獲“2008年度全國校園文化先進單位“。

截止至2009年,該校學生還積極參加其他各類比賽,如書法、美術、平面設計、心理DV劇、演講、辯論、機器人、創意設計等等,共獲得市級以上獎勵300人次以上,區級以上獎勵超400人次。

國際交流

佛山市南海區石門中學網球場佛山市南海區石門中學網球場

頻繁的國際交流為學生成為國際視野人才搶占先機。石門中學有與已開發國家進行教育交流的成熟條件和機會,這在廣東省都是屈指可數的。比如,該校是佛山市兩個加入“中國國際文化交流協會”(簡稱AFS。AFS是中學生跨國文化交流與學習旗艦項目)的單位之一,每年都有一批學生被派往世界各地進行文化交流。石門中學是廣東省AFS項目派出學生最多的學校。如2008—2009學年度,該校有11名同學被派往美國德國義大利法國挪威墨西哥等國家文化交流,派出人數占全省的三分之一;2009—2010學年度派出8名同學前往美國、德國、法國、義大利和奧地利交流,派出人數占全省的三分之一,該校參賽學生均通過選拔,以100%的錄取率位居全國第一。從2005年起,石門中學已有30名學生被派往美國、法國、德國、義大利、挪威、墨西哥、巴西等地進行為期十個月的學習和交流。在派出學生的同時,也接待了12名來自德國、法國、義大利、瑞士、波利維亞、日本、泰國等國的學生來該校學習和交流。

該校常年保持有多名來自英國等英語國家名牌大學的外籍教師;與英國、澳大利亞等國的名校建立了校際聯繫,每年都有外國專家蒞臨訪問、交流;每年都有一批學生被直接保送參加法國、新加坡等國高校入學考試,而且錄取機率很大,如2008年6月,該校高二學生黃思華考入世界綜合排名前20的新加坡國立大學、李梓瑞考入世界綜合排名前40的南洋理工大學,並獲全額獎學金,2008年佛山市獲得此殊榮的兩位學生均是石門中學高二學生。

獲得榮譽

佛山市南海區石門中學四友圖書館佛山市南海區石門中學四友圖書館

石門中學是廣東省電化教育優秀等級學校、廣東省綠色學校、廣東省中國小心理健康教育示範學校,早在1993年4月就被評為第一批“廣東省一級學校”,是廣東省第一所試評學校,取得評估經驗後向全省推廣。2006年12月順利通過了國家級示範性普通高中督導驗收。鑒於石門中學所取得的優異成績,2006年5月中共廣東省省委、省人民政府授予了石中“廣東省先進集體”的榮譽稱號,這是當年佛山市科教文衛戰線唯一獲此殊榮的單位。2007年12月石門中學七十五周年校慶時,廣東省省長黃華華同志親筆為石門中學題詞“勵精圖治,再創輝煌”,以此褒揚和鼓勵石中。

學校發展

佛山市南海區石門中學荷花池佛山市南海區石門中學荷花池

該校是一所歷史較為悠久的名校,與當地的中學比,有著較好的辦學基礎。通過規模發展來拓展石門中學的辦學經驗和優質資源。從1999年以來,該校通過多種形式,創辦了石門實驗學校等四所學校(校區),石門屬下各校的學生數量迅速增加,石門屬下各校的學生數已超過13000名,成為廣東基礎教育系統的一個“教育航母”。

這四個校(區)是石門中學的新枝,也是石門中學的延伸,統一由石門中學全面管理,以確保石門中學的名校優勢,保證辦學的高效優質。這些學校以“辦第一流學校,育高素質人才,出素質教育經驗”為目標,沿用“石中模式”,從嚴治校,科學管理,以先進、新穎的辦學理念和辦學思路,大力開展教育教學改革的探索和實驗,推進教育產業化的發展,提高辦學效益。經過多年的發展,各校(區)已辦出了特色、辦出了品牌、辦出了示範。這幾所學校都被評為廣東省一級學校,成為南海乃至佛山周邊地區莘莘學子嚮往的學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