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費國王頭像

伊費國王頭像

《伊費國王頭像》,青銅頭像,高約91厘米,創作於大約公元十三世紀。

簡介

伊費國王頭像伊費國王頭像》,青銅頭像,高約91厘米,創作於大約公元十三世紀。
地域遼闊的非洲大陸是人類最早的發源地之一,在歷史的長河中也創造了光輝燦爛的古代文化。那裡居住著眾多歷史、文化背景截然不同的民族和部落,所以他們創造的美術作品呈現出多種多樣的風貌。非洲西部幾內亞灣一帶,是非洲文化發達較早的地區,其雕刻藝術更是在世界美術史中放射著耀眼的光芒,可與同時代世界其他任何地方的作品相媲美。

歷史淵源

伊費古國位於現在奈及利亞西南部,是熱帶非洲雕刻藝術的發祥地之一。公元十三世紀左右,伊費藝術隨著其經濟的發達而繁盛起來,赤陶頭像、青銅頭像和青銅器皿成為了伊費藝術的代表,其中最著名的雕刻作品就是這尊《伊費國王頭像》。作品是十三世紀奈及利亞藝術鼎盛時期的代表作,是用一種被稱為“失蠟法”的澆鑄工藝製作的。雕像的面部形象和裝飾著珍珠的王冠塑造得十分精緻,表現了當時的非洲藝術家們寫實的藝術思想。作品臉部的結構十分準確,耳朵、眼睛和嘴唇的造型優美協調,非常富有個性,神態端莊、安詳,面部則覆蓋著纖細的刺花縱紋,這種花紋是非洲黑人雕刻的獨有的特點。豐厚的嘴唇周圍有很多小孔,據推測是用來垂掛裝飾品的。整個作品表明非洲的雕刻家們在當時就十分善於刻劃人物的內心世界,從而使這部作品具有了一種異乎尋常的藝術表現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