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良仆

何良仆

1956年生,四川省西昌市人,大學本科畢業,中學高級教師。1981年起,在四川省越西教師進修學校先後擔任教師、教導主任、校長。1992年調任涼山州教育科學研究所數學教研員,1995年起擔任理論室主任,負責全州教育科研規劃、管理、指導及教育發展改革研究工作,兼任四川省數學會理事、四川省教育學會中學數學教學專業委員會理事、教育實驗研究會理事、中國數學會會員、涼山州科協常委、涼山州數學會理事長。2001年起,先後受聘擔任西昌師專、涼山教育學院客座副教授和西昌學院、四川師大、西南科大客座教授、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學術委員會特約研究員、中國科技研究交流中心特約研究員。何良仆長期致力於數學教育價值與教學建構研究,通過持續30多年的實踐與研究,發表一系列論文,對數學教育現實進行理性剖析和深刻批判,提出併科學界定“數學過程”與“揭示數學過程”的基本內涵。深入論述了“數學過程”對於促進人發展的重要價值,並圍繞這一概念從新的角度闡釋了數學及數學教育的本質,進而對數學教育價值、目標、方法和規律作出系統論述,提出了數學教學的“過程性原則”和“結構性原則”。

基本信息

個人履歷

何良仆曾應邀出席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與中央教科所召開的“中國教育改革研討會”、中國科協第二屆青年學術年會;參與全國基礎教育課程標準和中長期教育體制改革綱要的研討制定與修訂;連續三屆擔任四川省中學生數學奧林匹克夏令營組委會執行副主任,具體負責組織籌辦工作;擔任教育部全國國中數學骨幹教師高級研修班說課指導專家、全國高中新課程改革教學經驗交流與研討會論壇嘉賓;擔任四川省教育廳普教科研資助金項目成果鑑定專家組成員、全省教師優秀課展評專家組成員和指定點評人、四川省人民政府優秀教學成果獎評審專家,四川省中國小校長、骨幹教師培訓主講人。

學術成就

創立“揭示數學過程”教育學說

創造性地將數學及數學活動的本質特徵概括為“建模----推理運算----解決問題”(推而廣之,即“抽象----符號變換----套用”),並將其稱之為“數學過程”。

所謂“揭示數學過程”,既是一種特殊的認識過程,又是一個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過程,它是認識與發展相統一的活動過程。在數學教學活動中,揭示數學過程是師生雙方在數學教學目的指引下,以數學教材為中介,教師組織和引導學生主動掌握數學知識、發展數學能力、形成良好個性心理、最佳化思維品質的認識與發展相統一的活動過程。

揭示數學過程具有兩個方面的含意:其一,作為理論研究和教師的備課和上課活動,它指結合具體的數學知識,深刻分析、充分認識蘊含於數學知識中的“抽象----符號變換----套用”要素,挖掘教材各部分知識的思維訓練價值,充分實現學生思維的有效展開;其二,作為學生學習活動,它指充分感悟、體驗“數學過程”,掌握“建立模型----推導與運算----解決問題”即“抽象----符號變換----套用”的思想方法。

在科學界定“數學過程”和“揭示數學過程”概念基本內涵基礎上,指出:“數學過程”是數學教育的價值核心,揭示數學過程是實現數學教育的價值關鍵。

何良仆最早於1995年2月在《中國教育學刊》發表文章《數學教學要著力揭示“數學過程”》,首次提出了有關數學及數學思維的核心概念——數學過程,並對其進行了初步界定。2003年、2006年先後出版了近80萬字的兩部專著《揭示數學過程與數學教育的重構》和《現代數學教育導論----教師專業發展的理論與實踐基礎》,進一步科學界定了“數學過程”及“揭示數學過程”基本內涵。深入探討了“數學過程”對於促進人發展的重要價值,對數學教育的課程、目標、揭示數學過程的方法和規律作了全面梳理和系統論述。

