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拉孟特

伯拉孟特

伯拉孟特(Donato Bramante),1444年 - 1514年3月11日,是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著名的畫家、建築師。在建築方面,與同時期的米開朗基羅和拉斐爾各領風騷。曾參與設計聖彼得大教堂。

基本信息

人物評價

在建築方面,與同時期的李奧納多·達·芬奇各領風騷。

代表作品

坦比哀多禮拜堂: 坦比哀多禮拜堂是為紀念聖彼得殉教所建,它是圓形平面的集中式布局,以古典圍柱式神殿為藍本,上蓋半球形圓形。平面是柱廊和聖壇兩個同心圓組成;立面由兩個精細不同的圓筒形構成。柱廊的寬度等於聖壇的高度,這種造型是典型的早期基督教為殉教者所建的聖祠的基本形式。教堂下層的圍柱廊採用多立克柱式,頗具英雄主義氣質。坦比哀多被認為是文藝復興盛期建築的代表作。

坦比哀多禮拜堂 坦比哀多禮拜堂

伯拉孟特在這裡所追求的不是簡單地模仿古代建築,而是創造出在精神氣質上與古典建築具有同等紀念意義的現代建築,他超越了古人,這座建築可稱之為文藝復興盛期的綱領性作品,可謂建造新聖彼得大教堂的先聲。

這是一座集中式的圓形建築物,神堂外牆面直徑6.1m,周圍一圈多立克式的柱廊,16根塔司乾柱式圍繞,高3.6m,連穹頂上的十字架在內,總高為14.7m,有地下墓室。

集中式的形體,飽滿的穹頂,圓柱形的教堂和鼓座,外加一圈柱廊,使他的體積感很強,建築物雖小,但有很強的層次感,附於多種幾何體的變化,虛實映襯,構圖豐富。環廊上的柱子,經過鼓座上臂柱的接應,同穹頂的肋相連,從下而上,一氣呵成。渾然一體。他的體積感的完整性,並採用多立克柱式,使他顯得十分雄健剛勁。

這座建築物的形式,特別是以高居於鼓座之上的穹頂統率整體的集中時形式,在西歐是前所未有的大幅度的創新,當時就贏得了很高的聲譽。是被稱為經典的作品。對後市有很大的影響,從歐洲到北美,幾乎出處有他的仿製品,大多用在大型公共建築的中央,構成城市的輪廓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