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人傑

何人傑

何人傑,男,漢族,浙江省東陽市人,中共黨員,高級工程師,中國科學院客座副研究員,畢業於浙江舟山水產學院。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曾連續3年立大功、5年立功,獲省、地、市(縣)各類先進個人、模範共產黨員、優秀政協委員、優秀科技工作者等榮譽稱號26次,1991年被評為市有突出貢獻的拔尖人才,1997年被評為市首批科技之星。

人物平生

為了發展洞庭湖區的水產事業,他先後提出了關於“四個一齊”發展漁業生產的思路(即:大、中、小水面一齊開發,養殖、捕撈一齊發展,政策、科技、管理一齊落實,國營、集體、個體一齊上)、“渠道定向、格池成井、三通先行、三池一房、三項配套、三業結合”的商品魚基地建設整體規劃設計方案、“林果草、魚畜禽、名特優、漁工商12字的複合生態漁業建設”、“後續資源的規模開發、名特優產品的技術開發、地方產品的系列開發、出國產品的綜合開發”等建議和方案。他的意見與建議大部分被縣、市政府採納,並得到了國家水產總局的肯定與認可。在洞庭湖區掀起了商品魚基地建設高潮,湧現了鷺鷥湖、新華東湖、南大竹蒿湖等一批商品魚基地漁場和養魚“萬元戶”。1977年9月,國家水產總局在洞庭湖他的實驗基地召開了全國商品魚基地建設現場會。會後有29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2.6萬人次來現場參觀取經。
何人傑曾帶領水產部門的技術人員,先後承擔了國家農業部、省科技廳、國家水產科學院、長江水產研究所等單位下達的“豐收計畫”、“星火計畫”等科研課題12次。在1978年至1988年的十年間,他共獲得科研成果20項,其中獲國家部級二等獎2項,省級二等獎1項,三等獎1項;獲地級一等獎2項,二、三、四等獎各1項;獲縣級一等獎7項,二等獎4項。同時,在省級以上刊物發表論文20餘篇,單獨編著或與他人合作編著水產科技書籍5本。通過各個領域試驗,總結了一套具有本地特色的高產、低耗、高效的池塘養魚增產技術,得到了水產界權威專家充分肯定,同時有力地促進了全市乃至全省漁業生產的發展,並取得顯著效益。“七五”期間,他工作的市,水產品總產躍居全省第一,為全國百強,為以後連續保持全省第一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何人傑同志曾受省農業廳、省農業銀行的委託,代表洞庭湖區14個縣、市承擔了向世界銀行申請農業貸款的任務,按照世行的要求編寫了全市第一份可行性研究報告,並以首席技術顧問的身份三次接待世行官員。經過艱難談判為湖南省引進首批外資4500萬美元。為洞庭湖區的農業開發作出了積極貢獻。
何仁傑退休以後,仍然致力於洞庭湖區的經濟發展,研究、探討經濟發展中更深層次的問題,策劃、實施具體的招商引資項目。一心撲在洞庭湖經濟發展的事業之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