重要學術觀點

何良仆在其專著《揭示數學過程與數學教育的重構》和《現代數學教育導論----教師專業發展的理論與實踐基礎》中,對數學教育現實進行了深刻剖析和批判。指出:課程改革深化過程中暴露出的矛盾和問題,已經顯現出僅從一般性的教育理論對於學科教育發展的局限性。數學教育所面臨的理論與實踐上的嚴重分歧和對立,亟需一套結合一般性教育理論建立起來的數學教育理論,而這方面的首要任務就是數學教育的價值判斷。沒有價值的認同,不可能有目標、內容、方法等方面的共識,困擾課程改革的問題就得不到解決;教育中重要的問題,不是教什麼題材,而是教給學生更珍貴的東西——如何掌握題材。數學教育(尤其是基礎教育)的價值核心,不在於數學知識的掌握,而在於“數學過程”,其本質是“抽象——符號變換——套用”的過程,也就是經歷數學概念、公式、定理、法則的提出過程,數學結論的形成過程,數學思想方法的探索及概括總結過程,以及用數學的過程。學生通過數學教育,掌握基本的數學思想方法,學會數學式地思考。數學教育所提供的不應當僅僅只是一門知識、一種科學語言或一種技術工具,更重要的是數學思想方法,是理性化的思維範式和認識模式,是具有新的美學維度的精神空間,是一種充滿人類創造力和想像力的文化境界。

專家評價鑑定

研究專著《揭示數學過程與數學教育的重構》和《現代數學教育導論----教師專業發展的理論與實踐基礎》中的相關理論得到教育學術界的廣泛認可,對於數學課程改革目標的理解和貫徹實施起到了重要的基礎作用。由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中心、北京師範大學和四川省教科所組成的成家組在成果鑑定中認為:“研究提出的概念具有顯著的創新和獨到之處。成果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國內以價值判斷為前提,結合一般性教育原理建立數學教育理論研究方面的不足,為建構新的數學課程和教學體系,解決課程改革中的問題提供了新的思路。”

承擔研究課題

“揭示數學過程與最佳化數學教學研究”(1998年四川省教育委員會資助金課題)、“學校科研組織發展與素質教育推進綜合開發研究”(2004年教育部全國教育科學“十五”規劃課題)、“民族地區教師培訓有效模式研究”(2007年教育部全國教育科學“十一五”規劃課題)、“民族地區中國小校本教研評價機制研究”(2011年四川省教育廳立項課題)。

學術論文

已在《教育研究》、《教育科學論壇》、《中國國小數學教育》、《中國小數學》、《中國教育學刊》,以及若干高校學報發表教育論文六十餘篇,出版教育專著多部。此外,擔任西昌學院學報編委會副主任、自然科學版增刊責任編輯;主持編印教育科研論文集50多本,撰寫教育教學指導資料六十餘萬字,命制中學數學檢測題、考試題數百套。專著《現代數學教育導論----教師專業發展的理論與實踐基礎》已作為教材,在高等院校和教師培訓機構中廣泛使用,對於促進數學教育改革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數學教學與最佳化學生思維品質》、《草圖拼算法》、《論教師培訓中的自我引導與合作性教學》、《略論形成校長創造個性的認識與實踐基礎》、《數學教學要著力揭示“數學過程”》、《調整教學過程、強化預習動機、改進數學教學》、《說課及其評價》、《民族地區學校科研組織發展背景研究》、《努力為學生創設激發思維的條件》、《論主體性教學中教師的主導作用》、《主體發展觀與課堂教學的把握》、《教育價值取向的迷失導致教育行為的荒唐》、《“過程性”應當成為數學教學的基本原則》、《論數學教學的過程性原則》、《以研帶訓教師專業發展模式探討》、《落實“過程性”與“結構性”原則是實現數學教育價值的根本所在》。

學術專著

《中學生數學奧林匹克讀本》、《中考數學教與練》、《數學教育研究新探》、《學校科研指南——教師如何參與教育科研》、《數學教育的理論與實踐》、《揭示數學過程與數學教育的重構》、《現代數學教育導論----教師專業發展的理論與實踐基礎》、《民族地區教師培訓有效模式研究》。

