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家社區

何家社區

2004年,社區經濟總收入達6900萬元,人均收入5501元。 至2004年,社區鋪了水泥路,投資修河堤460米,清理河道400米。 新建西河橋一座,解決了社區西居民過河難的問題。

村莊由來

明朝初期,徐氏路過此地,看見河岸上長有許多楮樹,正好適宜做籮圈,回家後說服父母同意,搬到此處定居。後來,何氏於明初相繼從江蘇江浦縣槐樹村遷到即墨縣岙山衛定居,清朝初期何潮玉、何潮海倆兄弟從岙山衛村遷此定居;接著又有高、藍、陳、曲、丘、劉、孫等姓氏居民來此定居。因該村建在石人河中游北岸,故名“北石人河村”。1936年改“北石人河村”為“何家村”。
根據青島市嶗山區人民政府檔案嶗政發[2004]231號《青島市嶗山區人民政府關於同意黃泥崖等34個村委會改為社區居委會的批覆》,由村委會改為社區居委會。[2]
..

政區人口

何家社區距青島市嶗山區王哥莊街道辦事處駐地西北3.3公里,東靠王山口社區,南靠高家社區,西鄰唐家莊、廟石兩社區,北鄰張家河社區,2004年該社區有635戶,1636人,以何、徐兩姓為主,占全社區人口的近80%。

經濟狀況

社區經濟原以農業為主,工副業以採石和建築為主,2004年,已植生態公益林1144.5畝,栽植黑松、蘋果、杏、桃、櫻桃、山楂等樹木。有茶園300餘畝,蘋果、桃、柿子、梨等果樹100餘畝,大雪松20餘畝,大龍柏10餘畝,小龍柏15畝,還有耐冬大棚、茶花棚、蔬菜大棚等,並建起了5個茶葉加工廠。2004年,社區經濟總收入達6900萬元,人均收入5501元。

社會事業

有資料顯示,社區人喜歡戲劇,不論大人小孩都能哼出幾口京戲。社區居民徐正因曾發起組成了京劇班子。居民何雲芳組織成立了話劇團,春節期間被邀請到周圍社區莊進行演出,演出的京劇有《空城計》《武家坡》《沙家浜》等,話劇《姑嫂上識字班》等。
至2004年,社區鋪了水泥路,投資修河堤460米,清理河道400米。在社區西打大口井、建水櫃,為社區居民安裝自來水管。新建西河橋一座,解決了社區西居民過河難的問題。建起了面積1350平方米的社區國小。社區主要街道全部安裝上路燈。2004年實現了有線電視網路戶戶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