何良仆的若干重要觀點和主張受到教育界廣泛認同和接納,其中一些成果已成為教育工作基本要求和規範。“數學教學的過程性原則”被師範院校納入數學教育專業要求;獲獎成果“以做研究為特徵的規模化教師培訓模式研究”被教育部列為“教研製度創新與教師發展”方面在全國推廣的六項成果之一;多篇論文和個人業績被錄入《中國教育文庫》、《中國當代教育成果概覽》、《中國當代教育科研成果集》、《中國當代教育名人辭典》、《全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教學研究獲獎成果集》、《四川省人民政府優秀教學成果獎成果集》、等大型文獻書籍。

獲獎榮譽

主持承擔的課題研究成果“現代數學教育價值取向與教學建構研究”榮獲四川省人民政府教學成果獎;“以做研究為特徵的規模化教師培訓模式研究”榮獲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教學研究優秀成果獎”;“揭示數學過程與數學教育的重構”榮獲中國教師發展基金會全國“十一五”教育科研優秀成果一等獎。多次被評為“先進教育工作者”、“四川省數學會先進個人”、“四川省教育學會先進個人”、“全國中學數學青年教師賽課評比優秀指導教師”。先後被涼山州委州政府命名為“涼山州有突出貢獻的科技拔尖人才”、“涼山州知名教師”、 “涼山州學術技術帶頭人”。2010年被評為全國教育科研先進個人;2011年被四川省委省政府命名為“四川省有突出貢獻的優秀專家”,同年榮獲中國數學教育界最高榮譽“蘇步青數學教育獎”。

盤點中國教育家01

教育是立國之本,所以我們要尊重教育,大力發民教育。這個任務就是向大家介紹全國各地有名的教育家。
何尊沛
何宗祥
何子金
何子岡
何鍾毓
何治文
何正清
何鎮明
何增光
何允濱
何月英
何元錄
何元儉
何毓玲
何玉玲
何雨生
何泳賢
何應律
何以剛
何業沃
何仰華
何彥吉
何秀傑
何薪基
何獻忠
何賢武
何賢逵
何俠寶
何錫銘
何錫鑾
何希樹
何文忠
何文禎
何文標
何韋置
何萬鍾
何廷木越
何天祺
何天菊
何天漢
何順果
何水淋
何守倫
何適辰
何世秀
何世家
何時學
何省三
何少先
何少初
何若天
何汝璧
何琴如
何啟謙
何其芙
何培基
何乃英
何乃川
何明珠
何明友
何民信
何茂正
何毛堂
何良仆
何麗一
何麗華
何立人
何楷儒
何金松
何金萍
何家明
何季平
何吉燕
何吉祥
何漢虎
何海晏
何國躋
何桂金
何貴玉
何光閭
何富臣
何福城
何鐸朋
何東林
何定明
何德譽
何道康
何大鯨
何春德
何傳義
何承金
何承桂
何成旺
何成宏
何常術
何長流
何長發
何才香
何炳章
何彬生
何保康
何寶鵬
何艾生
何增
何瑁
何煒
郝志倫
郝振純
郝玉良
郝永效
郝新生
郝先譜
郝霞山
郝同壬
郝天魁
郝勝洪
郝日達
郝慶棠
郝巧雲
郝克琦
郝繼朴
郝繼良
郝濟良
郝際鴻
郝光安
郝德元
韓玉琳
韓有時
韓永江
韓永夫
韓學忠
韓學信
韓曉武
韓向利
韓先忠
韓錫龍
韓文坦
韓文峰
韓特躍
韓素改
韓水法
韓世隆
韓汝珊
韓榮久
韓日新
韓日文
韓其勇
韓沛霖
韓明謨
韓夢安
韓梅生
韓隆福
韓麗瑛
韓麗波
韓立志
韓立群
韓禮君
韓黎范
韓來德
韓克筠
韓景清
韓福榮
韓鳳儀
韓恩浚
韓道梁
哈潤華
哈麗瑪·阿布都熱西提
哈家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